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这里的二十一条的第五部分的条款包括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的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的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以及驻入的优先权等等。 这时袁世凯的态度却是……一、背景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二年,趁西方列强分身乏术,日本加强了在中国的扩张。而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多名革命人士被迫流亡海外,内忧外患,人民痛苦不堪。 总统府内,袁世凯与其手下梁士诒、曹汝霖正在商讨签订二十一条的事儿。日方催促得紧,并且他们的海军编队已经有驶往我国长江流域的迹象,看样子是要动用武力了。

你对百年前的那些历史了解多少?

《觉醒年代》豆瓣评分9.3分,当年也是一口气把它追完的,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1)

它除了向我们丰满了那些原本只能存在于书本中的人物,以便于让观众看到一个更为丰满的人物角色,通过群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在战乱年代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不得不艰难前行、千方百计救国的壮美画卷。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2)

那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故事梳理。

一、背景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二年,趁西方列强分身乏术,日本加强了在中国的扩张。而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多名革命人士被迫流亡海外,内忧外患,人民痛苦不堪。

总统府内,袁世凯与其手下梁士诒、曹汝霖正在商讨签订二十一条的事儿。日方催促得紧,并且他们的海军编队已经有驶往我国长江流域的迹象,看样子是要动用武力了。

这时袁世凯的态度却是……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3)

这里的二十一条的第五部分的条款包括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的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的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以及驻入的优先权等等。

综上所述,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日本试图摧毁中国的秘密武器。

但是由于日方催得紧,表示第五号各条款可以日后商议,但二十一条必须马上就签,最终,中国还是签订这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因此全体国人异常愤怒,他们在各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和抗议,拒绝承认二十一条。

二、主角登场,迷茫中探索新路

(一)勇往奋进李大钊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里,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也传开了,中国留学生都无比愤怒,此时,李大钊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他食不下咽,当即振臂高呼……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4)

其他爱国学子的爱国热情也被点燃,高呼:“回国,倒袁”。

这时一个叫张丰载的学生对李大钊的言论嗤之以鼻。他认为袁世凯推行的“君主立宪”制才能把中国拉回正轨,而共和制就不顾中国民智未开的国情,而当时有这种想法的国人不在少数。

孙中山充满希望的从西方引入共和制,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既然大清没救了,还不如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帝王制”王朝,因此保皇派又死灰复燃。

听到张丰载的话,李大钊怒不可遏,鞭笞其为“逆历史潮流者”。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5)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章士钊一直听着这场辩论。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章士钊亡命日本。次年5月,在东京与陈独秀等人创办了《甲寅》月刊。

章士钊对于李大钊的发言颇为赞赏,并提声问不远处一个穿着邋遢坐在长椅上大快朵颐的人怎么看……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6)

(二)对,我就是陈独秀

原来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革命家”陈独秀先生。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7)

陈独秀,原名陈庆同,安徽怀宁人,1913年参加并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是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声望的革命前先驱。“二次革命”失败后,陈被捕入狱。

1914年,出狱后流亡至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他也是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三)已经无药可救

李大钊看陈独秀就坐在自己眼前,再也抑制不住地问出了一直萦绕在脑中的问题:如何才能救中国?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8)

一名情绪激动的学生郭心刚情绪激动,打翻陈的饭盒,还吐了他一口,一旁的张丰载也趁机煽风点火,抨击陈独秀。

学生们十分气愤,开始围殴陈独秀,幸好李大钊将他带离这片是非之地。

李大钊一直很崇拜沈独秀,他看了陈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其中的论调有诸多不解,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

《爱国心与自觉心》是1914年11月,在《甲寅》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它主要讨论了“爱国是否等于爱袁世凯所代表的封建政府”的问题。

那何至于陈独秀会被打呢?

在陈独秀所著的《爱国心与敬业心》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力,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过也存之无所荣,亡之亦无所惜。

陈独秀的观点在当时确实引发了许多争议。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9)

(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陈独秀称,他所说的爱国要有立场,并不是将爱国与维护窃国大盗袁世凯的行为混为一谈,中国的问题是积重难返,“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是一条老路,而这不足以救中国。要救中国,必须开辟一条新路,李大钊表示愿意追随陈独秀,甘愿探索救国之路并奉献自己。

就在这时,章士钊与易白沙出现送来了船票。流亡这么久,李大钊终于可以回国了。

从章士钊口中得知,此次陈独秀是专门来见李大钊的,由于陈在《甲寅》上看了李的文章之后,极为赞赏此人。

果然还是英雄惜英雄。

后来得知陈独秀要回国见妻儿却没有换洗的衣服,李大钊还主动将自己的衣服借给他。

三、看得清

在回国的船上,陈独秀想到签订的二十一条气就不打一处来……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10)

陈独秀认为,革命搞了这么多年都失败,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所以此次回国决定二十年不谈政治,只为了改变一代人的思想。

易白沙劝陈独秀早点休息,可陈独秀还是看着窗外,外面乌漆嘛黑。

觉醒年代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事件(重温觉醒年代寻找信仰之旅1)(11)

那时的中国已经伤痕累累,漫漫救国路,路又在哪里呢?每一步不仅要小心翼翼还要坚定不移。

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心却能看见,他知道路就在脚下。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明天继续,点点关注不迷路,创作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