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卜式,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人,祖上以耕种、畜牧为业。成人后,他将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他的弟弟,仅从家中带走了百余只羊开始独立发展。不过,卜式经营有方,十余年后,他手中的羊已有千余头之多,反而他的弟弟却倾家荡产了,他又再一次站出来多次资助他的弟弟,重建家业。“臣听说君主受到羞愧,当臣子的当以死相报,才能低下者亦应出钱助军,这才是强国不可侵犯的必经之道。臣虽不才,但与犬子及临淄城擅船、擅射者皆愿主动请战,以尽臣节。”赵兴和他的母亲樛太后[jiū] 曾多年生活在大汉朝,早有归顺大汉之意,可是此举却遭到了南越国丞相吕嘉的强烈不满。虽然名义上吕嘉是臣、赵兴是君,但是,实际上在南越国更有威望、更有权势的却是为臣的吕嘉。汉武帝听闻如此情况,并不想兴师动众,于是仅仅派出得力干将韩千秋带着两千名兵士前去接应、支援南越王母子。可当这两千人刚刚踏上南越国土地的时候,吕嘉却率先发难了,他领着人直接杀入了王宫,将赵兴

从汉高祖刘邦时起,西汉便确定了“同姓封王,功臣封侯”的制度。

在西汉年间,绝大部分情况下,位列“三公九卿”的高官,甚至都远不如一位侯爵拥有者活得自在。一时的高官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但一个能够传承侯爵却有可能缔造出一个豪门旺族,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高官。

他们就好像汉朝这家大公司的小股东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瓜分着这个国家的“红利”。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也会招来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不满,从而使出一些不寻常的手段。

一、南越动乱

公元前113年,南越哀王赵婴齐去世,其子赵兴即位。

赵兴和他的母亲樛太后[jiū] 曾多年生活在大汉朝,早有归顺大汉之意,可是此举却遭到了南越国丞相吕嘉的强烈不满。虽然名义上吕嘉是臣、赵兴是君,但是,实际上在南越国更有威望、更有权势的却是为臣的吕嘉。

汉武帝听闻如此情况,并不想兴师动众,于是仅仅派出得力干将韩千秋带着两千名兵士前去接应、支援南越王母子。可当这两千人刚刚踏上南越国土地的时候,吕嘉却率先发难了,他领着人直接杀入了王宫,将赵兴、樛太后等人全部杀害,并改立赵婴齐长子赵建德为新的南越王。毫不知情的韩千秋,在行至距离南越国都城番禺40里处,被前来迎击的吕嘉轻而易举地打跑了。

听闻南越动乱,武帝大为恼火。正在此时,他收到了一则来自名叫卜式的臣子上书:

“臣听说君主受到羞愧,当臣子的当以死相报,才能低下者亦应出钱助军,这才是强国不可侵犯的必经之道。臣虽不才,但与犬子及临淄城擅船、擅射者皆愿主动请战,以尽臣节。”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1)

二、商人卜式

卜式,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人,祖上以耕种、畜牧为业。成人后,他将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他的弟弟,仅从家中带走了百余只羊开始独立发展。不过,卜式经营有方,十余年后,他手中的羊已有千余头之多,反而他的弟弟却倾家荡产了,他又再一次站出来多次资助他的弟弟,重建家业。

后来,大汉朝和匈奴打仗,卜式又直接上书朝廷,表示愿意献出一半家财以资助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闻听,不禁大为赞许,特派使者前去问询卜式道:“你想当官吗?”结果,卜式却表示无意当官,反而更愿意当一名“羊倌”。使者听完,又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呢?”卜式答道:“陛下正值讨伐匈奴之时,我认为贤能之人应赴汤蹈火、不惧生死,有钱之人则应贡献钱财、助力国家,这样匈奴自然就可以灭掉了。“

卜式所言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波及甚广,反而容易引发反作用,汉武帝并未采纳。不过,卜式也并未停止他的仗义疏财之举。

一年后,卜式见河南郡流民众多,他又拿出二十万钱交给河南郡守,以解救流民之苦。当河南郡守将助贫名单上交的时候,武帝一眼便看见了卜式的名字,不禁又想起一年前他献出一半家财的壮举,更想召他前来当官了。卜式起初也是不愿意的,不过,没过多久,武帝又在他的身上发现了管理才能,执意要封他官职,卜式这才弃商从政。

