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口逃生门能堵住吗(拿这些东西挡电梯门)
电梯口逃生门能堵住吗(拿这些东西挡电梯门)网传电梯门有“盲区”电梯事故频发检测物品:成人手、报纸、荧光棒、气球、矿泉水瓶、狗绳等目的:检查电梯门是否对某些物品无感应而正常关门,导致物品被夹住检测方法:器官感觉法
你是不是曾经“英勇”地用身体挡过电梯,而电梯门“乖乖”地打开了?这可能存在风险!近日,网传电梯感应存在盲区,一旦进入盲区,电梯门就会“翻脸不认人”,造成危险。电梯门真的有盲区吗?它的“迟钝点”在哪里?什么样的物品会被它“忽视”?8月14日上午,南都鉴定走进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用人手与5种生活常见的大小不同物品试水电梯门敏感度,以求让电梯盲区“现形”。
时间:8月14日上午
地点: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样品:在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楼里,选取两台实际运行使用的光幕触板二合一电梯和触板电梯
检测物品:成人手、报纸、荧光棒、气球、矿泉水瓶、狗绳等
目的:检查电梯门是否对某些物品无感应而正常关门,导致物品被夹住
检测方法:器官感觉法
电梯事故频发
网传电梯门有“盲区”
近期,一则名为《电梯门感应有盲区》的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
视频的由头来自发生于杭州的一起电梯事故,一位杭州大妈把一只不锈钢杯子放在了电梯口以阻挡电梯门关闭,结果电梯门“如常”关闭,随后发生了“爆炸”。
有网友表示,这是由于电梯门存在感应盲区所致,一旦把手或者物品正好在盲区位置,就会被“忽略”遭遇被夹的危险。电梯有“盲区”随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论。
鉴定君在网上以“电梯门事故”作为关键词搜索,能搜到不少“触目惊心”的报道。
2014年厦门一大学生由于电梯门打开但轿厢没有停下,结果一脚踩空被卡电梯门身亡;
2015年珠海一酒后男子等电梯时背靠电梯门,结果电梯门突然脱槽飞落,男子也坠入电梯井身亡……
有一小区业主表示自己曾遭遇过进入电梯时遛狗绳被夹的经历。当时他牵着狗狗进了电梯,没注意到手上的牵引绳还有一部分留在门外,电梯门关住后正常上升,结果狗狗被迅速拖拽到了天花板,最后虽然没有酿成事故,但狗狗受了惊吓,狗绳也断了。
市民李小姐讲述,某年夏天她穿着长裙进了电梯,正好一阵风吹来,电梯门一关,裙子就被夹住了。“当时整个人感觉被用力拽了一下,幸好一下子电梯门再次自动打开了。”回忆起来,她仍有些惶恐。
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工程师
实测电梯门是否存在感应“盲区”
本次试验选用了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楼内部的两部正常运行使用中的电梯。
一部为光幕和触板二合一客梯,另一部则是触板式货梯。
鉴定君在现场看到,光幕和触板兼备的电梯门采用的是中分式结构,宽度约1米,关闭时左右两个门扇同时往中间闭合。
另一部触板式电梯则为旁开式门,关闭时有两个门扇同时向右移动。货梯容积要比客梯大,宽度为1.4米。
图片发自南方都市报App
结合网友被夹的经历,鉴定君选取了5种日常生活中可见,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电梯门感应测试,包括卷起来的报纸、铅笔粗细的荧光棒、吹胀的气球、55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小型狗牵引绳。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代清友依次将5种物品放进两种不同原理的电梯门间进行测试,并凭借肉眼所见,对电梯门的反应作出记录。
此外,代工程师还“亲自上阵”,把手放进电梯门间进行检验,以还原日常生活中人们“手挡电梯门”的场景,来检测电梯门的反应
光幕触板二合一客梯
人手可以被感应
工程师首先以人手作为试验,他按下电梯上升按钮,等待电梯到达身处楼层。当电梯轿厢到达,轿门、层门打开,等待约5秒无人进入后,电梯正“打算”关闭。在其缓缓关门时,工程师把手掌垂直伸入两门扇之间,可见电梯反应约1秒后,敏锐地向两边弹开,丝毫未触碰到人手。随后,代工程师再次以高中低不同位置高度进行试验,电梯门均能感应,“乖乖”开门。
