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汉墓1号墓(满城汉墓意外一)
满城汉墓1号墓(满城汉墓意外一)金缕玉衣出土情况经过勘察整个墓室长51.7米,最宽37.5米,最高6.8米,如宫殿一样分成六个部分,俨然一座王族宫室。其后室中间位置的汉白玉石门,需要按动石槽上的机关才可打开。后室除了有铠甲武器等文物外,更有以金丝连缀玉片制成的“金缕玉衣”。这个常见诸于典籍甚至古人诗词的汉代奢侈品,以往只在其他墓葬,出土过散乱残片。这一次,却是历史上第一次,出土了两千年前的“完整款”。经过考古学者证实,解放军这次刚好炸开了该陵墓的北面耳室,另外专家们还初步检查到陵墓洞口下方有一些整齐排列的瓦片,下面还散着很多朽烂木头因此推测还有更多的墓穴纯正,而从发现的鈡乳判断出这是一个石灰岩结构的墓洞,存在时间至少1000年以上,因此定名为“满城汉墓1号陵墓”,从1号陵墓的全部格局来看,南北设耳室,中间后部隔有中室跟后室,其中由墓道跟甬道接连,形成一个古字形状。其还属于一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墓,于是河北省要员很快就将此
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以前是满城县)南边有一个村叫守陵村,顾名思义应该是守卫陵墓的意思。那守的哪个陵,守得谁的陵,连村民自己都不知道。那到底这个“陵”在哪里呢?这得从一次爆破说起。
陵山全貌
话说,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备战、备荒”及“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进行国防战备工程建设。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8连的建设地点是在保定市满城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这个山叫陵山,为什么叫陵山大家都不清楚。通过村民了解到知道守陵村的世代祖先都居住在这里看守王子坟,特别是每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各个山头都被厚雪掩盖,唯独陵山的两个地方雪融化得很快,但始终没人能说出原因。
直到1968年5月22日,他所在的机械连,奉命在满城县郊外的陵山上开凿防空洞。当天带队的六班班长吴家高,发现距离山顶30米处右侧,炸开了一个直径20公分的小洞。好奇的吴家高试着砸了下,竟砸开了直径一米多的大洞。吴家高沿着洞口顺下去,惊见洞里面“放置着很多盆盆罐罐”。团长闻讯赶来就马上下令派人下去探个究竟,最终探查的士兵汇报在下面发现了一座古代陵墓,团长就按程序通知了河北省文物局,让他们派专业的考古队伍赶来满城,实施抢救文物工作。沉睡了两千年的满城汉墓,就随着这意外的一炸,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考古学者证实,解放军这次刚好炸开了该陵墓的北面耳室,另外专家们还初步检查到陵墓洞口下方有一些整齐排列的瓦片,下面还散着很多朽烂木头因此推测还有更多的墓穴纯正,而从发现的鈡乳判断出这是一个石灰岩结构的墓洞,存在时间至少1000年以上,因此定名为“满城汉墓1号陵墓”,从1号陵墓的全部格局来看,南北设耳室,中间后部隔有中室跟后室,其中由墓道跟甬道接连,形成一个古字形状。其还属于一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墓,于是河北省要员很快就将此事上报。
1968年6月,周总理得知满城汉墓事情后立马告诉了郭沫若,并令他负责这次工作。后来经过郭沫若的组织调查,得出这是一座汉朝陵墓。不久后,考古队伍从挖掘出的金银铜器里,发现刻着“中山内府”的文字,因此令人怀疑是西汉的中山朝廷或是春秋战国的鲜虞中山政权。后来,郑绍宗一伙人根据春秋战国时中山政权都是使用金文,而非汉字为理据,得出了结论,认为这一座古墓属于西汉时期的中山国。
中山国,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封庶子刘胜为中山王而立,割常山郡北部诸县所置,西汉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中山王修薨,死而无后中山国废除。大家对这个不感兴趣,那么《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刘胜就是中山国的一号首长。中山国传六世:靖王刘胜-哀王刘昌-康王刘昆侈-顷王刘辅-宪王刘福-怀王刘修。
经过勘察整个墓室长51.7米,最宽37.5米,最高6.8米,如宫殿一样分成六个部分,俨然一座王族宫室。其后室中间位置的汉白玉石门,需要按动石槽上的机关才可打开。后室除了有铠甲武器等文物外,更有以金丝连缀玉片制成的“金缕玉衣”。这个常见诸于典籍甚至古人诗词的汉代奢侈品,以往只在其他墓葬,出土过散乱残片。这一次,却是历史上第一次,出土了两千年前的“完整款”。
金缕玉衣出土情况
