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意义(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超越)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意义(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超越)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杨旭,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 201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6年,杨旭教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此外,他还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课题、重点项目的研究,多次受邀到国外做特邀报告,在SCI发表论文29篇,其中27篇发表在JCR电气工程分类前2%的学术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6项,8项发明专利已公布。现在,项目成果应用于我国在建和在运行的3个大型加速器和1个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并推广应用到民航飞机地面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电化学电源、光伏并网逆变及微网逆变电源等,部分产品销往国外。经济效益累计达55亿元,为我国科研、航空、电力、电化学工业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超越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种电源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飞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出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飞机在降落之后,虽然发动机已经停止工作,但飞机上的电子设备仍在运行,那么,如何为功率大、精度要求高的机载设备供电?这就必须将电网中的电能通过特种电源进行转换。
但是,传统电源体积大,损耗大、效率低,性能差、电流不稳定、损害电池寿命,而且不能满足粒子加速器、飞机、电力系统等领域的使用要求。西安交大电气学院杨旭教授提到,“特别是粒子加速器,装置非常大。比如我国上海建设的大型加速器周长几百米,对电源的精度提出极高的要求,特别需要大功率电源技术。”
针对这些问题,杨旭教授研究团队从1998年起,经10余年科研攻关,在大功率特种电源的数字控制系统建模、多频段优化控制等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纳秒分辨率错相串并联、微秒级延时压缩、秒级扰动抑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多个系列的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6年,上海应用物理所对特种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流波动不能超过供电电流的十万分之二(20ppm),当时国际做到最好的瑞士PSI也只是40ppm。暑假,项目团队在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预研项目,每天都到爱科公司调试,挑战酷暑和高难度项目,最终,项目团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破解了技术难题,获得了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及国际专家的认可,提高了我国加速器磁铁用特种电源技术指标和加速器束流精度水平。
现在,项目成果应用于我国在建和在运行的3个大型加速器和1个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并推广应用到民航飞机地面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电化学电源、光伏并网逆变及微网逆变电源等,部分产品销往国外。经济效益累计达55亿元,为我国科研、航空、电力、电化学工业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超越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种电源问题的解决,为粒子极速器的建设铺平了道路,也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杨旭教授团队并没有因此止步,正如他自己所说,“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仍在努力”。
延伸阅读:
杨旭,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 201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6年,杨旭教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此外,他还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课题、重点项目的研究,多次受邀到国外做特邀报告,在SCI发表论文29篇,其中27篇发表在JCR电气工程分类前2%的学术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6项,8项发明专利已公布。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
部分素材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