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背影中父亲的想法和性格(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

背影中父亲的想法和性格(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这群"青春鸟"儿都是被父亲驱逐出家,他们看似是在反叛父权,实际上,他们骨子里深深地畏惧着父权。王夔龙因为父亲的一句话真的就十年不敢归家,在纽约过得如行尸走肉一般,在美国有众多亲戚但也不敢去随意打扰他们,就怕丢了父亲的脸。就算母亲去世想要回家祭奠仍要先询问父亲,父亲一日不同意,他便一日不敢归家。李青不敢回家也是怕再见到父亲那一双通红的眼,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知道自己有多让父亲失望。逃离不是反叛父权,实际上是太敬畏父权而不敢面对失望的父亲。傅崇山的儿子傅卫在得不到父亲的谅解时,极端地采取了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父权在他心目中是无法撼动的权威。一、敬畏父权的孽子当李青被逐出家门初来到公园之时,迎接他的是郭公公。郭公公在公园待了很多年,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青春鸟",他作为整个公园历史沧桑的见证者,编写了一本摄影集《青春集》,将这些"青春鸟"编入集中,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人世浮沉。许多

《孽子》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写作生涯中的唯一一本长篇小说,也是华文文学中相当特别的一本小说。白先勇先生着笔边缘群体——同性恋者,用诗意的笔触写尽了他们的悲凉、苦痛、失意与挣扎。正如白先勇先生题记所说:"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孽子》从主人公李青的视角出发,描写了一群被命名为"青春鸟"的同性恋者聚集在台北新公园,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领导、有规矩的地下王国。他们在黑夜中出没,干着最肮脏的勾当。他们每个人都有伤痛的往事、不堪的家庭背景,他们被家庭抛弃的孽子,是被学校放逐,被社会摒弃的弃儿。《孽子》因其禁忌般的题材一出版便在华语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其中父与子的形象内涵更是值得我们深究。

背影中父亲的想法和性格(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1)

多重的父亲形象:

一、将孽子放逐的传统血缘之父

《孽子》中首先出现的父亲形象便是发现儿子是同性恋而暴怒将儿子逐出家门的李青的父亲。"他那高大的身躯,摇摇晃晃,一只手不停地挥动着他那管从前在大陆当团长用的自卫枪。他那一头花白的头发,根根倒竖,一双血丝满布的眼睛,在射着怒火。他的声音,悲愤,颤抖,嘎哑地喊道:畜生!畜生!"李青的父亲是一位退守台湾的老兵,郁郁不得志,将一腔夙愿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上陆军军官学校,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继承自己曾经的英勇。龙子王夔龙的父亲同样如此,他是一名国民党高官,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对儿子期望颇高。龙子此前眉清目秀,在外国公司做事,准备留学美国,确实符合了父亲心目中的完美儿子形象。但龙子却爱上了阿凤,还失手杀死阿凤搞了一出龙凤血恋上了报纸闹的沸沸扬扬,父亲从此将儿子放逐到美国,直言他活着得时候儿子永不得回台湾,龙子从此在美国街头如行尸走肉一般流浪,就连母亲去世都不能回国祭奠。李青的父亲和龙子的父亲就是中国最传统的父亲,他们信守儒家的伦理体系,父亲是绝对权威的掌控者,他们对儿子期望颇高,不能接受儿子做出"同性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当他们的权威受到挑战之事,他们亲手做传统道德的卫道者和审判者,将大逆不道的儿子逐出家门,甚至逼迫致死。

二、为"孽子"提供港湾作为父爱替代者的精神之父

当李青被逐出家门初来到公园之时,迎接他的是郭公公。郭公公在公园待了很多年,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青春鸟",他作为整个公园历史沧桑的见证者,编写了一本摄影集《青春集》,将这些"青春鸟"编入集中,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人世浮沉。许多孩子第一次来到公园,都是郭公公迎接的。李青在饥寒交迫中遇到他之时,他还是给予了李青一丝类似父亲的温暖的,带李青回家,给他食物,赠他衣物,为他讲述公园过去的故事,将他编入集中,并为他取名"小苍鹰"。郭公公欣赏公园里的每一个孩子,他自己并不属于这个群体,但却仍然以悲悯的目光关怀他们。杨教头则是更加直接地对这些孩子们进行领导、管理、保护。杨教头原本也是一个被父亲放逐的"子",但在这群懵懂的孩子面前,他发生了身份的转变,变成了为"孽子"们提供港湾栖息的精神之父。杨教头对原始人阿雄仔给予亲儿子般的关怀,为阿雄仔治病花了几十万,还跟自己的父亲闹翻了。阿雄仔憨憨的,杨教头虽然嘴上吼着他,但他手里总是拎着大包小包的零食,那必然是杨教头买给他的。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徒弟们被关进监狱里时,也是杨教头托关系救他们出去,使他们免受更严厉的惩罚。他开"安乐乡",就是想为这些孽子们筑一个窝巢。在孽子们被放逐时,杨教头无疑成为了他们父爱的替代者。

