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有哪几个时期(奴隶社会为何衰弱)
奴隶社会有哪几个时期(奴隶社会为何衰弱)在君士坦丁乌和君士坦丁父子统辖高卢期间,高卢社会各阶层中已有较多的信徒。特别在罗马军队中,基督教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君士坦丁在率军作战时以看到天空出现十字架的神话来鼓励军心,正说明基督教对军队的影响。君士坦丁认识了它,也利用了它。公元313年,他同另一个罗马皇帝李西尼亚在米兰发布对基督教的“宽容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们同入侵的日耳曼人联合,为摧毁腐朽、反动的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罗马政府还长期把基督教作为非法组织,多次加以迫害。但它发展迅速,信徒越来越多。罗马帝国3世纪的危机,使许多对现实失望的人们,寄希望于未来世界,这又使基督教吸收了大量的信徒。帝国基督教人数,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有些历史学家估计,基督徒约为全帝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基督教传入高卢,为时较早。但在4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奴隶制帝国急剧衰落,最后崩溃。高卢诸省,在3世纪的危机中,遭
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依靠的是侵略战争中掠夺来的大量奴隶。帝国时期的罗马不能继续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奴隶来源减少,而奴隶死亡率很高。这样,市场上奴隶价格高涨,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矿山和手工业作坊,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在奴隶制强制劳动下,奴隶仇恨劳动,自由民鄙视劳动,社会生产不免停滞以至衰落。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税收减少,财政出现危机。但帝国各统治机构日益庞大,奴隶主阶级生活奢侈,军队薪饷赏金不断增加。帝国统治者涸泽而渔,一方面通过提高赋税和增加苛捐杂役,另一方面,依靠发行大量劣质货币,以维持局面。
结果,农业、手工业生产进一步下降,帝国货币几乎丧失交换媒介的作用,贸易停顿,城市衰落,城乡贫民流亡,陆地、海上匪盗横行。幸存的自由农民和市民,为了逃避重税和暴政,沦为隶农;不少奴隶制地产,用隶农劳动代替奴隶劳动。可是,在奴隶主阶级统治下,隶农逐渐靠近奴隶,以至成为变相的奴隶。隶农地位的恶化,成为社会矛盾尖锐的因素之一。
于是,从2世纪末起到3世纪下半叶,罗马奴隶制帝国呈现危机,史称3世纪的危机。帝国奴隶主统治集团的腐朽反动,争夺政权,内战和分裂,是危机的组成部分。3世纪晚期至4世纪前半叶,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加强军事专制统治,进行政治、军事和财政上的一些改革,使罗马帝国出现短暂的稳定。
但在4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奴隶制帝国急剧衰落,最后崩溃。高卢诸省,在3世纪的危机中,遭受帝国各省同样的命运。在3世纪中叶,高卢也是军阀分兵割据的对象。当罗马皇帝瓦勒里安和伽里安在位的15年中,先后在帝国各地独立或自称皇帝的,约有三十一人,史称“三十僣主”。当时高卢曾建立高卢帝国,它的独立时间,较其他各地为久。
波斯图模的将领维克多令曾一度取得统治权,一年后,维克多令被杀,他的母亲维克多里亚成为高卢军队的实际控制者。在当时高卢的金、银、铜币上,有维克多里亚的铸像。武器制造者马利乌也是高卢帝国短期的领导人。在后几年统治高卢的,是有元老官衔的将领铁特列库。看来,他的军队对他并不一致拥扶,特别是巴高达运动已在高卢帝国内蓬勃兴起。3世纪危机中政治、经济的恶化,内战的破坏,赋役租税的繁重,瘟疫、饥荒的流行,是起义的原因。起义者杀死奴隶主大地主,夺取大庄园。
高卢中部大城市奥古斯托敦也被他们占领。不少士兵投向起义者,许多贵族仓皇逃跑。公元273年,铁特列库和罗马皇帝军队联合镇压,起义军转入地下。而十年以后,起义又重新爆发。在莱茵河和卢瓦尔河上流之间的广大地区,都有巴高达部队活动。他们的领袖阿曼德和艾里安,被人民拥立为皇帝,他们铸制纪念章,其中一枚铸有阿曼德头像,上刻“皇帝,恺撒,奥古斯都,虔诚和繁荣”,另一边又铭有“希望”一词。这时,罗马帝国的军事专制政权开始建立,在公元4世纪中叶以后,尤其在5世纪初叶,巴高达运动又以更大的规模在高卢全境和西班牙北部重燃烈火。
他们同入侵的日耳曼人联合,为摧毁腐朽、反动的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罗马政府还长期把基督教作为非法组织,多次加以迫害。但它发展迅速,信徒越来越多。罗马帝国3世纪的危机,使许多对现实失望的人们,寄希望于未来世界,这又使基督教吸收了大量的信徒。帝国基督教人数,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有些历史学家估计,基督徒约为全帝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基督教传入高卢,为时较早。
在君士坦丁乌和君士坦丁父子统辖高卢期间,高卢社会各阶层中已有较多的信徒。特别在罗马军队中,基督教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君士坦丁在率军作战时以看到天空出现十字架的神话来鼓励军心,正说明基督教对军队的影响。君士坦丁认识了它,也利用了它。公元313年,他同另一个罗马皇帝李西尼亚在米兰发布对基督教的“宽容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公元300年,高卢有26个主教区,100年后,已有70个主教国。据西罗马帝国晚年一位基督徒《书简》所述,当时教会在高卢境内是拥有过多土地的大地主。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前夕,在罗马在地产主中,基督教会已是经济、社会、政治上力量最雄厚的成员。公元5世纪时,帝国残破,在意大利和高卢,基督教会或和罗马地方军政当局合作,或在某些帝国政权不能控制的城市、地区发挥政府代理人的作用。
3世纪时,已有成群的日耳曼人侵入帝国,但入侵规模不大,部分在掳掠后退回本土,部分在帝国各地劳动谋生。公元375年,在多瑙河下流北岸的西哥特人,因受匈奴人的威胁,举族南迁,请求避难。罗马政府允许他们在多瑙河下游的密西亚省定居。5世纪中叶,匈奴人又大举入侵。匈奴人的烧杀破坏,使各支日耳曼人和罗马军队联合对抗。451年,罗马留驻高卢的部队会同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同匈奴军队在高卢的卡塔洛原野进行大战。匈奴被迫退出高卢。
452年,匈奴人又侵略意大利,曾围攻罗马城。时值瘟疫流行,匈奴首领阿提拉死于疫病,匈奴部落集团流散。455年,汪达尔人自北非渡海进攻意大利,罗马城被攻陷洗劫。劫后罗马城居民仅有7000余人,西罗马帝国朝廷名存实亡。西哥特王国在8世纪初叶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伦巴第王国于774年被法兰克王国征服。在西欧日耳曼人国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以古代高卢为基本舞台的法兰克王国。
想看更多历史记得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