“金缕玉衣”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每一片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流程之繁难、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整个玉衣制作过程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据推算,汉代制作1件玉衣,约需1名玉工至少10余年的努力。古代记载,“金缕玉衣”只有皇帝级别的人物才有资格制作,从规模上来看确实是一座帝王墓,那中山6个帝王到底是谁呢?而且就金缕玉衣而言,由于金缕玉衣制作步骤极其繁杂,汉代后期规定不再制作金缕玉衣,也就是说这个帝王墓应该是早期的中山王的墓。
刘胜画像
墓内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尤其金缕玉衣的发现,足以震撼全世界。那这个墓主人到底是谁呢?直到一件青铜钫(盛酒器)的出现。这件青铜钫的颈部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的字样。据专家介绍:“汉武帝以前中国的帝王没有年号,在位的时间只以数计,其中‘卅四’指的就是在位的年数。”那么在中山国有籍可考的几位王当中,只有第一代王刘胜的在位时间长达42年之久,其余的均不到30年。因此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
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 ,西汉中山靖王。
据《史记》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有儿子、亲属一百二十余人(《汉书》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葬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陵山之上,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著名学者郭沫若在研究了汉代的墓葬制度之后,断定在刘胜墓北方大约150米处应该还有刘胜之妻的墓室,经过发掘确实发现了另一个墓葬,墓内有棺无椁,复原后的施漆木棺内壁镶玉片,外壁嵌玉璧,棺内壁由192块玉版镶嵌而成,外壁镶嵌的玉璧有26块,镶玉嵌璧的木棺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窦绾死后身穿“金缕玉衣”,尸头下枕鎏金铜枕,玉衣内置玉璧15块。 该墓内出土铜器40类188件。兵器较少,生活用具多数为铜器,小巧玲珑的器物是刘胜墓中所未有的。 两墓共出土文物4000余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铜壶”等最为珍贵。
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窦绾”铜质印章,这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明。这枚双面印章,一面刻着“窦绾”,另一面刻着“窦君须”。据此认定,靖王妃姓“窦”名“绾”,字“君须”
窦绾(wan,三声)是刘胜之妻,葬于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之前,她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侄女,窦绾墓的规模和开凿水平都超过刘胜墓。平面布局与刘胜墓基本相同,总长49.7米,最宽处65米,高处7.9米,墓穴容积3000立方米。 随葬器皿主要放置在南、北耳室、中室和后室。
两个墓室中出土了很多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金缕玉衣”更是国宝级别,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有个好处这个金缕玉衣出土的是有数量的,如果你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了,不用问肯定是假的。下面看看出土哪些文物
铜鸠杖首
收藏地点:河北博物院藏
高5.7厘米
出于刘胜墓后室。作鸠头形,长喙,圆眼,颈作椭圆形銎,杖已朽。相传鸠鸟进食不噎,杖饰鸠首,寓意老人进食顺利,身体健康。
汉代统治者讲“仁政”,十分重视尊老、养老制度,在《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礼仪志》等文献中都有关于汉朝赐鸠杖以示尊老的记载。鸠杖实物过去在考古发掘中曾有出土,如1959 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过3根,同时还伴出木简10 枚。记载了受王杖者虽无官爵,其地位亦相当于六百石官;其持王杖若天子使者持节,可出入官府,行走于驰道;殴辱杖主按大逆不道论罪;市场买卖,持杖者不缴纳税赋。
豹形铜镇
收藏地点:河北博物院藏
高3.5厘米、长5.9厘米
