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说起李鸿章烩菜,不得不提李鸿章的一次出访。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出访欧美各国,旅途颠簸、政事繁琐加上饮食习惯上的不适应,李鸿章日渐消瘦,数月的颠簸中,李鸿章思乡情切,倍感家乡菜的香甜。回到保定后,李鸿章与膳食总管董茂山谈及此事,董茂山根据保定原有民间烩菜的做法,配以以山珍海味做原料的官府烩菜,献给李鸿章食用,李鸿章吃后,大家赞赏,后成为直隶总督署招待菜品。李鸿章烩菜,顾名思义是一种烩菜,老百姓家常菜之一,但是,李鸿章烩菜的特点在于食材的珍贵。制作李鸿章烩菜要精选上等的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安肃的贡白菜,豆腐、宽粉等,加入保定府三宝之一的槐茂甜面酱精心烩制而成。直隶官府菜以其精致、奢华、富丽堂皇闻名,但是其原理却多来自民间。以直隶官府菜中的代表锅包肘子和李鸿章烩菜为代表。锅包肘子曾是清朝学子们上京赶考时自备食品,早期只是一些简单的酱肉、肘子连汤带水,携带不便,后来有高阳的厨师经过

保定,历史上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是明清两代军事和政治重镇,在清朝,保定成为直隶总督署所在地,历史曾有75人曾在此任职,其中不乏李卫、李鸿章、袁世凯等枭雄伟人。尤其是有着“东方俾斯麦”支撑的李鸿章,曾坐在直隶总督任上达28年之久,给保定留下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饮食习惯和文学氛围上。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1)

直隶总督府

建国以后,保定更是两次作为河北省省会,成为河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后,曾经一度代表保定名片的居然只有驴肉火烧,不得不说让人唏嘘不已。今天我们不说历史,说美食,给大家介绍一下,上得了馆堂,下得了食堂的保定美食。

锅包肘子

直隶官府菜以其精致、奢华、富丽堂皇闻名,但是其原理却多来自民间。以直隶官府菜中的代表锅包肘子和李鸿章烩菜为代表。锅包肘子曾是清朝学子们上京赶考时自备食品,早期只是一些简单的酱肉、肘子连汤带水,携带不便,后来有高阳的厨师经过细加工,成为当时保定的一道名菜,脍炙人口。后来慈禧老佛爷听闻这道菜有美容养颜,身轻体健的功效,特地调保定名厨王老昆到御膳房专做此菜,慈禧太后吃过后,对此菜赞不绝口,责令王老昆将这一名菜的制作工艺传于高徒,以防此技失传。

此菜做法为将退净毛的猪肘子放在水中温煮半软,然后加入花椒、大料、葱、姜等佐料,用温火炖软,最后用团粉挂糊,放入油内炸成金黄色出锅,改刀放入盘中,撒上五香面即可。配上大葱和面酱吃,风味绝佳。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2)

李鸿章烩菜

李鸿章烩菜,顾名思义是一种烩菜,老百姓家常菜之一,但是,李鸿章烩菜的特点在于食材的珍贵。制作李鸿章烩菜要精选上等的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安肃的贡白菜,豆腐、宽粉等,加入保定府三宝之一的槐茂甜面酱精心烩制而成。

说起李鸿章烩菜,不得不提李鸿章的一次出访。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出访欧美各国,旅途颠簸、政事繁琐加上饮食习惯上的不适应,李鸿章日渐消瘦,数月的颠簸中,李鸿章思乡情切,倍感家乡菜的香甜。回到保定后,李鸿章与膳食总管董茂山谈及此事,董茂山根据保定原有民间烩菜的做法,配以以山珍海味做原料的官府烩菜,献给李鸿章食用,李鸿章吃后,大家赞赏,后成为直隶总督署招待菜品。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3)

在保定官府菜中,有一个以纯民间特色晋级官府菜要的菜品,这就是槐茂酱菜。今天的人们看来,酱菜作为咸菜中的一种,并不稀奇,但是槐茂酱菜能够从市井小吃,晋升为宫廷贡菜,还颇有一段历史。康熙年间,保定府来了一对赵氏夫妇,以做酱菜和面酱出名。赵氏夫妇开的店铺前因为有一颗古槐,因而将店命名为“槐茂”名称,时间流逝,在光绪年间,槐茂酱菜已经成为颇负盛名的保定民间小吃。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4)

槐茂酱菜

1903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清西陵,在保定行宫暂歇,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胃口不好,当地官员为博取慈禧太后欢心,特地献上槐茂酱菜,太后品尝后赞不绝口,以其酥脆、甘甜爽口,特赐名“太平菜”,寓意为希望清朝的统治地位牢固,天下太平,但是1911年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清政府的统治就土崩瓦解,前后不到十年,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由于有慈禧太后的亲口赞扬,槐茂酱菜名声大噪,当时每斤售价白银1两7钱(折合人民币500多元),成为当时的奢侈菜品。

保定的官府菜以色香味俱全闻名,保定的民间菜以经济实惠,风味独特著称。驴肉火烧、牛肉罩饼、白肉罩火烧等等小吃闻名遐迩。

保定名片—驴肉火烧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5)

保定驴肉火烧

以一种美食代表一个城市,保定无出其外。但是以驴肉火烧享誉全国的确有两个城市,一个叫保定,一个叫河间。二者的不同就跟两者驴肉的出处不同一样明显。保定的驴肉火烧以太行驴为原料,太行驴主要生活在山区和平原以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著称。河间以渤海驴为原料,渤海驴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带,味道稍差一点。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还有什么好吃的(河北无名菜保定有话说)(6)

河间驴肉火烧

二者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冷火烧一个是热火烧。保定是以热火烧加热驴肉加焖子主要特色,河间主要是以凉肉夹饼,拌以尖椒为辅料为特点。说起保定驴肉火烧的起源和兴盛都是在明清两朝。

明朝朱棣和他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从北京起兵,在保定徐水漕河打了一场败仗,被围困,弹尽粮绝之际,有人提议杀马充饥,但是马肉性热,且纤维较粗,不好吃,困境之下,不得已做成火烧食用。吃后感觉还不错,随后在民间开始流传开来,古代马作为战略物资,不能轻易获取,人们就寻找了替代品驴肉,并发现驴肉比马肉还要好吃一些,这就有了后来的驴肉火烧。到清朝康熙年间,保定的漕河驴肉火烧已经非常有名。因此可以说,驴肉火烧正宗属地还是在保定徐水。保定市区的老驴头和金家驴火都是后来者。

名人钟爱的白肉罩火烧

白肉罩火烧实际上就是猪头肉罩火烧,以前保定的百年老字号义春楼最为有名,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的白肉罩火烧有卷火烧和罩火烧两种。一碗肉汤,白肉肥而不腻,加上保定甜面酱,也是一种绝佳享受。 众多历史名人都对这个小吃情有独钟。比如冯玉祥、梅兰芳、侯宝林,常宝华等都喜欢这一小吃。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立,保定这个曾经的首都南大门,直隶总督署所在地再一次被聚焦,成人们日常的谈资。随着保定的热度上升,人们也对这个历史长河中曾经绽放独特魅力的城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欢迎到保定游玩,如果你是一个吃货,别忘了尝尝以上介绍的名吃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