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今年规划(最全面和专业的介绍)
天津五大道今年规划(最全面和专业的介绍)图 4:五大道范围示意图(傅磊 绘制)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更名为“极管区”。1943年,日本单方面宣布将英租界移交给汪精卫政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正式收回英租界。至此,存在时间最长的天津租界----英租界----在85年后宣告落幕。最早的英租界形成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当时划定最早的英租界只是海河边到大沽路这段狭长的地带(图 3 黄色部分)。1897年3月英租界向西南扩展到墙子河北岸,称为“扩展界”(British Municipal Extension)(图 3 绿色部分),1902年紧邻英租界的美租界并入英租界,称为“南扩展界”(Southern Extension)(图 3 红色部分)。图 3:英租界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划定租界的年代)(傅磊 绘制)1900年庚子之乱后,英国人越过墙子河将租界向南扩展,将墙子河以南的大
2013年5月,以近代建筑群而闻名的天津五大道地区,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使得这个天津城市名片更加闪亮。2016年9月,五大道地区又入选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近代建筑保护区,名声蜚声海内外。每到节假日,五大道地区游客如织熙熙攘攘,完全不同于往日的静谧。人们在欣赏建筑和听故事的同时,经常会问:五大道是一条道路的名字还是五条道路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详细阐述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形成。
图 1:建于1937年的李氏兄妹旧居(李勉之、李进之、李允之、李慎之),位于今睦南道与桂林路交口。
一、英租界推广界今天的南京路,是天津市中心一条东西主干道,几乎天天堵车。但在50年前,这条马路原本是一条河(见图 2),是1860年由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为军事防御而开挖的人工河。挖出来的泥土堆砌到河岸内侧形成濠墙,因此这条人工河就被称为“墙子河”,并在要道处建有“营门”。濠墙和营门在岁月的磨痕中已经逐渐消失,只留下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这些“虚幻”的地名。1970年的“7047工程”,也将墙子河的南段改造为世界上最浅的地铁,而墙子河的西段遗存正是今天的南开区青年河。
图 2:原墙子河小白楼段。拍摄者站在今天南京路与曲阜道交口,向东拍摄。
最早的英租界形成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当时划定最早的英租界只是海河边到大沽路这段狭长的地带(图 3 黄色部分)。1897年3月英租界向西南扩展到墙子河北岸,称为“扩展界”(British Municipal Extension)(图 3 绿色部分),1902年紧邻英租界的美租界并入英租界,称为“南扩展界”(Southern Extension)(图 3 红色部分)。
图 3:英租界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划定租界的年代)(傅磊 绘制)
1900年庚子之乱后,英国人越过墙子河将租界向南扩展,将墙子河以南的大片地区划为英租界范围,称为“墙外推广界”,简称推广界(EME Extra Mural Extension),使得英租界的总面积扩大一倍达到6100余亩。按照现在的地名,英租界“推广界”的范围为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与营口道合围的区域(见图 3)。当时推广界一带均为坑洼淀塘,除了马场道两侧外,其余大部分区域荒无人烟。英租界工部局从1919年由北向南开始填平这片土地,初始阶段进度缓慢。此后利用清理海河河道产生的淤泥,并采取“吹填”技术,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后期小块水塘则用脏土填实,直至1937年全部告竣,总共填土约500万方,地面垫高10到20英尺(3-6米)。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更名为“极管区”。1943年,日本单方面宣布将英租界移交给汪精卫政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正式收回英租界。至此,存在时间最长的天津租界----英租界----在85年后宣告落幕。