出于窦绾墓中室。豹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的豹斑,头、足和尾部错出点状纹,口部涂朱,双目镶嵌白玛瑙,但因黏合料中调有朱红色颜料,故呈现红色,显得炯炯有神。整器制作精致 造型优美 栩栩如生,可以跻身于我国古代最成功的动物雕塑小品之列。
镇是用来压席角的。汉时,人们在室内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和牵绊衣饰,遂于席四隅压镇。汉代席镇多被做成动物形,常见的有虎、豹、辟邪、羊、鹿、熊、龟、蛇等。为了保持器体的半球形轮廓 这些动物常采取盘踞的姿势。豹形镇在河北沧州、荆州高台、山东沂水、江苏徐州等地均有出土。用豹的形象制镇 大约包含着辟去邪恶的用意。
长信宫灯
收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灯体通高48厘米
重15.85公斤
长信宫灯在2010年
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设计十分巧妙,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宫女体中是空的,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
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曾放置于窦太后的长信宫,宫灯因此而得名,铜灯灯体的一些部位,有九处刻有铭文共计65个字,灯体上6处“阳信家”字样的铭文,说明宫灯原本是属于阳信夷侯,是刘揭家的,该宫灯还有“长信”字样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故名“长信宫灯”。
这件错金博山炉也是一件国宝,和长信宫灯一起上过邮票的。这就是香薰用的,所谓博山,是古人想象中的海外仙山。它炉身似豆形,通体用刚柔相济的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把香料放入点燃,香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博山,乃古代神话中的仙山,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炉盘上部和炉盖则铸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以象征陆地和群山。炉盖上就山势镂孔,山峦间有神兽出没,虎豹奔走,机灵的小猴或是蹲在山峰高处或是骑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则在山中巡猎。一幅秀丽生动的自然山景就在工匠们的鬼斧神工中跃然而出。炉座把上透雕成三条蛟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海面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在炉座把上的山、海之间饰龙纹,蕴涵着龙为沟通天、地、人三界的通天神兽的时代观念。其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铜说唱俑镇
河北博物院藏
高7.7厘米
两件风格基本相同,均坐姿,头戴圆帽,高髻,着错金云纹右衽衫,袒胸露腹。大眼睛,高额骨,尖下巴,张嘴嬉笑,表情滑稽。两者均为汉代俳优人形象,正在进行说唱表演。
汉代俳优的形象通常是上身袒裸、体形粗短、形象滑稽的侏儒,表演形式方面,他们善于模仿和扮演各种人物,并利用鼓、鞀等道具进行说唱,其语言具有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的特点。此2件青铜人俑即生动地刻画了俳优说唱时的夸张形象。
汉代席镇以动物造型居多,人物造型也不少。除刘胜墓外,大云山江都王刘建墓、陕西西安北郊第二砖瓦厂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普驮汉墓、甘肃灵台付家沟汉墓、山西朔县汉墓、河南新安汉墓以及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均出土过人形铜镇,这些铜镇均为俳优艺人说唱的形象。
此二镇与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铜说唱俑镇在形制、尺寸、装饰工艺上几乎完全相同,应为中央工官的制品,由朝廷统一赐给诸侯王使用。
鎏金镶玉铜枕
河北博物院藏
长44. 1厘米、高17.6厘米
出于刘胜玉衣的头部之下,枕为长方形,外表鎏金,两端饰以高昂的龙首,四矮足作龙爪形。枕的下部边缘饰浅浮雕流云纹,枕面两侧棱上各饰浅浮雕双兽,双兽相对,兽间另饰一兽面。枕面和枕的两侧镶玉,作透雕和阴线辅雕花纹,枕面为图案化云纹,枕侧为怪兽纹。枕两端龙首亦镶嵌各种形式的玉饰,多数作透雕花纹。枕底另行制成,安装在枕下。枕底粗糙,有四个长方形孔,孔上嵌四块质地较差的玉。枕中装满花椒。花椒果皮中含有芳香的挥发油和味麻的蜡状物,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辛辣香料,有麻醉、止痛、驱虫、抗菌的效用。花椒出现在铜枕中,说明当时用以制作香枕。
