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朱雀大街原貌(见证过盛世繁华)
西安朱雀大街原貌(见证过盛世繁华)他描绘的“绝胜烟柳”让人向往不已,韩愈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韩愈这首诗很多西安人从小就会背,能把早春的雨写的如此有韵味,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
这首诗很多西安人从小就会背,
能把早春的雨写的如此有韵味,
韩愈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描绘的“绝胜烟柳”让人向往不已,
不过就算在西安也很少有人知道,
诗中所说的“天街”其实就在西安,
但是却是早已辉煌不再的朱雀大街。
如今的西安城中轴线是长安路,
但是在隋唐时期的长安城,
中轴线却是当时的朱雀大街。
毕竟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朱雀图腾(图片来自网络)
在1000多年以前,
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作为新兴的大隋朝的首都。
李唐代隋以后,
将大兴城易名为“长安城”,
仍然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
以长安城为中心,
唐王朝的影响力向四面八方扩张,
可以说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是世界中心,
那么作为长安城的中轴线,
朱雀大街堪称“世界的中轴线”!
▲唐长安城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是永宁门,
但在1000多年以前,
朱雀门才是唐朝皇城的正南门,
门下的的朱雀大街当时叫“天门街”,
以这条街为中轴线,
长安城被分为两部分,
而这条街的宽度据说达到150米以上,
放在今天依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之一,
唐朝皇帝去往城南祭天的时候,
就是从朱雀门出去一路向南。
▲隋唐天坛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与“玄武门”总是和政变联系不同,
朱雀门的光环则要耀眼的多。
隋朝开皇九年的时候,
晋王杨光和统帅杨素率军灭陈,
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当他们率军凯旋回京的时候,
隋文帝亲自来到朱雀门迎接,
并对灭陈的将士论功行赏,
这是自“大兴城”建成以来,
第一次迎来盛大的庆典。
▲隋文帝杨坚(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大师自天竺取经归来,
因为太宗本人当时正在洛阳,
于是就派宰相房玄龄前去迎接,
迎接仪式就在当时的朱雀门。
而门外的朱雀大街上,
早就已经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人群,
当真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围观的群众拍了几十里的长队,
大家争相目睹玄奘大师的风采,
场面隆重而又庄严,
如今的明星见面会和那个场面相比,
简直是“萤虫与皓月争辉”。
后来玄奘大师迁往慈恩寺,
长安城数十万民众又闻讯赶来,
捧着香花宝烛站在朱雀大街两侧迎奉他。
▲玄奘取经图(图片来自网络)
既然朱雀门是皇城的正南门,
那么从朱雀门一路往南的明德门,
就是长安城的正南门了。
时光倒退1000多年,
明德门更是号称“隋唐第一门”,
是当时唯一能进入长安内城的大道,
每天都有来自各国的使臣和客商,
从这里进入长安城。
不过尤为可惜的是,
由于唐末藩镇割据叛乱,
各路人马征战不休,
朱温挟持唐昭宗东迁洛阳,
并下令将长安城焚毁拆除,
朱雀门和明德门均毁于战火,
明德门就此不复存在,
朱雀门也被当年留守长安的韩建封闭,
从此尘封千年。
▲明德门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直到宋朝时期,
朱雀大街还依然存在,
但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明朝秦王就藩长安以后,
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重建长安城,
长安城中轴线东移至如今的永宁门,
朱雀大街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昔日的“天朝第一街”成为“废街”。
直到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
发现当年的朱雀门遗址,
曾经的“皇城南大门”才重见天日,
如今的朱雀门是在遗址西侧新开的,
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
已经今非昔比了,
千年前那条150米宽的朱雀大街,
也已经彻底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如今的朱雀门
如今这条朱雀大街,
在2016年之前还是著名的“断头路”,
直到2016年年底,
才彻底修通。
如今的朱雀大街虽然没有隋唐时代的繁华,
但是从1986年朱雀门重开以后,
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
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早春的西安城乍暖还寒,
从城南客运站到西大街百盛,
我们走了24237步,
记录下重生后的朱雀大街。
顺着这条大道一直向南,
便是西部大道,
在这条路修通以前,
要从长安经朱雀大街到城内,
必须得绕行到长安路或东仪路,
这条路的贯通,
标志着昔日的“天街”即将重新崛起。
曾经的城南客运站也在朱雀大街,
因为西安城这些年的扩张,
“老城南”所在的位置便很尴尬,
大家出行也不方便,
新的城南客运站竣工以后,
进一步提升了客运能力,
这片曾经的荒地,
开始散发出勃勃生机。
朱雀大街两边高楼林立,
一座座住宅和商业楼拔地而起,
隐约又恢复了当年的繁华,
事实上,
当时的朱雀大街不是一般百姓住的,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朝中重臣,
他们身着紫色的朝服上朝下朝,
所以当时人们把这条街“紫陌”。
拍这张图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细节,
