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纸收藏价值查询(老报纸的新归宿)
旧报纸收藏价值查询(老报纸的新归宿)李东顺说,他之后在建筑领域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自己不断从报纸上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现在他对报纸的兴趣有增无减,年年都要订报纸,他已经提前把2022年《鹤壁日报》和《淇河晨报》全年合订本各10套的订阅手续办好了。“读报这个习惯改变了我的人生。”李东顺说,他通过读报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及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报纸上一直在宣传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他从中看到了改变人生的契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增加,老百姓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于是我便投身商海,开拓建筑市场”。这个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收藏馆,给了老报纸一个妥善的归宿,也赋予这些老报纸新的生命。热爱读报,获取知识改变人生谈到创办老报纸收藏展览馆的初衷时,该馆负责人李东顺说,他年轻时当过教师,很爱读报,当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报纸是他的精神支柱
李东顺在展厅介绍老报纸。
馆内收藏的老报纸读本。
□鹤报融媒体记者 陈志付 祁凯燕 文/图
“我们这儿收藏了自1949年10月1日以来的老报纸,其中包括全国各级各地的党报、都市报、院校报、行业报、专业报、企业报等,共计上百万份,重量约40吨。”9月15日,在淇滨区九州路西段的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工作人员程永久正按年代分门别类地给老报纸建档立卡。
这个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收藏馆,给了老报纸一个妥善的归宿,也赋予这些老报纸新的生命。
热爱读报,获取知识改变人生
谈到创办老报纸收藏展览馆的初衷时,该馆负责人李东顺说,他年轻时当过教师,很爱读报,当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报纸是他的精神支柱,一天看不到报纸他就睡不踏实。
“读报这个习惯改变了我的人生。”李东顺说,他通过读报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及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报纸上一直在宣传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他从中看到了改变人生的契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增加,老百姓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于是我便投身商海,开拓建筑市场”。
李东顺说,他之后在建筑领域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自己不断从报纸上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现在他对报纸的兴趣有增无减,年年都要订报纸,他已经提前把2022年《鹤壁日报》和《淇河晨报》全年合订本各10套的订阅手续办好了。
变废为宝,报纸从废品站到收藏馆
在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一面面墙壁上展示着经过装裱的老报纸,一张张桌子上摆放着加装封皮的老报纸,一排排报架上放着按时间、分门类整理好的老报纸,一间间收藏室里堆放着尚未来得及整理归类的老报纸。这些老报纸的颜色大多已经泛黄,其中不少页面已经残损,如此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老报纸令记者深为震撼。
在李东顺眼里,这些老报纸都是有生命的宝贝。李东顺说,他很早就有收藏老报纸的爱好,每当看到有老报纸被送到废品站时就感到心疼,于是他从2015年开始到废品站购买老报纸回来收藏。我要对老报纸进行抢救性地保护,让老报纸焕发新生机。”李东顺说,他们收藏的好多报纸都是从废品站抢救回来的。
这些年,李东顺与当地及周边省市的多家废品站建立了密切联系,对方一旦有老报纸会及时通知李东顺。李东顺也会随时到废品站走访,争取把更多老报纸保护下来。
以报会友,形成老报纸收藏圈
“我已经把收藏老报纸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也得到了圈内众多朋友的支持。”李东顺告诉记者,他通过保护收藏老报纸结交了很多朋友,形成了老报纸收藏圈,他们以报会友,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收藏感悟、互通收藏信息。
记者正在采访时,李东顺的挚友康先生来访。康先生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收藏老报纸,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创办之后,康先生忍痛割爱,将自己珍藏的老报纸运到这里和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康先生说,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报纸是历史的日记,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读者容易忽略它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经常读完就扔,能够保存下来的老报纸实属难得。因此,这家老报纸收藏展览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像康先生这样为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提供友情支持的人还有很多。李东顺说,有人日积月累地收藏老报纸,却受到家里空间限制,还有人因去世或年事高无法继续收藏管理老报纸,他们就把老报纸送到展览馆,算是给老报纸找了个新归宿。
视若珍宝,把老报纸当书画装裱起来
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收藏着一批弥足珍贵的老报纸,其中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有1957年3月27日刊发国务院批准鹤壁建市这一消息的《人民日报》。
李东顺让记者翻阅了他们的“镇馆之宝”——由中国报业协会监制的《中国百报千年典藏·千年末版全集》《中国百报千年典藏·新千年创世金版全集》,分别收录了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中国上百家报社的报纸,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千禧之交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不仅如此,记者还在这里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民日报》缩印合订本以及《老报纸记录的中国共产党》《老报纸记录的新中国》《老报纸记录的中华民国》《日本报纸记录的侵华史实》《新中国报纸号外》等文史经典。
李东顺特别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收藏的丝绸报,即“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2日《人民日报》丝绸珍藏版”,该珍藏版采用世界首创的“丝绸双面印制”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1968年10月30日的李东顺把每年10月30日出版的报纸称为“生日报”,并且把1968年以来每年10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整理在一起装订成册。李东顺说,这套“生日报”记录着他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有些报纸要精心装裱?李东顺回答:“从老报纸上能看到历史,装裱过的都是非常难得的老报纸,像名家的书画作品一样珍贵,所以我们把老报当书画裱,把历史当镜子照。”
错版报纸,提醒我们做事不能马虎
这些年,只要听说哪里有老报纸要出手的消息,哪怕是千里迢迢,李东顺也会上门求购。
“收藏老报纸有苦有乐,还能从中获得启示。”李东顺拿出他们收藏的一些错版报纸,其中一份报纸“一错就错了300年”,记者看到这份1981年4月18日出版的日报,报头上的出版日期却成了“1681年4月18日”;有一份南方某省会城市2013年9月8日的晚报出现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伊斯坦布尔获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消息,另一个版本随后在相同的位置将这一消息更正为“日本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李东顺说,报纸白纸黑字印出来了,错误造成的不良影响难以挽回,他收藏错版报纸就是想提醒人们做事要认真,马虎不得。
在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李东顺表示,四季青老报纸收藏展览馆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他们会不断扩大收藏规模、丰富展品数量,他们有信心将其办成全国性的老报纸收藏展览基地,为鹤壁文旅事业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