出土的汉代丧葬玉枕形式复杂多样,特征明显,大多由玉片、玉板等组成,也有少量由整块玉料雕成或为铜镶玉、嵌玉而成。据其造型、工艺,可分为长方盒形镶玉木枕、板凳形兽头玉枕、 “U”形嵌玉铜枕三种类型。此玉枕和窦绾墓所出玉枕均属于第三种类型,这种玉枕的造型特点是“U”字形,枕身长方形,两端为高昂的兽首
金缕玉衣
河北博物院藏
通长188厘米
这件玉衣出土时随刘胜的尸骨穿在身上,共分头套、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大部分,具体由脸盖、头罩、上衣前片、上衣后片、左袖筒、右袖筒、左手套、右手套、左裤筒、右裤筒、左鞋和右鞋12部分组成。玉衣由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光素玉片,于其角处穿透三至五孔不等,用纯金丝连缀而成。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也是汉代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除金缕外,因编缀玉片的质料不同,又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等。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玉衣。
制作玉衣的作坊应是朝廷中“主作陵内器物”的少府属官东园匠,但也不排除有些玉衣制作于一些较大王国中的玉器作坊。玉衣的制作有着比较科学的设计。首先是按照人体的大小设计出几种图样模式,绘出玉衣的原大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进行玉片加工(选料、锯片、钻孔、抛光等);然后用金丝按图样的不同组成部位进行编缀,织物锁边;最后套在尸身上再连结在一起,成为一件完整的套装。各部位都有开口,装殓尸体后再进行连缀,如同铠甲状。
东汉时对玉衣的使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东汉时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等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下令禁止使用玉衣,玉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到目前为止,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衣共30余套,其中,出土玉衣资料的西汉诸侯王墓主要有:北京大葆台M1、M2,河北满城 M1、M2、定县M40、鹿泉北新城汉墓M2,河南永城柿园汉墓、夫子山M1、黄土山M1、M2、保安山 M2、窑山M1、M2、僖山M1、M2,山东曲阜九龙山M3,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北洞山汉墓、石桥1号墓、高邮天山M2、大云山汉墓,安徽双墩M1以及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和广州南越王墓等共24座。出土玉衣的东汉诸侯王墓主要有: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定县43号墓,山东淄博金镇岭1号墓、济宁肖王庄1号墓、济宁普育小学墓,河南淮阳北关汉墓,江苏睢宁刘楼汉墓、徐州土山汉墓等8座。其中,满城汉墓和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衣保存较好,形制完整。
在缕质上,满城 M1、M2、定县 M40、永城僖山 M1、窑山 M1 和保安山 M3、狮子山汉墓、徐州北洞山汉墓、大云山汉墓出土的为金缕;河北定县M43中山穆王刘畅墓、河南淮阳北关1号墓、山东曲阜九龙山M3、淄博金镇岭1号墓、睢宁刘楼汉墓、徐州土山汉墓出土玉衣为银缕;定县43号刘畅夫人墓和山东济宁肖王庄1号墓和普育小学汉墓出土的为铜缕;而南越王墓出土则的为丝缕、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出土的为鎏金铜缕,较为特殊。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物,请大家欣赏:
这几个玉是封住刘胜七窍
出土的金饼
蟠虎钮方形玉印
朱雀衔环杯
从这些文物当中发现了我们2000多年前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没有先进的制造工具但是能制造出巧夺天工的珍宝,不免对我们的老祖先佩服不已。希望我们记住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的历史,也尊重我们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