图 4:五大道范围示意图(傅磊 绘制)
今天所谓的五大道地区,面积1.3平方公里,是原英租界推广界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包括大小马路23条。而“五大道”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据说是形成于五、六十年代,这区域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领导居住,包括“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和成都道”(因常德道较短未包括)。
另外一种说法是原和平区庞其中副区长的回忆。上世纪80年代李瑞环市长领导天津房屋整修时,由当时的房管局总工程师章世清选定了一个范围,即“成都道、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和贵州路”五条道路合围的区域(见图 4)。“五大道”这个叫法就流传下来,成为这一区域的简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二、五大道地区的规划
英国工部局将英租界推广界划分为一等区、二等区和三等区,今天五大道范围正属于当时划定的一等和二等区,均为高档住宅区。这个时期,正值英国“花园城市”规划理论流行,故而这一区域基本上是基于该理论进行规划与建设。该居住区规模适中,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街区道路200米至400米,形成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规划中,推广区的西侧还留出一块狭长的700亩的工业区,后来的仁立、东亚等民族企业就坐落于这片工业区。
英租界推广界的建设,是基础设施先行。先期建立了发电厂(今南京路抗震纪念碑位置),提前铺设了上下水,并且为了更好的供水,工部局在推广界还设立了两处机厂用于取水:达克拉道机厂(今洛阳道河新里)和伦敦道机厂(今成都道云成里)。使用的水管也是精心地规划----主干道使用10英寸水管,普通道路使用6英寸水管。
图 5:1932年伦敦道(今成都道)安装下水管道。
五大道地区的下水管道均为椭圆形沟管。根据规划,主干管达到高4.6英尺(1.402米)、宽3英尺(0.914米)(见图 5),最小管线高1.6英尺(0.488米)、宽1英尺(0.305米)。下水管线的高度位置也精心设置,可以使污水很顺利地流入总管,直到今天这一地区很少积水。租界当局强制要求业主建立化粪池等基本卫生设施,全面禁止粪车进入该区域。经过这样的规划和要求,卫生部门对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统计数据逐年降低。
道路铺设由早期的石块路基及碎石路面,逐步修筑为普通红砖路基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见图 6)。另外,还有一种道路,路基为洋灰混凝土,路面系硬度极高的开滦缸砖。
图 6:1926年英租界马场道铺设沥青路面
马路便道采用的材料,是碾石机产生的粉末加入沥青混合而成。经过实践,这种材料适合天津的酷夏与严冬,“其浮面光润朴素微具韧性,行人履之比实踏洋灰混凝土较为舒适”,而且比洋灰混凝土节省四分之一的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西安道的复兴公园,原本是1924年设立的敦桥道“机料场”,用于存放筑路用的材料以及完成碾石、搀合混凝土、配置沥青等操作。到1937年,此处已经是建筑繁兴,因此英租界工部局将“机料场”迁至奥克尼道43段(今昆明路与营口道交口)。原“机料场”西半部改为皇后花园(1938年),东半部改为新式露天游泳池(1939年)(见图 7)。
图 7:50年代的西安道游泳池,又称第二游泳池,1939年建成,2007年停业。
在两条主要干线----成都道与马场道的规划上,首次使用绿化隔离带和高大的路灯(见图 8)。有效的规划与设计,使得推广界很快成为华北最适宜居住的住宅区之一。随之而来,就是大规模的房屋兴建。
