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饭票(手稿你见过这样的饭票吗)
60年代饭票(手稿你见过这样的饭票吗)饭菜票的票名,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粗略算来,就有20种之多,有称“饭”、“饭票”、“饭券”、“餐票”、“主食券”、“大米饭票”、“代粮券”的,也有称“细粮票”、“细饭票”、“馒”、“馒票”、“馒头票”、“面券”的。菜票的叫法也不一,如称“菜”、“副”、“菜票”、“副食”、“钱票”、“代金券”等等。这皆由于各地的风俗和传统所致。就饭菜票图案而言,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反映不同年代的社会生活、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的内容。二是反映地方风貌或单位、部门的特色。文革期间的饭菜票,在图案设计上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一片红”、“红海洋”、“红语录”、“红旗”、“红星”、“红忠”、“红太阳”、“红葵花”等处处展观,有的还印上“样板戏”、“工农兵”人物、林彪题词等。饭菜票上的“必须把粮食抓紧”、“要节约闹革命”等“最高指示”寓教育于饭菜票之中,在粮油开放供应的今天,节约粮食、爱护粮食,仍是应该提倡的。
特约撰稿人:中国民俗收藏家、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牛双跃先生
饭菜票,早期称为“粮餐票”或“饭票”。一般多为在一定区域或某一单位内部使用的定期有价证券。持票者凭票即可买粮、吃饭、购菜,或交伙食费用等。
饭菜票源起何时已难能考证。据实物来看,1934年闽浙赣省苏维埃财政部所发行的“红军饭票”,应是中国革命最早的饭菜票之一。
从此时起直到1949年秋,各革命根据地政府和财政部,为适应战时环境,保证流动性极大的部队和党政工作人员的粮食需要,发行了多种多样的粮食票证,这其中多有饭票。如:陕甘宁边区粮食局的饭票;晋察冀边区冀东区的派饭票;山东省粮食总局的秋粮餐票、麦粮饭票;苏皖根据地的客饭票;华东根据地的餐票;华南根据地的解放饭票;淮南军区供给部印制的饭票以及七纵后勤部印发的麦粮餐票等等皆属比例。
新中国成立之后,抗美援朝时期曾发行了“志愿军饭票”,抗美援越时期也曾发行了“就餐证”。但更多的是全国解放初期各地方政府发放的供到农村工作人员使用的补助“饭票”。
自我国粮油实行计划供应之后,干部职工到食堂用餐开始须凭粮油票证和现金购换同等的只供在内部使用的饭菜票。而此时饭菜票的含义由特定的粮票性质渐变为一般的饭菜购买凭证,在使用范围上也限定到了一个单位或一个特定的区域。而时光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粮油供应放开之后,这种饭菜票就逐渐被现金所取代,许多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还使用上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用餐卡”。所以,昔日处处所见的“饭菜票”就慢慢地被退出了历史舞台。
饭菜票的票面一般包括单位名称、票名、面额、年份、图案(花边)、公私章及“内部使用、对外无效”的简要说明等内容。计量单位在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五十年代初的饭票,是以“斤”、“两”(16两制)为计量单位,菜票以“元”(旧币)为单位,还有的以“餐”、“天”为单位。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后,饭票基本上改用新市制印刷,菜票以“元”、“角”、“分”为单位计算,菜票面额最小的有“半分”。推行“公制”以后,饭票都以“公斤”、“克”为计量单位,或印上“公制”、“市制”,这就是计量单位的“双制”饭票。
就饭菜票图案而言,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反映不同年代的社会生活、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的内容。二是反映地方风貌或单位、部门的特色。文革期间的饭菜票,在图案设计上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一片红”、“红海洋”、“红语录”、“红旗”、“红星”、“红忠”、“红太阳”、“红葵花”等处处展观,有的还印上“样板戏”、“工农兵”人物、林彪题词等。饭菜票上的“必须把粮食抓紧”、“要节约闹革命”等“最高指示”寓教育于饭菜票之中,在粮油开放供应的今天,节约粮食、爱护粮食,仍是应该提倡的。
饭菜票的票名,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粗略算来,就有20种之多,有称“饭”、“饭票”、“饭券”、“餐票”、“主食券”、“大米饭票”、“代粮券”的,也有称“细粮票”、“细饭票”、“馒”、“馒票”、“馒头票”、“面券”的。菜票的叫法也不一,如称“菜”、“副”、“菜票”、“副食”、“钱票”、“代金券”等等。这皆由于各地的风俗和传统所致。
诚然,饭菜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中国革命早期所使用的饭菜票早已成为非常珍贵的革命文物,而记录新中国建国初期,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革时期等非常有特色的饭菜票也已成为历史遗痕。由此,收藏、研究、鉴赏或是投资这些特殊的票证,无论是对于我们印证历史、考证现象、见证民情还是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潜力都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同饭菜票市场冷清的尴尬局面一样,收藏市场也让我们如此寒心。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在意识和观念上的根本错误。首先是收藏者浑然不知饭菜票是粮票收藏系列的重要分支,或只注重将边区饭餐票和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饭票纳入其中,而将五、六十年代和文革票冷落一边。其次是收藏者认为建国初和文革中的饭菜票多为某一单位或区域的“狭小票证”,收藏视为小儿科,投资更为不值得。其三,这些饭菜票多为单色或双色印刷,造假、翻制真假难辨,恐一入行,落入深渊。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成熟的收藏和投资者应能从中解出难题、分出伯仲而走出金光大道。莫等闲,莫观望,等到山花烂漫时,饭菜票形成气候,而怨声哉道……
多宝笑谈,谈笑古今,点赞 收藏 关注,多谢您的支持!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