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这里恰恰说明节目组看中利路修并不单单是因为颜值和中文好,至于最先的说法--因为人数不够来凑数,其实主要是为了引出“内娱要完”这个标签。如果又要颜值又得中文好,那么大卫和卢克都算不错的人选,且这两个人都拥有高学历背景,为什么创造营并不给他们故事线,反而是给利路修呢?此段话有三个说法,皆都说明了利路修并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参加的。那么创造营又为何选中利路修?仅仅只是因为中文好,再加上颜值的辅助?

利路修那段真挚又诚恳的晋级发言可以说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因为怜爱,不想他不开心而选择停止这场狂欢,有的人因为他的体贴善良反而更加喜欢他,希望他有更多的舞台,能为他出营后累积人脉和知名度。

对于选择,作为独立的个体,粉丝有选择投与不投的权利,并且不用应和任何人,这种自由洒脱的打榜方式也是最开始利路修超话能够迅速获得好感的方式,当然这也恰恰说明粉丝对艺人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

然后,不单单是靠粉丝的洒脱以及互联网的狂欢,利路修才如此出圈。

早在一开始,利路修并不是创造营的预备选手,据好友王友良透露,利路修是来帮yuu和aum两位日本选手做翻译兼助理的,只是因为节目组看中利路修的中文和颜值才发出了邀请。

此段话有三个说法,皆都说明了利路修并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参加的。

那么创造营又为何选中利路修?

仅仅只是因为中文好,再加上颜值的辅助?

如果又要颜值又得中文好,那么大卫和卢克都算不错的人选,且这两个人都拥有高学历背景,为什么创造营并不给他们故事线,反而是给利路修呢?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2)

这里恰恰说明节目组看中利路修并不单单是因为颜值和中文好,至于最先的说法--因为人数不够来凑数,其实主要是为了引出“内娱要完”这个标签。

事实上,通过后期的表现也说明内娱并没有那么夸张化的要完,吴海、伯远、付思超等都算是创造营目前表现比较稳当的选手。这恰恰说明腾讯原先的想法,是想区分创造营与青春有你的区别,通过强调国外选手去获得热度,这也是为什么前期给了很多外国选手的镜头。

这里面包括了cue和马哈佛大学的卢克,还有喜剧人yuu、维他密男孩上原一翔,静姐说可爱的庆怜、以及被举起的吉祥弟弟等。这些外国人可以说镜头都集中在前几期,而鹅创舞台基本查无此人。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3)

普林斯顿大学创4国外学员卢克

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腾讯最原先的目的就是利用外国人的标签出圈吗?

其次,外国人出圈,即使后面其他国内弟弟被看到,被骂的也只是外国人和外国人粉丝,互撕对于创造营而言,并不算是一件坏事,因为青春有你第二季爆梗热起来的时候,恰恰是那四个女孩被撕。

当然,前期李嘉祥、邵明明等人也为创造营带来了一定热度。

在节目的热度有了之后,在大多数外国人都得退场的时候,利路修为什么被留下来了?

仅仅是因为利路修的路人缘。

答案并不是的。

而是创造营一开始就打算用利路修这个人设。当然人设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只是一个戏剧的说法,强调台前幕后而已,只要与本人相似靠近,人设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格,人人都有。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4)

回到主题,利路修的人设为什么很容易出圈?

没有梦想,不知道要干嘛,诧异别人为什么可以那么努力兴奋,只想被淘汰,只想玩手机。利路修的“丧”可以说在第一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个时候的利路修主要是因为“独特”而被观众所记住,当然有些可能是因为“鲁鲁修”,我就是。

之后又是因为豆瓣各种利路修账号被扒,还有“看别人痛苦很快乐”的梗出来了,利路修一下子获得突飞猛进的关注、在这份“过度的关注”下,利路修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被解剖了。与其他学员的经历不同,利路修的被解剖是笋丝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他通过采访所呈现的,这样相比他自己开头的第一视觉多了很多可靠性和亲切感。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5)

当然,能导致这种情绪迅速暴增,很大原因在于去年塌房的男艺人真的太多了,即使是从不关心选秀的路人也不可能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产生了排斥心理。而利路修关注一千个美女的事件也随之跟上了,在被曝光的聊天记录中,利路修一直持着该有的分寸感。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6)

这点分寸感是源于利路修的幕后生活,且不是通过主角述说的。

这会使得很多粉丝们觉得参与感特强,最重要的是成为利路修的粉丝并不需要被“粉圈”所禁锢,与此同时,后援会“自由打投”的宣告又出来了,个人狂欢与集体宣泄在这种配合下不断地推动了利路修作为一个新流量。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利路修的性质与前期发生了改变。这是利路修过往学习中文英韩语的打卡记录被曝光了,之所以说微妙是因为原先一个带着绝望悲观逃避情绪的人,他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地阴沉灰暗。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疑似宅男、邋遢的选手,一下子被人发现是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这样的轨迹像不像b站那个去世的男孩。

可以说,当时墨茶去世的新闻一出来,除了悲痛以外,很多人是受到了鼓舞,觉得自己本可以好好地活着,浪费了时日。这点也在利路修身上再现了,普通人的努力生活。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7)

即使有时悲伤难过绝望,但生活还是得继续。事实上,不单单是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品牌如路虎,他们的特征就是他们是丧,但他们不是丧到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相反的,他们一定程度地泄气,但又不至于堕落。

其实这个社会,应该得允许人松口气,偶尔表现疲态、松懈的,利路修的人设直接把这种情绪带上来了。大概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小确幸”。容易悲伤容易绝望都没关系,但只要有丝丝证明自己活着或者美好就可以了。

