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区资讯(南方观察中山重燃)
中山南区资讯(南方观察中山重燃)今天,在中山直面当下发展难题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座城市的决心、勇气鼓劲。今天,在中山总结过去五年成效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座城市的努力、韧性鼓掌。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山如何实现“浴火重生”?这将考验党委政府的智慧与魄力、中山人民的信心与决心、全市上下的远见与胆识。“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挑战愈发艰险、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重任愈发凸显——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也是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岁尾又至,新生待春。
2021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凝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双区”建设深入推进之时,在湾区大动脉“深中通道”建成前夕,本次党代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从挑战中找出路,中山如何破解“发展之困”?
在危机中育先机,中山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山如何实现“浴火重生”?
这将考验党委政府的智慧与魄力、中山人民的信心与决心、全市上下的远见与胆识。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挑战愈发艰险、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重任愈发凸显——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也是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今天,在中山总结过去五年成效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座城市的努力、韧性鼓掌。
今天,在中山直面当下发展难题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座城市的决心、勇气鼓劲。
今天,在中山锚定未来行驶航道的时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座城市的魄力、担当喝彩。
回首来路,方知征程艰险;站上峰峦,才能把握方位。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中山父老乡亲高度负责、对中山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掩盖、不埋怨、不回避、不推脱,不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却步、不作为,敢于、善于直面问题,敢于、善于挑战不可能。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中山以超常规之举开创工作新局面。
正如时间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看得真切;时代的脉动,只有走得足够近才能感受震撼。
站在2021年的岁尾回望五年的来路,我们追随奔涌的珠江,从伶仃洋拉开一个历史的长镜——
2016年12月,伶仃洋水域打破昔日宁静,“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开建,一个直连珠江东、西两岸的大湾区跨海工程,自此开启。
2021年12月,海上运架梁专用起重船“天一号”将重达1780吨箱梁精准地放置在墩柱上,标志着深中通道海上段非通航孔桥顺利完成第100片箱梁架设。
伶仃洋上,已长虹卧波。
时代场景的转换,意味着历史使命的更替。
当前,中山迎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桥飞架,深中通道这项横跨珠江口的超级工程,更是对这座城市的区位优势进行了改写。
历史机遇绝无仅有,历史机遇同样转瞬即逝,中山如何把握?
“机遇抓不住就可能成为危机。”郭文海履新以来,频密深入镇街摸排来自基层一线的发展现状。从水污染治理难题,到土地瓶颈之困,再到产业转型升级之思、干部作风转变之问,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来,为的就是一个个解决方案找出来。因为——
在这场机遇面前,只有把准自身问题所在,才能找对方向、抓住重点;
在这行机遇面前,只有下定勠力改革的决心,才能找到出路、扭转局势,开创中山各项工作新局面。
就在3天前,在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郭文海再次主持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分别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部分镇街对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最大限度集思广益”,让党代会报告“更加符合中山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征求意见的过程,也是商量工作的过程。围绕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起草组通过认真梳理、研究、吸纳。在这次党代会上,一系列接地气、切合实际、可操作的举措,向社会展现中山改革之思、中山发展之向、中山奋起之力。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是提前谋划、慎笃前行。
“中山的干部队伍,绝不能被当下的问题和困难吓倒。”在“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郭文海在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推动中山破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从过去到未来,“敢问路在何方”这个命题,关乎如何发现问题的担当、直面问题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
过去两个月,中山给外界释放了几个明显的信号。
第一个,是“决心”。10月25日,郭文海履新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聚焦企业家、对话企业家,用一天时间开两场座谈会,和近50家企业代表交流,直面问题困难,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方案。
这次会议,既是为解决企业发展困难,更是向社会释放信号:中山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一定会发自内心关心呵护企业家,发自内心高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个,是“信心”。力破难题,“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心中的信念、脚下的行动。
部门和镇街的动作快起来了: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审议高规格成立三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直面水污染治理、镇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和产业升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之后,各部门、镇街都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
优化营商环境的办法多起来了:多个镇街探索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创下40分钟、35分钟甚至16分钟的纪录。
这些新纪录所达成的意义,远远大于数字本身。与其说是对数字的追求,不如说这是一种表态、一个信号、一份信心——
这是对中山企业家座谈会上那句“中山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一定会发自内心关心呵护企业家,发自内心高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的落实,是对“打好干部队伍转作风攻坚战”的基层实践,也是对“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回应,更是对“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信心的释放。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是坚定信念、言出必行。
“为中山这片土地负责,为中山的父老乡亲负责!”