卜式先由中郎做起,后来又历任缑氏令、成皋令、齐王太傅、齐国国相等职,成绩都非常突出,正如他所说:”牧羊、治民都一样,按时起居,坏的立即除去,不让他败坏整个集体,自然水道渠成了。“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2)

三、酎金夺爵

这一次,身为齐国国相的卜式又一次上书,更是让武帝大为感动。他当即下诏表扬卜式,将卜式之前的善举一一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传,并将他封为关内侯,赐黄金四十斤、田十顷。

很明显,武帝此举就是想将卜式树立成为典型,以期望通过他的模范带头作用,引来更强有力的响应。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但普通百姓没有反应,连平日里享受国家”红利“的这些列侯也都没有丝毫表示。

一怒之下,武帝决定要好好地惩罚惩罚他们。

当时恰是列侯献酎金助祭之时。依据汉制,每年八月,诸侯王和列侯们要在长安高祖庙献酎、饮酎(酎:优质酒的一种),而在此之前,他们要依照封国人数每千人贡金四两的比例献上黄金助祭,由少府统一查验,如有成色或重量不足者,将处以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的重罚。不过,长期以来,诸侯们缺斤少两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少府也睁一眼闭一眼,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一回,汉武帝却下令,定要严查他们所献上来的酎金。

结果,不查不打紧,这一查竟有多达106个列侯酎金(成色或重量)不足。汉武帝也不含糊,当即下诏将这106人免除了爵位,这其中既包括不少从汉初建立时起传承至此时的列侯,也不乏汉武一朝刚刚分封的列侯,总之一视同仁。丞相赵周,不但失去了自己高陵侯的爵位,还因知情不报之罪被关进了大牢,最终在狱中自杀谢罪。

后来,武帝时期又接连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少的”酎金夺爵“事件,分别在公元前105年和公元前91年。武帝的曾孙宣帝在位时期,也曾发生过两次”酎金夺爵“事件(公元前66年和公元前54年)。很多平时里都很守规矩的列侯,最终都没能通过”酎金“的考验,最终失去了爵位,可以说”酎金夺爵“是西汉中后期列侯们最不容易迈过去的一个坎儿。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3)

四、卜式的结局

再说回卜式,他的本意是希望全国人民群策群力,为君主分忧,却没想到他的那则上书,最后却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酎金夺爵“事件。

不过,“酎金夺爵”事件发生后不久,他却迎来了升官的好消息。

由于丞相赵周在狱中自杀,御史大夫石庆荣升为丞相,便需要有一位得力之士来填补御史大夫的空缺。此时,汉武帝很自然而然地便想起了仗义疏财、正直勇敢的卜式,他当齐国国相也有些时日了,也是时候调他入京了。

可是,当卜式入京之后,汉武帝才发现,原来身边有一个经常提意见的人也是挺烦的,尤其是那种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懂得拐弯的人,而且卜式提的意见还多是武帝时期刚刚推行的新政策,诸如”郡国不适宜实行盐铁专利,船的算赋应该废除“之类的。所以,卜式仅仅当了不到两年时间的御史大夫,便被武帝找个借口贬为太子太傅了。

后来,卜式便以太子老师的身份,寿终正寝了。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4)

水言水语

汉武时期,一共有两位著名的”羊倌“,一个是这位从小放羊的卜式,另一个则是中年起被迫去北海放羊的苏武,他们虽然有着截然相反的经历,但却有着较为相似的性格。

苏武不'爱"羊,但却凭借忠君爱国的信念支撑他在苦寒之地生存了19年,而卜式虽终日与羊打交道,但他身上的忠君爱国思想却丝毫不比苏武少,为了国家,他可以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既包括他的财富,也包括他的生命。

在与羊为伴的日子里,卜式从羊的身上悟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在他的眼中,人跟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没有简单与复杂,只有善与恶而已。所以,他的一生只做他认为是善的事,说他认为是善的话,至于因此而产生的个别后果,却并非是他一人能力所及。

汉武帝拿到一封降书(一则让汉武帝由喜转怒的上书)(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