气球、矿泉水瓶、报纸,可以被感应
工程师把最大直径约为250毫米的气球,重复以上的操作,通过气球支撑杆远距离把气球放进快要关闭的电梯门,只见电梯门似乎早早感应到这“庞然大物”,在气球进入光幕墙后很短时间内,电梯门重新打开,成功感应。
直径约为100毫米的卷起来的报纸,以及直径约60毫米的矿泉水瓶,均能被电梯门灵敏地“发现”,早早开门,未发生触碰。
荧光棒、牵引绳:
当工程师重复以上操作,把直径仅约5毫米的荧光棒伸进快要闭合的电梯门间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只见这次电梯门并没有“乖乖”打开,而是缓缓闭合直至紧紧夹住了荧光棒,只见等待3秒后,电梯门重新打开,荧光棒掉落地面,鉴定君看到,此时荧光棒被夹处稍稍变了形。代工程师解释,由于荧光棒直径太小,未能被电梯门感应,但当电梯门夹住荧光棒后门中间存在空隙,未能完全闭合,因此电梯门在数秒后会重新打开。
随后,工程师以宽度小于15毫米,厚度不足10毫米的中小型犬牵引绳作尝试,结果也“难逃”被夹的遭遇。当牵引绳放置在徐徐闭合的两扇门叶中间时,电梯门丝毫没有做出“回应”,直至夹住牵引绳。而等待约10秒后,电梯门也没有重新打开,代工程师解释,如果这时候电梯门发生上升或者下降,将会撕扯牵引绳,结果可能是绳子断裂,或是电梯门损坏。
触板式货梯
5类物品均不能及时阻关电梯门
完成了光幕触板式电梯的测试后,工程师利用原来的5种物品,对触板式货梯门又进行了测试。
实验现场看到,除了人手通过压住活动触板成功阻关电梯门外,其余5种物品均不能及时阻停电梯门,而是被电梯门推着挪到了右边的角落处。
代工程师解释,触板式电梯需要障碍物与触板接触,并施予一定的阻力后才能成功阻关,然而,实验采用的5类物品重量最大的只有550ml的矿泉水瓶,未能施加足够阻力,只能被电梯门“带着走”。但现场看到,当气球和矿泉水瓶被推到门关闭处后,可在门框的“帮助”下,使活动触板动作并重新反开。
电梯关门时的力度究竟有多大?
为了直观感受触板式电梯门关闭时的力度,代工程师特意“以手涉险”,把手握成拳头状,置于右边门框上,且可以让门扇边框压在手上而不触碰到活动触板的地方。
鉴定君看到,当电梯门门扇从左边一直往右移动关闭,触碰到工程师的拳头时,并未马上“退缩”,而是在拳头上压了一会儿(约3秒),当电梯门关门未果后,才再次打开,如此重复两次。
代工程师说,略有点疼痛感,缩回拳头给鉴定君查看时,手无任何夹伤痕迹。随后鉴定君以气球作为试验,只见气球虽然被挤压,但并未被压爆,门扇便再次主动“退让”反开。
代工程师解释,电梯门最大关门力度有固定的标准限制,约为15公斤,如一桶饮水机上的大瓶装水桶压在手上的力度,“这个力对于成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对小孩子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为什么感觉近年来电梯事故高发?
“这或许是电梯事故常常成为媒体报道焦点带来的错觉造成的。”代清友说,电梯是十分安全的垂直交通工具,去年全国万台电梯事故死亡率仅为万分之0.12,广东则更低,仅为0.08,而且70%以上都是人为因素,如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应急救援(自救)不当,儿童因监护缺失造成伤害等。
代清友介绍,电梯拥有多重安全保护。如电梯制动系统,当电梯运行超出允许状态时,如轿厢行程超过上、下极限位置,电梯门非正常打开等,电梯制动系统都将立马动作,将电梯轿厢制停。再如电梯超速保护系统,即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允许值时,超速保护系统将动作,把超速移动中的轿厢制停。再如安装在底坑的液压缓冲器,在轿厢以一定的速度下坠并撞击缓冲器时,可以保证轿厢内的乘客不会因减速度过大而造成严重伤害。
电梯故障时按按钮“并没有什么效果”
代清友说,当人在轿厢中,电梯发生故障而被困时,按按钮“并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只需要做的是按下紧急按钮进行呼救,并耐心等待救援,切勿随意掰门自救。
如涉及版权敬请指出,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妥善理
物业学习课堂物业知识学习,行业交流咨询
一本故事有意思、有乐趣、有哲理的故事(1)业主啊,方寸小利,不该成为生命之路的荆棘!您同意吗?
(2)年终了,这个安全防盗措施物业人|业主|都必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