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水浒传全部作品(传说中的水浒传)
日本版水浒传全部作品(传说中的水浒传)日本版水浒中的阮小五日本版水浒中的鲁智深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日、韩、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很大。这些国家尤其是日本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非常热爱,比如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据悉,世界上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也是出自人家日本,也正是因为日本过早地拍摄了西游记,促使了后来的央视西游记的诞生进程,并且在央视西游在某些方面还借鉴了日版西游记的拍摄制作。日本从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一些影视的特效技术制作。与央视版的西游记相比,日版西游记的特效远超过之后才出的央视西游。可能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朝鲜拍摄了一部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怪兽电影《平壤怪兽》,这部剧虽然导演是韩国人,但里面的特效工作人员都是日本人,所以不得不承认人家日本在亚洲的影视业发展上还是技高一筹的。上述内容,可能过多的赞扬了日本的特效科技成果。但是仅仅从文化层次上来考究,实际上日版水浒和日版西游记可谓半斤八两,就是标准的大雷剧,完全可以
中国大陆拍摄的《水浒传》有三版,分别是1983年版(鲍国安主演)、1998年央视版(李雪健老师主演)、2011年版(张涵予主演)。对于80年代出生的朋友记忆犹新的是1983年山东电视台出品的水浒,尤其记忆最深的是祝延平扮演的武松。
83版水浒-武松(祝延平饰)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水浒电视剧作品是日本人1973年拍摄的《水浒传》(日文:水浒伝)。该剧是日本电视台(NTV)制作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改编自施耐庵的同名小说和横山光辉的同名漫画。此剧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献礼,亦是日本电视台纪念开台20周年的台庆节目之一,由舛田利雄执导,中村敦夫等主演。全剧于1973年10月2日至1974年3月26日在日本首播,全26集。由于日版水浒剧的极其罕见,目前也基本上找不到什么资源,只是在相关网站下载了一些图片捎带一些评论,仅供大家鉴赏。
日版水浒-1973年拍摄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日、韩、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很大。这些国家尤其是日本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非常热爱,比如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据悉,世界上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也是出自人家日本,也正是因为日本过早地拍摄了西游记,促使了后来的央视西游记的诞生进程,并且在央视西游在某些方面还借鉴了日版西游记的拍摄制作。日本从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一些影视的特效技术制作。与央视版的西游记相比,日版西游记的特效远超过之后才出的央视西游。可能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朝鲜拍摄了一部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怪兽电影《平壤怪兽》,这部剧虽然导演是韩国人,但里面的特效工作人员都是日本人,所以不得不承认人家日本在亚洲的影视业发展上还是技高一筹的。
上述内容,可能过多的赞扬了日本的特效科技成果。但是仅仅从文化层次上来考究,实际上日版水浒和日版西游记可谓半斤八两,就是标准的大雷剧,完全可以用“奇葩”两字来形容。虽然日本没有拍摄过三国演义,但央视在拍摄、制作三国演义电视剧时,日本也对该片做过投资。因为日本人太热爱三国了,但三国剧的庞大场景和特定拍摄条件的都有必不可少的要求,比如人力、场景、道具等就让他们很为难,只是他们驾驭不了,并不是不具备技术。
日本版水浒中的武松
日本版水浒中的鲁智深
日本版水浒中的阮小五
日本版水浒中的阮小七
对于我国广大观众,水浒中的人物角色大都是侠肝义胆、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义薄云天的绿草莽英雄形象,但是在日版的水浒传中,看不到这种传统形象,他们把传统映像塑造的有些雷人、有些怪诞。总之,你永远搞不清日本人到底在想什么。就好比他们拍的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貌相女人一样,好多角色都是各种奇葩设定。这些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背逆了作者施耐庵的创作初衷,冲击了中国观众的视角(毕竟这些著作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产物),给人内心一种的久久不能释怀的武士道(有种鬼子进村)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民族之间的文化的差别。大家不妨看看图片中的人物形象,感觉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