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为什么还可以拍那么多写真(冰冰恋爱内娱死了)
冰冰为什么还可以拍那么多写真(冰冰恋爱内娱死了)那天的盛况从此以后,大料小料都报,绯闻和不文明行为都拍。昨天尹正被拍到醉酒后当街向某男子索吻,引起讨论:后又有景甜、许凯《乐游原》路透,导演被拍到在湖边小便...从台湾狗仔葛斯齐“杀疯”,爆料汪小菲出轨事件开始,整个内娱的狗仔好像一夜之间活了过来,开始疯狂内卷。
这两天娱乐圈好像开始报复性大混乱。
先是九亿被狗仔拍到交了新男朋友,大家因为这为新男友的脸不太理想而纷纷痛心疾首。
网友发言↑
随后九亿亲自发博,表明岁月静好,人各有志。
昨天尹正被拍到醉酒后当街向某男子索吻,引起讨论:
后又有景甜、许凯《乐游原》路透,导演被拍到在湖边小便...
从台湾狗仔葛斯齐“杀疯”,爆料汪小菲出轨事件开始,整个内娱的狗仔好像一夜之间活了过来,开始疯狂内卷。
从此以后,大料小料都报,绯闻和不文明行为都拍。
那天的盛况
甚至连曾经的狗仔之王卓伟都受到了葛斯齐的触动,“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朋友圈大声感叹狗仔衣钵后继有人,备受鼓舞后决定在抖音上复出。(后来又飞速被404)
《天生是干狗仔的料》
如今,大s和新老公具俊晔宣布顺利举行了婚礼,葛斯齐的杀疯行为告一段落。
但这由“狗仔崛起”带来的种种盛况,却让我们恍惚间回到了那个诡谲的、由狗仔群体主导的、八卦泛滥的内娱。
那时,内娱在拼命造神,在艺人身上贴上“上流美”的标签。
而狗仔这个群体却凭一己之力把明星“庸俗化”。
只用一台相机,就将公众人物的美拉下神坛,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早年狗仔小报标题,真的很离谱
在“八卦”这个词已经略显古老的现在,叔想和大家一起聊聊,那独属于内娱的狗仔时代。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如何为我们撕开了名利圈的华丽外衣,展露那“真实”又荒唐的一角。
01:毁神、巅峰
很久以前,娱乐圈还没流量、营销号造势的概念。
明星会将自己定位成艺术家,定位成“美的引领者”,以供大众效仿和追逐。
那时狗仔和明星并不是追逐关系和敌对关系,而是能互利共生的。
明星和背后的公司建立一条新闻,狗仔,也就是娱乐记者,则负责将新闻传播出去。
这群追随者开始想要“毁神”,是源于一个契机。
90年代,香港杂志《壹周刊》收到了“王祖贤现身已婚绯闻男友林建岳办公楼”的消息。
一位娱乐记者本想给王祖贤经纪人致电,但却被主管拦下,并要求其直接赶往大楼抢新闻...
后来,一张王祖贤在大楼下的素颜照被刊出,大明星、素颜、绯闻...完全击中了大众的窥私心理,这一期一出售就遭到了疯抢。
至此后,《壹周刊》打头阵正式成立一支狗仔队,其余小报周刊纷纷效仿,开启偷拍生涯。
在港娱的巅峰下诞生的狗仔队,如同打不死的小强,具有极大的膈应人能力和生命力。
窃听、录音、翻垃圾桶算轻的,入室、追车、闯灵堂...
你能想到任何追仇人的方式都会被他们用在追明星身上,而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甘愿007,睡草垛,要的是彻底揭现明星在光鲜的背后完全真实的模样。
那时的港台狗仔不仅能挖到张国荣、周杰伦这样超一线的隐私,还拥有极强的文字渲染能力,将明星们的“上流美”拉进了“庸俗堆”。
拍到宝贝的泳衣照,他们取名为“零波排骨”;拍到明星早起去阳台,会配文“巨雀迎晨”;张靓颖带黑超落地香港,则被配词“黑面袭港”...
如果说,90年代的港台狗仔开启了“毁神”时代,那么千禧年后至2018年前,在内地娱乐圈横空出世的狗在第一人卓伟,则将这种毁神操作推向了巅峰。
蒋勤勤陈建斌恋情、顾长卫车中约会、董洁潘粤明婚变...