这个用于指示方向的路牌居然是反的,
城南客运站的方向被标为“北”,
而明德门方向却被标为“南”。
朱雀大街和丈八东路交汇处车水马龙,
不远处就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位于长安路上的电视塔,
如果朱雀大街如今依然是西安的中轴线,
那么电视塔所在的位置大概会向西平移吧。
昔日的“隋唐第一门”早已灰飞烟灭,
如今的明德门没有了隋唐时的大气,
只剩下这个叫了上千年的名字。
甚至我们在回想那段历史的时候,
看到如今的这片土地,
也想象不到皇帝从这里出城时候,
那五门齐开鼓乐齐鸣的磅礴之气。
曾经的朱雀大街是一条“诗街”,
“地肺半边晴带雪,
天街一面静无尘”,
“鼓绝天街冷雾收,
晓来风景已堪愁”,
这些诗句道尽了长安的春秋,
但是如今在朱雀大街旁边的,
只是这些顺口溜式的“标语”,
让人不胜唏嘘。
在路边一片围挡着的工地旁,
巨幅宣传画上“隋唐第一门”清晰可见,
可是围墙上的残砖破瓦也告诉我们,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建筑可以仿古,
但人心还得向前看。
明德门这个路口依旧是车来车往,
因为市政施工占用街道,
每到上下班高峰期,
这里就会堵成一团,
谁能想到就在一千多年以前,
这里还曾是宽阔平坦的“天街”。
站在医学院天桥上,
我们拍到了极为惊险的一幕,
在滚滚车流中,
一位女士冒着生命危险横穿马路,
当时夜幕已经开始降临,
很多车已经打开前大灯,
她就这么从街道上横穿过去,
而我们所站的天桥,
离她不过20米远。
这个路口的车流和人流明显多了,
四周也更为繁华,
医院、学校、住宅、商场、餐饮,
凡是能够聚集人气的地方这里都有,
这才是“天街”该有的繁华。
除了“天街”之外,
朱雀大街还有一个别称,
叫做“槐街”。
从汉朝时候的长安城开始,
大街小巷两边种槐树已经成为传统,
槐树张成以后枝繁叶茂,
可以遮阳消暑。
如今的西安行道树以梧桐树居多,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国槐”才是西安的传统。
一轮明月高悬空中,
高楼上的灯火也渐次亮起,
如果穿越千年回到古代,
此时的月下是否也会有灯火亮起?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眼前这条路就是西安的南二环,
人流在车流中穿梭,
霓虹在高楼上闪烁,
这里已经接近西安的市中心了,
但是因为朱雀大街不是主干道,
和长安路上的南二环周边相比,
依然少了几分繁华的味道。
不过这座高楼大家都认识,
作为曾经的“西北第一高楼”,
陕西信息大厦是西安的地标建筑,
这座200多米高的大楼就像一个卫士,
笔直的站在曾经的“天街”路东,
它的开建、停工、复工、竣工,
正是朱雀大街由盛转衰再重新崛起的写照。
在信息大厦北面,
是大名鼎鼎的陕西省体育场,
平日这里是大家运动的乐土,
如果有了比赛或者大型集会,
这里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无数人的热血在这里迸发。
这座仿古建筑便是西安博物院,
和旁边的小雁塔交相辉映,
白天这里游人如织,
展现千年古都的雄浑大气,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
作为西安留存不多的唐代建筑之一,
站在朱雀大街上远远望去,
小雁塔又在默默诉说千年来的世事变迁。
在一路向北的路上,
这个车位引起我们的注意,
早就听说西安出现了一批“特殊车位”,
位置都在公共厕所旁边,
为了让司机师傅如厕方便,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车位,
这是行政部门人性化的体现。
朱雀门外便是护城河,
顺着这条河向东望去,
永宁门的城楼上灯火辉煌,
而南门外的建筑也比朱雀门外高大许多,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常说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想想一千多年以前,
站在如今永宁门的位置看朱雀门,
心境大概也是如此吧,
那时候它还被称为“安上门”,
和朱雀门毫无可比之处。
朱雀门已经近在眼前了,
因为是一座“四门洞”的城门,
所以“朱雀门”三个字的位置很别扭,
门外悬挂着一幅巨型对联:
高迎城阙宏开,古邑天街萦紫气;
更喜通衢新贯,终南春意入皇都。
希望朱雀大街南北贯通以后,
可以再次迎来昔日“天街”的荣光。
站在朱雀门里,
来来往往的车流依然不多,
路边停着的两排车就是明证,
如果是南大街的话,
大概不会就这么把车随意停在路边吧。
有那么一瞬间,
门里的仿古建筑让人仿佛梦回唐朝,
雕梁画栋精美异常,
不过汽车和霓虹还是把人拉回现实,
朱雀大街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天街”,
这里正在成为西安新的美食大街。
在道路的尽头,
横亘着巍峨的百盛商场,
也是一座仿古建筑,
眼前这条路现在叫“南广济街”,
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
就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各种夜店和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却没有了昔日“承天门街”的庄严。
拍完照往回走的路上,
在五味十字路口,
看到了正在工作的清洁工师傅,
他刚将一枚路人随手扔掉的烟头扫走,
夜晚的“天街”袭来阵阵寒意,
朱雀门上的标语还在迎风飘扬,
上面分明写着十个大字:
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
顺路步行到永宁门,
穿过地下通道来到南门广场,
旁边的商场门口是跳广场舞的人群,
音乐声穿过宽阔的街道传过来,
城门和广场上人潮涌动,
各种花灯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这时候再往西看,
却再也看不到朱雀门了,
而门外那条朱雀大街和长安路相比,
甚至连灯笼都没有,
更别提满街的火树银花,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它曾经见证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当唐王朝覆灭的时候,
它也跟着在历史里沉寂千年,
“第一门”、“第一街”、“天街”,
当这些称号都散去的时候,
朱雀大街已经不是曾经的朱雀大街,
但却是一条全新的“十里长街”,
就像如今的西安城一样,
能经得起盛世繁华,
能受得住千载沉寂,
更能在沉默中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