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过毁灭才能看到新生(目睹过辉煌也见证过毁灭)
目睹过毁灭才能看到新生(目睹过辉煌也见证过毁灭)朝鲜君臣为什么这么抹黑清朝皇帝呢?宫廷画师郎世宁笔下的雍正圆明园行乐图朝鲜使团所画的《燕行图》都知道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其实它原本是康熙赏赐给四阿哥胤禛(雍正)的花园,四阿哥信佛,佛号就是“圆明”,是指彻底领悟,“圆明园”一名,就是康熙取意四阿哥的佛号起的。自雍正登基后,圆明园才成为皇帝在北京的主要活动场所。这时候,外来使臣还不能到园子里觐见皇帝,所以无法见识到圆明园的庐山真面目,朝鲜使臣对圆明园的样子都是想象出来的。雍正即位四年后,朝鲜使臣在《承政院日记》中记载说,当朝鲜使臣返回朝鲜后,国王询问他们这位新登基的皇帝怎么样,使臣说雍正皇帝对骨肉兄弟十分残忍,经常在圆明园里荒淫度日,而朝鲜国王天真地相信了,他感叹说清朝有这样的皇帝很快就会灭亡。
圆明园废墟遗址
1644年满清铁骑攻破北京城门,宣告大清国正式建立,而存在200多年的大明皇宫也被清朝所继承,成为有清一代的紫禁城。紫禁城并不是清朝唯一的权力中心,皇宫之外,还有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场所,供皇帝休息娱乐,理政议事,这些地方共同构成了清朝的最高权力中心,而圆明园自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同样是清朝皇帝的居住地之一
一、来自异国的“朝圣者”自雍正以来,一直到被烧毁前,圆明园都是清朝皇帝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在这里皇帝不但可以放松身心,还能召见各部大臣,商讨军国大事。自乾隆朝起,接见安南、朝鲜、琉球等藩属国家的使团,成为皇帝在圆明园所要进行的重要活动。从藩属国朝鲜使臣的来华记录中,就能看到圆明园及其背后的大清国的盛衰变化。
朝鲜使团所画的《燕行图》
都知道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其实它原本是康熙赏赐给四阿哥胤禛(雍正)的花园,四阿哥信佛,佛号就是“圆明”,是指彻底领悟,“圆明园”一名,就是康熙取意四阿哥的佛号起的。自雍正登基后,圆明园才成为皇帝在北京的主要活动场所。
这时候,外来使臣还不能到园子里觐见皇帝,所以无法见识到圆明园的庐山真面目,朝鲜使臣对圆明园的样子都是想象出来的。雍正即位四年后,朝鲜使臣在《承政院日记》中记载说,当朝鲜使臣返回朝鲜后,国王询问他们这位新登基的皇帝怎么样,使臣说雍正皇帝对骨肉兄弟十分残忍,经常在圆明园里荒淫度日,而朝鲜国王天真地相信了,他感叹说清朝有这样的皇帝很快就会灭亡。
宫廷画师郎世宁笔下的雍正圆明园行乐图
朝鲜君臣为什么这么抹黑清朝皇帝呢?
道理很简单,朝鲜君臣向来奉大明为天朝上国与中华正统,而满清则是蛮夷入华,他们只是摄于清政府强大的武力才屈服于清朝。所以朝鲜君臣阳奉阴违,打心底不服气,他们依旧穿明朝的官服式样,认为自己才是“小中华”。
很显然,雍正时期入华的朝鲜使臣在听闻皇位争夺的残酷斗争之后,就在心里臆想出来了一个虚拟的雍正皇帝与不真实的圆明园,前者的“暴虐”与后者的奢靡都满足了朝鲜君臣对于清朝的厌恶之感。
圆明园复原图
二、初见圆明园的惊叹朝鲜使臣看乾隆皇帝就顺眼多了。乾隆是合法即位的,而且熟读汉人诗书,通晓汉人礼仪,所以朝鲜使臣见到乾隆皇帝时,对他的印象要远远高于对他父皇的印象。
按照朝鲜君臣的估计,满清是以胡乱华,这样的王朝在以前也出现过,但寿命都不会超过100年,乾隆即位后不但没有出现国运衰落的现象,反而国运昌隆,所以朝鲜使臣对清朝就有了一份“期待”。
尽管朝鲜上下对乾隆印象还算不错,但对乾隆无限制地扩建圆明园一事却十分厌恶,他们认为圆明园就像秦朝的阿房宫,大肆扩建圆明园会剥削人民,也会招致人民的反抗。皇帝不在皇宫里坐朝理政,反而跑到圆明园工作娱乐,这是明君干的事儿吗?只有秦始皇那样的暴君才能做出这样没分寸的事。直到乾隆前期,朝鲜上下对圆明园的印象一直都是负面的。
朝鲜官服与大明官服极其相似
1782年,乾隆70岁了,朝鲜使臣第一次被邀请到圆明园,参加正月里的岁除宴会。为什么此时的乾隆一改往常做法,将朝鲜等外国使团带进圆明园呢?
这其实是乾隆的一项策略,乾隆时期清朝达到巅峰,乾隆更是自封为“十全老人”,他想借圆明园让藩属国看到大清的盛世辉煌,进而展现乾隆的贤能与大清的鼎盛国运。乾隆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朝鲜使团被圆明园内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尽管他们内心里对乾隆皇帝很不齿,毕竟他们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传人。此后多年,朝鲜使臣一直受邀进入圆明园参加宴会,他们见到了圆明园的壮丽,也见到了大清帝国最后的辉煌。
乾隆在圆明园里
三、烈火中的圆明园任何一种辉煌都不会永久持续,只不过对大清和朝鲜来说,这种辉煌消失得确实太快了一些。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清被英国打得鼻青脸肿,而在圆明园举办的宴会也不好意思再办了,朝鲜使臣开始感受到圆明园和大清帝国衰落的气息。
1860年,已经停办近20年的圆明园上元宴会,又被咸丰皇帝恢复了,载歌载舞的欢乐气氛,让朝鲜使臣依旧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妙,但同时一种异样的空气笼罩在圆明园上空。
就在使团回国后不久,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城,圆明园被洗劫一空。此次变动带给朝鲜君臣巨大的心理冲击,此后,使臣再也无法进入圆明园参加载歌载舞的宴会了。
火烧圆明园
“无端一炬灰强半,盛极又衰天道何?”
朝鲜使团成员成仁浩在游览了圆明园废墟后,内心百感交集,那一年是1869年,距离圆明园被焚毁已过了9年。在朝鲜使臣的眼中,昔日的乐园与鼎盛的大清都一去不复返了。
文史君说一座圆明园承载了大清自辉煌到衰落的历史。透过圆明园,来自朝鲜的异国使团看到了自己臆想出来的不真实的大清,也看到了真实的大清兴衰。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威胁的越来越大,此时的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中,它不再是朝鲜君臣心中鄙夷的“蛮夷”,而是在共同的洋夷面前的“难友”了。
参考文献祁庆富、金成南:《清代朝鲜使臣与圆明园》,《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孙成旭:《盛极又衰”的圆明园———以朝鲜使臣的圆明园经验为中心》,《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