这里扯到的就是“丧文化”带来的知足。

在伯远的大岛日记里,利路修又再次回应了这件事情,他说粉丝好像误会了我的认真,我认真并不是因为我想要成团,而是因为我不想辜负拖累别人。不是粉丝滤镜,你会发现现实中找到一个认真配合的人很难。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8)

这是我看韩佩泉和邵明明那段最大的感触,我没有觉得哪一方更有错,但看着很累,在高度压力与紧张的情况下,只想把舞台做好,还有人在开玩笑。你不会觉得那是玩笑,你也不会觉得这段吵架跟以往一样,笑笑就过去了。

时间有限,大家都很忙,彼此不耽误,才是王道。

事实上,包括一直开他玩笑的张嘉元在利路修到therefore l am的时候也不是很开心,张嘉元也承认一开始觉得利路修是一个很懒惰的人,后来发现利老师很努力也爱学。

最近直播张嘉元又谈到了利路修,他说利老师是那种教了十多分钟就开始烦他,让张嘉元去练自己的,然后他要自己学一下。这点懂事又让笋丝觉得利路修倍加可爱。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9)

有人路过说,利路修想走为什么不放他走?

也有人说,利路修唱跳那么差,怎么还走那么远?

在此之前,先来回答利路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强的集体意识

撇开他过往的成长路线来说,他在创造营里前几期合作的舞台都是以跳舞为主,不能拖累辜负别人的舞台,据工作人员反映,利路修早上五点就到练习室了,而看过宿舍日记的伙伴们应该知道有些选手还赖床。并不是说赖床不好,选秀不是利路修的初心,但他还是愿意为了集体去牺牲。

无论学员的个人特色有多出彩,在选秀的舞台上,集体才是最重要的。

来创造营,利路修白了,黑眼圈也重了。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0)

清醒而通透

当他作为那个例外,把所有的关注都吸引过去的时候,他会理智地区分,什么叫做初心?什么叫做男团?以及哪个叫“我”。

选秀圈是一个很复杂的熔炉,一之濑走的时候就说了,留下来的选手之后一定会很忙,忙到连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像不像高考?高考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就是忙到你压根无法负能量,花时间去纠结自己要去哪所学校读什么专业,你只知道越过去,先熬到8号,等考完再说。

利路修不是,他说了树幼则长,树老则断的事实。在流量至上的氛围下,他接受并准许了自己的普通,不被大环境所强行改变,是很多笋丝喜欢利路修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在学习,或在上班,或做其他事,他们都会渴望保留完整的自己,不被打压,能被理解被消化。补课加班是很多人不想要的,成为男团也是利路修不想要的,但在这个位置上又很难拒绝的,这个时候情绪是互通的。

而利路修是例外的。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1)

接受自己的普通,是利路修的清醒,而通透是在流量包围下,还想当自己。

自我调节能力高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在赶路,时间有限,大家都很忙,大家都很穷,大家都很累,大家都很普通。当这种“丧”的情绪放在同一个趋向的集体中,负面就会被分裂,按倍速增长。这也是这个时代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崩溃。

因为互联网很焦虑,他们也很焦虑,他们的幸福感在递减,产生了防御性的悲观情绪。

这种情绪放在选秀圈里,就是互斥挤压的牢骚。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2)

这恰恰是帮助利路修快速出圈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早在初舞台的时候,选手和其粉丝的焦虑都已经被复制粘贴拿去贩卖了,在一公之后更是明显,直接出现了刘宇、赞多、力丸、米卡四人的卷生卷死。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因为粉同一个艺人,而被捆死在同一个粉丝标签上。这个时候,利路修节目里“丧”的氛围吸引了一些原先有同样情绪的普通人,以及被自己圈闹得心烦意乱的别人粉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利路修超话可以频繁出现其他粉丝以及为什么米卡的粉丝给利路修投了两万块?

“丧文化”本来也可以作为一个营销方式,像悲伤蛙、马男波杰克、葛优瘫这一类图像,它直观看上去就是很悲伤、忧郁、绝望。当人们学会拿它去与遍地跑得“心灵鸡汤”碰撞的时候。反而会降低期待性。基于人生存的本能,而瓦解鸡汤文构建的高城墙的同时,也接受了自己的普通。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3)

在年轻一代的互助和互保下,丧文化并不完全奔着堕落而去,而成了一群普通人努力但没有结果自我疗伤的方式,比如考研失败了,发个图片自嘲一下,明天继续加油;再比如毕业了,发个图片感伤一下,生活还得继续。

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悲伤、抑郁的负面情绪,特别是在高压环境下,选秀本质一场高考,它要长跑也要结果。很多人会被困于舞台困于结果。利路修清醒不单单是因为成团不是他的梦想,而是他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像他抢不到机票难过,买不起巧克力感慨,手机被老板弄坏了,还有被人辱骂是gay的时候,所有这些扑面而来的情绪,他都会去消解,这也是我和我朋友觉得他治愈的原因。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4)

丧有没有攻击性?会不会失衡?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以及你前进的决心。媒体的传播具有流动性和积累性,是让这些东西流掉,还是让它住在哪里,依旧看的是我们自己。丧本身没有攻击性,它就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宣泄,是在特定情绪中传达特定态度,当你回过头来,会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搞笑又可爱。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5)

最后,作为笋丝想说,利路修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创造营,不取决于微博热搜,而取决于利老师这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稳重地走这套人设,因为人设翻车,大多都是与人格偏差太大,表演失态。

而利路修的人生从创造营开始,都是在人设外,而被笋丝拽回主线的。引导笋丝成为笋丝的,不是利路修的孤独人设,而是利路修过往以及现在的成长历程及心态。

利路修不是不想出道吗(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利路修)(16)

最近,关于笋丝的流言蜚语很多,我依旧想说,当颗笋,开心就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