三、以傅崇山为代表的转变中的父亲

傅崇山是一位抗日名将,是国民党党内高官,虽然早早退下,但仍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地位。最开始,他对儿子的期望也很高,在儿子跟着他无畏无惧骑马时,他也很骄傲于"虎父无犬子"。他一直认为儿子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是他心目中最优秀的儿子。当儿子因为当兵被发现同性恋而被判军法时,他不能原谅儿子。当儿子打电话寻求父亲的谅解时,他残忍拒绝,儿子因此绝望自戕。儿子决绝的做法带给傅崇山极大的震撼,儿子以生命换来了傅崇山的转变,他打破了像李青、龙子的父亲那样最传统的极具权威的中国式父亲的形象,开始理解"青春鸟"这群群体,屡次出手帮助他们,吴敏住院的钱是他给的,这群孩子被抓进监狱也是他捞出来的。他还帮助孤儿院的残疾孩子们,临死时也记挂着他们。实际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儿子的忏悔。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转变为一个新的父亲,开始接纳、包容这群处于社会边缘的孩子们。

背影中父亲的想法和性格(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2)

复杂的儿子形象:

一、敬畏父权的孽子

这群"青春鸟"儿都是被父亲驱逐出家,他们看似是在反叛父权,实际上,他们骨子里深深地畏惧着父权。王夔龙因为父亲的一句话真的就十年不敢归家,在纽约过得如行尸走肉一般,在美国有众多亲戚但也不敢去随意打扰他们,就怕丢了父亲的脸。就算母亲去世想要回家祭奠仍要先询问父亲,父亲一日不同意,他便一日不敢归家。李青不敢回家也是怕再见到父亲那一双通红的眼,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知道自己有多让父亲失望。逃离不是反叛父权,实际上是太敬畏父权而不敢面对失望的父亲。傅崇山的儿子傅卫在得不到父亲的谅解时,极端地采取了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父权在他心目中是无法撼动的权威。

二、生命的苦痛者

《孽子》中的儿子群像——杨教头、李青、小玉、老鼠、阿凤、吴敏……他们皆是命途多舛之人,他们的人生如同地上之泥,充满了痛苦和挣扎。李青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为了追逐自由又抛弃了他们整个家庭跟人私奔,唯一亲近的弟娃由患病去世。阿凤的母亲是个痴呆的哑巴,被强盗轮爆怀上了他,几次打胎都没有成功,一生下来就把他扔到了育幼园,阿凤生来就是带着一身罪孽,他常会无端嚎哭,因此他才会对龙子说他是没有心的。小玉的父亲是一个资生堂推销员,母亲是一位酒女,他母亲怀上他父亲就回日本去了,从此杳无音信。因此小玉从此就做着一个"樱花梦",无论怎样都要跑到日本看一看他的父亲究竟是谁,就算死了也得带一点骨灰回来埋葬在家乡里。老鼠从小就受如父一般的长兄乌鸦的暴打,活得战战兢兢。吴敏七岁之前没见过父亲,七岁之后便跟着父亲四处漂泊,父亲赌博、吸毒,最后甚至坐牢,他一生所求的不过是个安稳的家而已。

三、社会的反叛者

《孽子》中的儿子们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无疑都是叛逆的。他们作为男人爱上男人,这本身就是当时社会环境所不齿的。当他们被放逐到新公园时,他们出道做了男妓,过上了最肮脏最混乱的生活。当有人想为他们提供安稳的工作环境时,他们却仍然想逃。冯先生为李青提供工作时,李青做了两三天就跑了。龙子让李青跟他一起住时,他连夜也翻墙跑了。小玉的干爹为他提供一个又一个工作,他觉得还不如做男妓。就算阿凤跟龙子爱的那般热烈,阿凤却仍然要逃,宁愿跟一个给他50块钱的醉鬼回家。正如郭公公所说:"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的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去了窝巢的青春鸟。如果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四、向往新生的追求者

《孽子》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执念。杨教头的执念是他那个"桃源春"酒楼,能为这些青春鸟儿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窝巢。李青的执念是他的弟娃,所以才对捡来的痴傻小弟那般好。吴敏的执念是一个安稳的家。龙子的执念是阿凤,他才会在美国帮助一个又一个迷途的孩子。小玉的执念是他的"樱花梦",是他那位中文名为"林正雄"、日本姓为"中岛"素未谋面的父亲。老鼠的执念是那一支支钢笔,他忍不住去投,被打死也要护住他的百宝箱,去坐牢仍求李青他们给他带一支钢笔去。他们生来就是大逆不道之人吗?自然不是。他们都有着自己惨痛的过去,他们如今虽然沉沦下流,但内心仍然怀有自己的希冀。正如故事的最后,小玉终于到了日本,李青和吴敏也有了正经的工作。最后的最后,李青和他在公园里遇到的流浪儿罗平一起奔跑回家,在辞旧迎新的一片噼噼啪啪的炮声中,"两人迎着流,在那条长长的忠孝路上,一面跑,我嘴里一面叫:"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他们将走向新生。(作者:子无衣)

背影中父亲的想法和性格(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