图 8:伦敦道南端(今成都道)绿化隔离带和路灯。
三、五大道地区的建筑在1930年实施的《推广界分区条例》中,对建筑退线、占地面积、容积率、房屋间距等均作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如,每块地上房屋建筑占用面积不得超过该块地亩本有总面积十分之六,这样的规定使得院落面积很大。
图 9:昆明路上颇具地中海风情的西式平房。
而从建筑形制上看,各种风格建筑在此融汇,有英国乡村风格、西班牙风格、法国风格等等。更多的建筑是设计师跟随当时先进的建筑潮流,将现代风格充分发挥,所以也有人把五大道的建筑称为“现代风格建筑的试验田”,如湖北督军王占元旧居(大理道60号,见图 10)、实业家陶湘旧居(成都道14号,见图 11)。这一区域的建筑也有很多是为了迎合房主的需要,加入很多其他元素,而成为折衷风格,如江西督军陈光远旧居(大理道48号,见图 12)上的中式凉亭。甚至还有完全中式风格的建筑,如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王益孙旧居(河北路275,见图 13)、江西督军蔡成勋的蔡家祠堂(大理道5号)。可谓是中西荟萃、风格杂糅。
图 10:大理道上湖北督军王占元旧居,其实是其儿女居住。
图 11:建于1938年的陶湘旧居,摩登风格。(图片来源:义品公司资料)
图 12:大理道与桂林路交口的陈光远旧居,建于1931年。
图 13:民园河北路一侧的王益孙旧居(今中式屋顶不存)和周明泰旧居。(摄影:王泰)
除了独栋别墅外,组团式、联排式、双拼式的别墅类型在五大道地区随处可见,如:民园西里(见图 14)、先农大院、三益里、大兴邨、安乐村(见图 15)、桂林里、三友别墅、照星别墅、牛津别墅等。
图 14:1939年建成的常德道民园西里。
图 15:安乐村,位于今马场道与桂林路交口,因美国驻华武官居住,亦称“新武官胡同”。
上世纪30年代,公寓式大楼成为一种时尚,五大道地区也兴建了一批高档公寓楼,如民园大楼、香港大楼(见图 16、图17)、剑桥大楼、林东大楼(见图 18)、聚英大楼、茂根大楼等。这些现代化楼宇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砖木结构建筑相比更加结实。
图 16:1937年建设中的香港大楼(张威 提供)
图 17:香港大楼,位于马场道与睦南道交口。
图 18:河北路与睦南道交口的林东大楼,1937年建。(张翔 收藏)
五大道地区的建筑质量非常高,因此在1976年的地震中,房屋受损并不严重。但在80年代整修时,很多建筑都用圈梁予以加固,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美观性有所妨碍(见图 19)。有意思的是,很多仿建的新楼却把抗震圈梁也照搬过去。
图 19:香港路1号,五大道早期建筑,建于1922年。塔楼在1976年地震时倒塌,2000年修复。
在天津,有一种特有的烧成瘤状的过火砖,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用这样的砖作为墙面的装饰,设计了疙瘩楼(见图 20),立刻成为当时一种时尚,很多建筑也模仿鲍乃弟的疙瘩墙面设计(见图 21),但都是“东施效颦”,未得其精髓。
图 20:河北路与睦南道交口的疙瘩楼,1937年建。
图 21:重庆道的一处“疙瘩楼”,被网友戏称为攀岩的好去处。
需要说明的是,马场道南侧的一些洋房,是原德租界的范围,一战后中国政府收回改为特别第一区,由于毗邻英租界推广界,因此南侧很多建筑也沿袭了这些样式,如达文士旧居(马场道121号,见图 22),美国兵营(广东路1号,今天津医科大学东院)、德国武馆公寓(浦口道九龙路口,青岛胡同)、工商大学建筑群(马场道117号,今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海军总长刘冠雄旧居(马场道123号)等。
图 22:马场道南侧的达文士旧居,其位置不属于原天津的租界区,建于1905年。
随着大批房屋的建造,也带来相关费用的水涨船高。用于标注土地四至范围的界石(见图 23),由1927年的每柱3元,涨到1937年每柱6.5元,最后到1940年每柱费用高达10元。推广界在规划的同时,已经开始分地块出售。由于填土垫地速度太慢,有些业主已经迫不及待地自己垫平土地,在今天马场道和西康路建设属于他们的房子,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从这潮湿泥土的滚滚浪潮中看到未来天津伟大的前景”。
