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凶恶残暴的屠杀顺朝兴亡,前后不过四十二天,而“民生如草菅,豪杰皆荆榛”,成王与败寇之间的区别,或即在于此。李自成在北京的四十二天之中,完全可以说是一场。一些官绅创伤之余,虎口余生,记录下来不少伤痛的经验。其中山东人杨士聪,为明朝的一名五品小官,他像许多其他官绅一样,被入城的大顺军羁押,因他的亲家对一个大顺军官有恩,得到保护,幸而不死;清军进京后,他的一个降清学生方大猷又帮助他逃离京师,南奔金陵,将这段悲惨的亲历与见闻写了下来。他虽以日记体书写,不可能是逐日所写,大都应是事后的回忆与追记。率军入侵但杀戮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即使以阶级斗争为说,亦殊乏统战意识,在尚未稳定的草创期间,不必要地制造了更多的敌人,自毁建业的基础,证明他毕竟是农民起义的首领而非新朝的创业者。李自成对明室及其官僚士大夫的残暴。如刘尚友诗所言“可愧诸大僚,财竭身亦殉;间有脱罗网,未几皆捐宾”,无论在政治宣传上,还是在政权稳

本文系作者桃伟伟的笔画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李自成出身贫瘠的陕北,无论称其为农民起义的头目或农民英雄,都不能掩饰其草泽莽夫的本质。李自成有得天下的运气,却无保天下的能耐,所以大顺皇朝只能如昙花之一现。他的运气无话可说,他曾被洪承畴清剿,乎全军覆没,而崇祯居然将洪调走,于是李自成于1640年乘饥荒再起,从者云至,不仅穷困的老百姓,连士人阶级如举人牛金星,以及宋献策与李岩等人,亦来相随,至此已略具朱元璋当年起兵的气势。此后李自成东进河南,占洛阳,据开封,1642年开封失守,他决黄河之堤灌城,淹死者无数,又所到之处,凡朱明宗室与官员皆格杀勿论然因劫富济贫,大批群众仍不断来归从。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1)

李自成

豫入楚后,众已愈40万之多,遂于襄阳开府,建立政权,并于1643年元旦称王。此后率大军进入山西,攻占太原后,仍照例杀戮皇族与高官,随即迅速东进,取昌平,焚掠明陵,兵临北京城下。1644年4月25日,坚固的北京城因疏于防备,几乎不战而降,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就这样被他亡了。,明官拜贺,进之声不绝,但他迟不称帝,却选择了残酷的杀戮手段。当时民间相传李自成是建文帝的后裔,以报燕王之仇;事实上,他选择对明朝皇族与官绅作大规模的屠杀,根本是冥冥之中,似乎在报以杀戮著称的明太祖之仇。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2)

率军入侵

但杀戮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即使以阶级斗争为说,亦殊乏统战意识,在尚未稳定的草创期间,不必要地制造了更多的敌人,自毁建业的基础,证明他毕竟是农民起义的首领而非新朝的创业者。李自成对明室及其官僚士大夫的残暴。如刘尚友诗所言“可愧诸大僚,财竭身亦殉;间有脱罗网,未几皆捐宾”,无论在政治宣传上,还是在政权稳定上都使大顺新朝远远处于下风,当兵败退回京师,作为领导人的李自成更失去自制,更加无端残杀,于匆忙间称帝,却又烧毁宫殿,席卷金银财宝仓皇西撤,益见其农民起义的本色,几无帝王气象。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3)

农民起义

顺朝兴亡,前后不过四十二天,而“民生如草菅,豪杰皆荆榛”,成王与败寇之间的区别,或即在于此。李自成在北京的四十二天之中,完全可以说是一场。一些官绅创伤之余,虎口余生,记录下来不少伤痛的经验。其中山东人杨士聪,为明朝的一名五品小官,他像许多其他官绅一样,被入城的大顺军羁押,因他的亲家对一个大顺军官有恩,得到保护,幸而不死;清军进京后,他的一个降清学生方大猷又帮助他逃离京师,南奔金陵,将这段悲惨的亲历与见闻写了下来。他虽以日记体书写,不可能是逐日所写,大都应是事后的回忆与追记。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4)

凶恶残暴的屠杀

但有鉴于他所写书中不时对坊间夸大不实流言作出澄清,指为“坊刻谬传”,知其存心存真。他自称“抆涕记”,也就是说一面写,一面流泪,正是所谓“惨痛的忆语”李自成在军事上的致命伤在山海关一役,他沿沙河布阵,与吴三桂精锐激战,伤亡枕藉;在此关键时刻,清骑忽至,突破自成阵地,导致大败亏输,溃兵遁回京师,以焚烧泄愤。李自成于五月三十一日败归京师后,既未制止烧杀,忽又匆匆登基称帝,然大顺永昌皇帝无从永昌,即位后两日就焚城而去,占据京师前后不过一个多月。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5)

山海关

落单的李自成部众遭遇到残酷的报复,或被砍杀,或被投入火坑,惨死者不下千余人,足见京师人民怨毒之甚。李自成拥有紫禁城,取不难,弃也易。坐不稳江山,还有两个错误的选择。一方面,他固然有心招降吴三桂,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但他在京师的作为,却无助于吴之归降。吴为明朝官绅阶层之一员,而顺朝对此阶层不仅持敌对态度,而且敲诈、勒索、虐待、残杀,无所不用其极,又安能获得吴三桂的归心?吴既与之决裂,李自成又做了亲征的错误决定。李自成及其部众弃京师西窜,也多少透露了一些“海盗心态”;海盗有盗船为依靠,故利则掠,利则窜,少有远虑。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6)

紫禁城

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所谓“今但畏军变,不畏民变”,尤能显露此一心态。顺朝是否真正代表农民利益,可以辩论,但李自成的农民领袖心态确是昭然若揭。他既已称王且兵临京师,仍希望崇祯皇帝正式封他为王。他又曾派遣杜勋往谈,并无意推翻明朝。当他见到崇祯尸体时大为震惊,居然说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 他对崇祯的濡沫之情,并不是有意识地针对崇祯其人,而是下意识地崇拜所谓“沙皇神话”,充分相信真命天子的农民心态。无独有偶,陈胜、吴广初起事时也托名秦始皇的大公子扶苏,是同一种心态,这是一种跨文化的农民心理。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是哪年(李自成的大顺皇朝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7)

崇祯皇帝

例如在帝俄时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遭遇异常悲惨,所以农民起义相当频繁。17世纪乌克兰的农民领袖赫梅利尼茨基在里海沿岸极受拥戴,于1670年正式与莫斯科对抗,却声言反地主而不反沙皇,但最后还是被沙皇军剿灭身亡。俄国西泽林女皇时代,农民领袖普加乔夫于1773年在伏尔加河东岸举旗起事,亦托名被谋杀的前沙皇彼得三世。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一个模式:自发的暴力的、无政府的、野蛮的,最初成功而最后必败的。李自成选择了做“农民起义”领袖,自亦不能例外,同样是一场血腥而徒劳的冒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