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未来十年地级市会有合并吗(安徽省最年轻的两个地级市)
安徽未来十年地级市会有合并吗(安徽省最年轻的两个地级市)最后,隋朝时期,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公元621年,唐朝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宋朝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2000年6月,池州撤地建市。至2012年,池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贵池区)、3个县(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截至2014年,池州市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在162万左右。四西晋时期,析丹阳郡置宣城郡。隋朝初期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唐朝初期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公元1166年,也即南宋时期,宣州改为宁国府。元朝建立后,宣城地区为宁国路所在地。明清时期,宣城为宁国府所在地。1914年,宣城属芜湖道。 1987年8月15日,撤销宣城县,设立县级宣州市,并同时设立了宣城地区。2000年6月25日,撤销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截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截至2015年12月31日,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其中,就池州市和宣城市来说,都是在2000年6月成为地级市,可谓安徽省“最年轻”的两个地级市。
一
一方面,就宣城市来说,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宣城历史悠久,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二
西晋时期,析丹阳郡置宣城郡。隋朝初期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唐朝初期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公元1166年,也即南宋时期,宣州改为宁国府。元朝建立后,宣城地区为宁国路所在地。明清时期,宣城为宁国府所在地。1914年,宣城属芜湖道。 1987年8月15日,撤销宣城县,设立县级宣州市,并同时设立了宣城地区。2000年6月25日,撤销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截至2015年,宣城辖宣州区1个市辖区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5个县,代管宁国1个县级市。
三
另一方面,就池州市来说,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池州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
四
最后,隋朝时期,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公元621年,唐朝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宋朝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2000年6月,池州撤地建市。至2012年,池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贵池区)、3个县(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截至2014年,池州市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在162万左右。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