这句频繁出现在郭文海各项公务活动的高频词句,是中山推动各项改革的出发点。
当前,在中山面临的制约高质量发展矛盾和问题中,又以水污染治理、破解土地瓶颈最为迫切。“面对‘水’‘土’的问题,一些机关干部、基层同志觉得很难,我也知道很难,但是这场硬仗我们必须攻克。”郭文海一再强调,中山全市上下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前进的力量,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气攻坚克难。
无论是水污染治理,还是破解土地瓶颈,都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发展命题。但千难万难,只要不畏难,破局就有希望、有力量。
“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唱响《敢问路在何方》,以路在咱们自己脚下的果敢,稳中求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郭文海作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声音刚落,场内响起热烈掌声。
这是中山人民送给自己的掌声,这是中山对外宣示打响“水”“土”两大攻坚战的号角。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站在中山未来发展全局高度,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直面水污染治理和工业用地碎片化低效化问题;
以中山力破当下难题的高度,充分吸收调研成果,借鉴周边城市好经验好做法,坚持规划先行,大胆探索不同的路径和模式。
“一切问题都不能成为‘拦路虎’,要靠改革去突破。”
“认定的目标,就一定要做到!”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破解“水”“土”问题,是一场没有退路攻坚战。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是破釜沉舟、势不可挡。
“在好运的时候把握住,努力冲上去。运气差的时候咬紧牙,努力撑过去。”
这是用中国速度创造了亚洲纪录的苏炳添写在个人微博简介的一句话。
把握机遇、不惧挑战,这也是飞人故乡中山市正在经历的一个关键阶段。如果说40年前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因为机遇选择了中山,那么现在的中山需要咬紧牙关、抓住机遇。
面对长期性、结构性、积累性问题,中山举全市之力集中攻坚、勠力改革——郭文海多次强调,中山要学习苏炳添的精神,用苏炳添的速度和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努力突破瓶颈,实现追赶超越。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需要开拓创新的闯劲。
只有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才能走出“小富即安”的舒适区,才能突破陈旧的禁区、跨越问题的雷区,才能触动灵魂深处的思想革命,才能把改革推向纵深。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需要真抓实干的拼劲。
从火炬开发区、板芙镇、东凤镇等镇街“拿地即动工”的探索,到中山市项目落地全周期审批协同管理平台上线;从“大招商招大商”的目标,到“打造为投资创业热土”的决心;从“三大指挥部”的筹备设立,到“三大攻坚战”的锚定突围……大步疾行的中山,正在创造更多的“16分钟”新纪录,把众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
无论是奋力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推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还是打赢“两大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深化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领域改革,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需要勇于担当的干劲。
形势任务在变,铁肩担当不改。
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自觉投身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才能接好改革的接力棒,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新光荣!
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中山一定能够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中山一定能找到破解新难题、找到新办法的智慧;
有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齐心协力,中山一定能推动果断试、大胆闯、坚决改的实践;
有开荒牛的韧性、实干家的魄力、少年气的果敢,中山一定能隘口闯关,实现跨越。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困难有多大,创造的奇迹就有多震撼。
这次党代会,明确了中山“超常规之举”的路线图:
东承西接 ,南联北融——推动一体化融合发展,奋力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
破釜沉舟,不破不还——打响治水攻坚战,推进系统治、流域治、源头治;
没有退路,非赢不可——力破土地瓶颈,坚持规划引领、改革创新、多路径突破;
对标最优,打造热土——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落地;
标本兼治,内通外联——掀起大交通建设,让内外交通“连起来、顺起来、快起来”;
城乡融合,主城“强心”——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次党代会,明确了中山用人、提振城市精气神的导向:
坚持"担当作为者上,重说轻干者让",把事业、岗位留给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干部,留给真心实意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干部。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容错纠错、激励保护政策措施,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最大限度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最大限度保护激发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奋勇前进的中山,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就是要重塑城市精气神,打造中山铁军。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的话语犹在耳畔。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重温2021年新年贺词,仍给我们奋勇前行的力量。
再过几天,2021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今年即将迎来尾声,走向另一个开始。
从直面问题中发问,在突围攻坚中跋涉,对困难和挑战并不陌生,才能对成功和胜利更不陌生——
“目标就是方向,使命就是担当。”中山市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中山的美好愿景,绝不是按部就班、闲庭漫步就能实现的,绝不是一团和气、不温不火就能实现的。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以超常规之举开创中山工作新局面,是中山没有退路的硬仗。
我们深知,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采写】记者 罗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