卓伟毁神的威慑力太强,明星被卓伟拍到后甚至会瞬间手足无措,然后下去跟其合照示好。
那时,人人都相信明星的老实人光环和美满又养眼的爱情之美,于是一个“周一见”,揭开了文马、陈张、贾李的婚姻真相。
卓伟曾在微博上关注了众多明星,这个关注列表还被称为“死亡名单”,被关注的明星艺人人人自危。
因为大家都记得,他一句打油诗就能掀翻某某某的华丽人设,搅得微博立刻宕机。
这些诗句和“挑衅”,在那些年充分满足了互联网网民的窥私欲。
在互联网的高速传播下,人们渐渐看见了那些惊艳的、猎奇的、未经遮掩的,属于明星们的真实样貌。
一线亲自下场阴阳怪气,搁现在真的少见
02:真实、疯狂
狗仔这个群体,立志撕下公众人物美的外衣,让大众一窥上流社会风景。
但其实在他们还拥有“人性”的时候,也曾为大众审美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初的狗仔是一群极具经验的摄影记者,他们甚至有着“战地经验”,在面对愤怒的被偷拍的名人时也能凝神静气认真构图。
狗仔鼻祖——来自纽约的罗恩克拉拉,曾经因为太能追,让肯尼迪夫人杰奎琳气到跳脚,命令自己的保镖“砸烂他的相机”。
后来法庭要求他和总统夫人保持25英尺以上距离,他开始当场测量
可他却又拍下了这张在摄影界中极其有影响力的《风中的杰奎琳》,惊艳了一代人。
马龙白兰度,曾被他狗皮膏药般的行径气到一拳打掉他五颗牙齿。
然后他下一次开始戴上头盔继续尾随...
现代内娱狗仔,构图倒是没什么艺术性,但胜在粗糙又真实。
在他们的镜头下,我们看见了脱下华服和妆容,女明星们的真实衣着审美。
也曾看到具有精神美感的道德模范当街小便吐痰、清纯柔弱小白花人设室内抽烟、而记忆力那些不够惊艳的女演员却在高糊的镜头下一张封神。
狗仔猎奇、求真,能吃苦。
为了找到偷拍霍启刚郭晶晶大婚的最佳视角,狗仔们曾拿着香港会展中心的图纸,想要仿照成龙滑进卫生间,攀上楼顶。
可他们却也因“日益疯狂”而害人。
因为这种无孔不入,穷追不舍,至社会中有不少悲剧因他们而发生。
戴安娜王妃正是死于狗仔追车导致的车祸。
有目击者称,狗仔在发生车祸后并没有伸出援手,而是第一时间掏出照相机,对着陷入昏迷的戴安娜王妃拍个不停。
当窥私的欲望上涨,贩卖隐私的报酬高昂,狗仔这个群体也逐渐走入了另一种极端与不可控当中。
03:模仿、失真
如今我们发现,真正意义上抗机器、跳高楼、睡草垛的狗仔已经消失了。
可能是因为对隐私的过度侵犯,狗仔们被束缚和整治;
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步入了自媒体时代,名人们知道大众对于“真实美”的渴望、对于伪装的怀疑,于是自己模仿着狗仔,主动用社交媒体升堂,截断了狗仔们的竞争力。
而在今天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貌似狗仔,却又不像狗仔的八卦小号。
张小寒、江小宴、刘大锤...他们也活跃在爆料前线,但却经常会搞出“塌房、但无人伤亡”的闹剧。
出道百亿身家”,是饰演道明寺的王鹤棣...
曾经,卓伟的口号是“不与行业中的任何人交朋友”,所以明星对狗仔恨之入骨,但又无法收服。
但如今这些狗仔,一则不具备威慑力,二则多带有营销和合作色彩,谁也说不准某一个惊天大瓜,是不是与艺人方联手策划的人设预热。
不过大众也是聪明的,真狗仔与假狗仔给予的“真实美”所带来的冲击力完全不同。
于是在人人都可以发言的如今互联网,为了满足大众对“真实”的渴望、对窥私的追逐,艺人公司学着让明星主动撕开的华丽外衣:
拍vlog、分享爱用、讲感情经历、自己爆料...将“真实”呈于人前。
但这未尝不是一种为了定向销售而设立的精心的伪装、沉默的螺旋。
10年前,明星有着最不可触及的美貌形象,可他们却能在网络上和狗仔撕逼,可以深夜emo;
10年后,明星的社交媒体中只有工作室发的广告,却也有人相信,他们分享的是所谓的真实私生活。
狗仔时代已过,狗仔早已不在。
肆意的侵犯隐私绝对无法被容忍。
但那些被掩盖更深的“真性情”、脱离伪装和人设的“真实美”...
也许只能通过大众的回忆,在一遍遍的考古热潮中,被再次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