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奉孝之死真相(曹操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曹操奉孝之死真相(曹操奉孝死乃天丧吾也)此时此景不禁令人想起当袁谭、袁尚和睦之时,郭嘉曾进言:“袁氏兄弟,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攻荆州,以候袁氏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后来果如郭嘉之所料。郭嘉看人看事何其准也!公孙康是辽东太守,他仗着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优势独霸一方。袁绍活着时常有吞并辽东的心思,只不过一时间没腾出手来,现在袁尚、袁熙来投,公孙康接纳不是不接纳也不是。若不接纳,万一曹操乘胜来攻,自己少了一大帮手,若接纳了,万一二袁鸠夺鹊巢,又弄巧成拙。公孙康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乱响,却不知这早在郭嘉的意料之中。曹操远征乌桓,路远难行,有回军之意,当时的郭嘉已经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但他依然力劝曹操速速追击,不给二袁喘息之机。曹操坚定信心,以田畴为向导,于白狼山一举击杀收留二袁的乌桓首领蹋顿,二袁继续往东北逃窜,直至辽东,今辽宁省一带。由于郭嘉病势沉重,曹操远征乌桓时将其安置在易州休养,待曹操收兵回到易州时,郭嘉已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下)郭嘉遗计定辽东,与正史无关。
奉孝是郭嘉的字,古代人除姓名外还有字,称对方的字表示尊敬,称自己的名表示谦虚。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颍川郡人士。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军阀据地自立,在乱世中争霸天下。在这群雄当中,有一位霸主显得特别的特立独行,他完全无视世俗的伦理道德,唯才是举。只要有才一概录用,不论人品道德。这位反世俗的霸主是谁呢?他就是曹操。
因为曹操的求贤若渴,很快招揽了一大批人才,郭嘉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郭嘉追随曹操十一年。屡献奇策,使得曹操南征北讨有如神助,也许是天妒英才,到了曹操即将要平定北方时,郭嘉就死了。
曹操最大的对手袁绍死后,冀、青、幽、并四州还分别在袁尚、袁谭、袁熙、高干手中。曹操花了较大的精力将冀州攻陷,袁谭本已降曹,他以为曹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想趁机将曹操赶走,但请神容易送神难,曹操反将袁谭打得落花流水。袁谭二次请降,曹操不允,袁谭战死,郭图亦随之战死,青州陷落。曹操又以袁绍旧部降将攻下幽州、并州,高干想要投奔刘表,半路被杀,只剩下袁尚、袁熙往东北方向逃窜至乌桓。
曹操远征乌桓,路远难行,有回军之意,当时的郭嘉已经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但他依然力劝曹操速速追击,不给二袁喘息之机。曹操坚定信心,以田畴为向导,于白狼山一举击杀收留二袁的乌桓首领蹋顿,二袁继续往东北逃窜,直至辽东,今辽宁省一带。
由于郭嘉病势沉重,曹操远征乌桓时将其安置在易州休养,待曹操收兵回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曹操亲自前往祭奠,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左右将郭嘉临死前所封之书献给曹操,曹操启封观看,嗟叹不已,原来郭嘉直到死还在想着如何帮曹操平定二袁。
郭嘉书中写道:“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公孙康是辽东太守,他仗着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优势独霸一方。袁绍活着时常有吞并辽东的心思,只不过一时间没腾出手来,现在袁尚、袁熙来投,公孙康接纳不是不接纳也不是。若不接纳,万一曹操乘胜来攻,自己少了一大帮手,若接纳了,万一二袁鸠夺鹊巢,又弄巧成拙。公孙康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乱响,却不知这早在郭嘉的意料之中。
此时此景不禁令人想起当袁谭、袁尚和睦之时,郭嘉曾进言:“袁氏兄弟,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攻荆州,以候袁氏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后来果如郭嘉之所料。郭嘉看人看事何其准也!
这是郭嘉为曹操献的最后一计。对于郭嘉,曹操无不言听计从。不久,公孙康果然将袁尚、袁熙的人头送至曹军大营。曹操消灭袁氏后,可谓志得意满,平定天下似乎指日可待,那么曹操后来最难缠的对手刘备,他投奔刘表以后又有何奇遇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