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驰饰演的电视剧(要演什么像什么)
苗驰饰演的电视剧(要演什么像什么)说起来《定制幸福》里“坑姐专业户”的“田亮”一角,记者试探的问是否这种“看起来不太讨喜”的角色会不会让演员产生抗拒,却引的苗驰发笑,“首先第一个就是田亮这个角色挺讨喜的,本身他的特质是痞痞的无业青年,但也是个善良热心的好小伙儿,也很搞笑。随着剧情大家也会在他身上看到他的转变,成长。其次就是如果真的是不那么可爱的角色,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人做什么事儿是他本身的人设,剧本设定让他这么做。但是剧本好,有意思,我就乐于接受,该怎么去演,才是我更应该关心的事儿。”或许是话剧演员的身份让苗驰更看重戏剧本身的色彩,苗驰并非是一个会看类型的演员,他更在乎剧本。所以才有了《致青春》中的“奶嘴男”赵世永,也有了《定制幸福》中的“坑姐专业户”田亮。在苗驰看来,什么类型不是最重要的,剧本怎么样,自己该怎么演,才是自己最近应该注意最应该琢磨的事儿。一路被妈妈的琴声与歌声牵引着,苗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北
在有剧本选择权的时候,“尽量不演反面角色”几乎是所有演员的黄金守则,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一旦定型很难转变,或许别人以后只会来找你演这样的角色了。
或许没有演员不希望自己拿到的角色自带苏点,身披圣光,一出场就收获鲜花掌声无数……但这些可能都打动不了苗驰。
十年话剧,荧幕舞台自由穿梭
苗驰是根正苗红的演艺世家出身,他的父母都是陕西省歌舞剧院的歌剧演员。苗驰从小混在剧场,早上一起床,是妈妈的琴声与歌声。90年代初,一般的普通家庭难以有多余的精力培养孩子的艺术气息,苗驰却被大院里的钢琴,小号,扬琴这些乐器的声音熏陶着长大了。
一路被妈妈的琴声与歌声牵引着,苗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到2016年,苗驰已经演了十年的话剧。最近他在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中饰演伊本,是农庄里最小的儿子,有爱情,有痛苦,有仇恨,充满着人性的复杂。
舞台表演与电视表演不同,相比起来舞台表演更要夸张一些,这也是部分演员在“跨界”荧幕与舞台之间的难点所在,舞台上不夸张表演效果甚微,荧幕里太夸张则和对手完全不搭,也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苗驰则在这两者间则游刃有余。他在电视电影《糖豆八部》中饰演奋战在糖果行业的销售精英丘少白,凭借该片获得了一举拿下了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视电影最佳男演员奖。2015年的《花千骨》中,他是慵懒风趣的儒尊笙萧默,让原著作者fresh果果对他的表演赞赏有加。同时也被媒体称作“同时具备幽默感和艺术才情,是个既有灵魂深度又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时亦是个可圈可点的演员,在多部影视剧中精准地驾驭角色,很有演戏天份。”
不看类型挑角色,剧本才是“本”
或许是话剧演员的身份让苗驰更看重戏剧本身的色彩,苗驰并非是一个会看类型的演员,他更在乎剧本。所以才有了《致青春》中的“奶嘴男”赵世永,也有了《定制幸福》中的“坑姐专业户”田亮。在苗驰看来,什么类型不是最重要的,剧本怎么样,自己该怎么演,才是自己最近应该注意最应该琢磨的事儿。
说起来《定制幸福》里“坑姐专业户”的“田亮”一角,记者试探的问是否这种“看起来不太讨喜”的角色会不会让演员产生抗拒,却引的苗驰发笑,“首先第一个就是田亮这个角色挺讨喜的,本身他的特质是痞痞的无业青年,但也是个善良热心的好小伙儿,也很搞笑。随着剧情大家也会在他身上看到他的转变,成长。其次就是如果真的是不那么可爱的角色,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人做什么事儿是他本身的人设,剧本设定让他这么做。但是剧本好,有意思,我就乐于接受,该怎么去演,才是我更应该关心的事儿。”
记者继续追问,在能挑剧本时,也很少有人愿意演这种类型的角色,一旦角色形象被固定很难转变,演员难道不用关心这个么?苗驰则更坦然,“当然也要,但是不太怕。因为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演员,而演什么像什么是一个好演员的基本要求吧。其次一点就是也好奇,想尝试不一样的角色,揣摩不同的人的心理。”
对于《定制幸福》中“田亮”,苗驰认为这个“痞弟弟”的两面性才是这个角色的重点,无业,闪婚闪离,不想负责任是一开始角色中自带的负面点,但角色本人又是一个热心,善良,看重家人的好青年。较为矛盾的两个特质如何塑造,如何让观众入戏,苗驰花了大工夫。正如他在《致青春》中的赵世永一样,他的确是抛弃女友的“渣男”,但同时也让观众感叹,为什么女神阮莞会爱赵世永,而赵世永也是家庭的牺牲品;他渣时观众恨的牙痒,看到他的也有他的悲情时观众也会为他而难过。这样的“入戏”节奏是赵世永带来的,更是苗驰带来的。
苗驰很怪,好像对他来说,坏不坏不重要,自己入戏,观众入戏才是重点。“是要看我演的好不好,不是看这个角色好不好。”苗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