图 23:五大道上的界石,EME表示英租界“墙外推广界”。Block是街区编号,Lot是地块编号。
四、五大道地区的居民五大道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其地价也是节节飙升,到了1923年已经是最早价格的10倍。尽管如此,但对居住环境的向往,依然让人们对此处地产趋之若鹜。这一地区居住条件优越配套设置完善,有学校(文法学校)、有体育场(民园,见图 24)、有游泳池(二池)、有医院(英国隔离病院及维多利亚纪念医院)、还有墓地(英国墓地,见图 25)。绿化整洁,环境宜居,这一点和今天的地产销售理念完全一致。
图 24:1926年10月9日,民园体育场开幕仪式。
图 25:30年代英国兵在墓地的葬礼。后来的“小蘑菇坟地”。
图 26:睦南道141号高树勋旧居老照片(近藤久义 提供)
由于规划为高档居住区,满清遗老、军阀政客、达官贵人、高级职员乃至于官二代、富二代纷纷迁居于此,有的自己建房(如小德张,重庆道55号),有的购房居住(如周叔弢,睦南道129号),更多的人还是租住(如刘茀祺,常德道71号,见图 32、图33)。还有一些实力强的企业也把职员公寓搬到此处,如:先农地产公司的先农大院(河北路)、四行储蓄会的永定里(成都道,见图 27、图 28)、大兴建筑公司的大兴邨(重庆道)、中南银行的津南里(重庆道)等。以至于很多名人都与五大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 27:1939年大水中的永定里,原为四行储蓄会高级职员公寓。(张翔 收藏)
图 28:今天,位于成都道与桂林路交口的永定里。
这里的居民享受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管理和居住环境,抽水马桶、暖气锅炉、浴缸电气、垃圾处理、消防设施一应俱全。作为高档居住区,为了保证优雅整洁的环境,这里不允许马车进入,而且也限制商业设施的存在,从而促成了东北侧的小白楼以及西北侧的黄家花园两个商业中心。
图 29:1939年在今桂林里向桂林路拍摄,当时的桂林里没有建(1941年建)。(张翔 收藏)
图 30:今天的李氏兄妹旧居(对比图 1)
在1948年到1949年的风雨飘摇中,有些心里不安的人,放弃天津房产而迁居海外,很多房子从此成为“代管产”,如哈佛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张福运旧居(常德道2号)、外交家顾维钧旧居(河北路267号)等。甚至于很多房产所属问题直到80年代才解决,如英国文法学校(湖北路59号,今二十中)的产权在80年代中英谈判后才正式归中国所有。50年代以后,很多房子以“没收敌伪”的形式充公,作为机关办公之用,如:伪满洲国领事馆(睦南道26号)、大汉奸徐树强旧居(睦南道108号,见图 31)等。还有军队使用的房屋变成了“军产”,如江西督军蔡成勋旧居(大理道1号)、与戴笠一同乘机殒命的黄顺柏旧居(睦南道111号)等。此外,大批的教会房产后来被称为“宗教产”,如桂林里、厚泽里、安乐村、马场别墅等。50年代期间,五大道地区又兴建了一批新建筑,主要用于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居住,如友好里,河大宿舍、睦南里等,这些建筑有着那个时代明显的烙印。
图 31:睦南道与云南路交口的大汉奸徐树强旧居。
图 32:1945年9月著名给排水专家刘茀祺一家在常德道租住的洋楼前合影。
图 33:常德道71号,刘茀祺旧居今貌,张作霖后人也曾居住。
60年代特殊历史时期,大批五大道原住民被赶出去,洋楼变成了大杂楼,还有很多产权纠纷到现在都说不清,至今龃龉不断。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房屋产权可以买卖后,五大道地区的人员组成变得更为复杂。以至于这一区域区所谓的“原住民”已经越来越少了。
图 34:成都道昭明里,居住的人员已经很杂。
转眼间过去了近百年,这一片坑洼地已经成长为红火的旅游区。今天的“五大道”地区留存有1000余栋老建筑,300位名人曾居住。在这里,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除了建筑本身值得欣赏外,其背后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或悲喜交加、或动人心魄。但往事随风而去,岁月带走了主角,物是人非,只留下这空空的舞台......
图 35:30年代在马场道安乐村的外国小女孩(张翔 收藏)
欢迎转发或评论
(图文: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