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观音为什么那么厉害(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那么强大)
西游记观音为什么那么厉害(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那么强大)为了保护观音菩萨,木叉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流沙河。临行前,观音菩萨还把弟子惠安行者木叉(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带上保护自己,而木叉也很快就大显身手。“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此外,如来还交待观世音“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于是,观音菩萨便将袈裟收起,“执了锡杖”前行——步行也好,半云半雾也好,总之是慢慢悠悠地往东土大唐而来。
众所周之,南海观世音菩萨法力无边,但就是这么个法力无边的菩萨,在她“东巡”时,却要接受弟子惠安行者木叉的保护,是不是有点奇怪?
既然你法力无边,为什么还要木叉保护呢?
而且木叉在整部书中出现的概率也不低,这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这里,我们还是先看一下观音菩萨东巡时的情况。《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里讲:观音菩萨在灵山受如来佛祖的委托去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之人。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如来专门准备了两件宝物“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给到观世音,并对她说:
“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此外,如来还交待观世音“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
于是,观音菩萨便将袈裟收起,“执了锡杖”前行——步行也好,半云半雾也好,总之是慢慢悠悠地往东土大唐而来。
临行前,观音菩萨还把弟子惠安行者木叉(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带上保护自己,而木叉也很快就大显身手。
为了保护观音菩萨,木叉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流沙河。
当时,观音菩萨觉得流沙河“弱水三千……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便在此稍做停留,没想到,很快就受到了沙悟净的攻击,逼地木叉不得不出手:
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却被惠岸掣混铁棒挡住,喝声“休走”!那怪物就持宝杖来迎。两个在流沙河边,这一场恶杀,真个惊人。——《西游记·第八回》
两人打了半天难解难分,沙悟净就琢磨:这小子行啊,竟然能跟我对战那么久。
于是沙悟净主动停战问讯,才得知自己眼前所见正是观世音菩萨,遂止战,并接受了菩萨的“摩顶受戒”。
之后,观音师徒继续“东巡”,在福陵山 又遭遇了猪八戒。和沙悟净一样,猪八戒也是不由分说就向观音师徒发起了进攻:
他撞上来,不分好歹,望菩萨举钉耙就筑。被木叉行者挡住,大喝一声道:“那泼怪,休得无礼!看棒!”妖魔道:“这和尚不知死活,看耙!”两个在山底下,一冲一撞,
最后,观音菩萨在半空中“抛下莲花”才将二人分开。后来猪八戒才明白,自己跟菩萨打了一架,慌忙赔礼,最后也被菩萨受了戒。
之后,木叉继续保护观音菩萨“东巡”,但路上相对较安全,木叉也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战斗了。
那么,我们回归主题,聊聊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木叉通常出现在菩萨需要发起进攻,或需要防备攻击的场合。
木叉的第一次出场是在书中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当时,孙悟空刚因大闹天宫而受到十万天兵天将的追杀,受邀参加蟠桃会的观音菩萨便对木叉说:
“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助力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于是,在观音菩萨的授意下,木叉就下凡攻打孙悟空,大战了五六十合。
或许,有朋友会说,这里木叉的出现仅仅是其跟随观音菩萨参加蟠桃会,碰巧赶上了大战孙悟空,有些侥幸。
好,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儿”中,由于观音菩萨要亲自动手降服红孩儿,便让木叉去借天罡刀:
“你快上届,去见你父王,问他借天罡刀来一用。”
是以,在接下来观音菩萨发动进攻收复红孩儿的过程中,木叉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也是木叉最后一次在书中露脸,以后就没有了。
所以,从以上这些章回来看,木叉的出现要么是直借发起进攻,要么就是给菩萨发动进攻提供保护。
那惠岸使一条混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西游记·第八回》
而通过木叉能和孙悟空战斗五六十回合来看,木叉的战力并不低,是有能力保护观音菩萨的。
反之,凡是不需要观音菩萨直接出手,或者在观音菩萨看来不需要战斗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木叉出场。
其次,观音东巡过程中并未没有携带武器。
由于如来佛祖交给了观音菩萨“九环锡杖”,她就不能再像平时一样携带自己的常规武器——玉净瓶了。
一来自己没有携带武器,二来“九环锡杖”仅仅对持有人起到一个“不遭毒害”的作用,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观音菩萨就显得比较脆弱,需要木叉的保护也就说得过去了。
说起观音的“武器”,或许大家已经意识到,即,在书中,每每观音菩萨要直接出手解决问题时,她都必须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
比如在说服孙悟空西天取经时,她给了唐僧紧箍咒;比如在通天河收复金鱼怪时,她用的是竹篮;比如在五庄观救活人参果树时,她用的是玉净瓶里;比如在降服红孩儿时,她用上了玉净瓶和天罡刀……
而在观音菩萨东巡时,这些工具都没在身边,也反衬出她此时的脆弱。
另外,单就东巡本身而言,也有个不利因素,就是如来佛祖要求她“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如此一来就只能东巡“徐行”,这增大了观音菩萨受到“妖怪”攻击的概率,也才有了木叉和沙悟净,以及猪八戒的大战。
最后,木叉可以解决旅途中的烦闷 也可以帮她交际。
东巡需要缓慢而行,观音菩萨要是一路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还不得烦闷死?
再者,很多社会活动,有木叉的参与,自己也才好过许多,最起码有个人打圆场不是?
这个其实也有例子,比如观音菩萨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时候,木叉就也在旁边。
总之,无论是在东巡时给自己提供保护,还是解闷、交际,木叉的存在都对观音菩萨“东巡”的成功起了很大的助益!
观音菩萨能有这么一个徒弟,也算是她的福报了吧?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西游记》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