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面临严重缺水(这个问题怎么破)
深圳为什么面临严重缺水(这个问题怎么破)虽然深圳同处珠江流域,但与隔壁西部密集河网相比,真的好难在地图上找到一条大河,也没有大的湖泊,相比之下真的显得好“委屈”。也正是因为缺少河流湖泊等良好的天然“蓄水池”,雨水也都哗啦啦地流回大海。1.地形:天然“蓄水池”少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让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华南都缺水呢?01缺水的原因
作者 包包 | 排版 杳杳
这一波“北风快递”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发货,终于在这两天逛遍了整个中国送到了南边。由于这一轮冷空气来势汹汹,印度洋水汽和太平洋水汽两个小老弟也赶过来凑凑热闹,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雪线有可能越过湖南来到广东北部。
这对广东可是个好消息,为啥?
因为今年华南部分区域非常缺水,前段时间深圳“水荒”新闻甚至还登上了热搜。
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让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华南都缺水呢?
01
缺水的原因
1.地形:天然“蓄水池”少
虽然深圳同处珠江流域,但与隔壁西部密集河网相比,真的好难在地图上找到一条大河,也没有大的湖泊,相比之下真的显得好“委屈”。也正是因为缺少河流湖泊等良好的天然“蓄水池”,雨水也都哗啦啦地流回大海。
同时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贯穿中部,成为主要河流发源地和分水岭,所以深圳本地河流多短小、径流量也偏少。
所以,深圳需依靠从市外引东江水来满足用水需求,引水比例高达85%!
2. 气候:拉尼娜过来背锅
在很多人印象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深圳实际上是全国严重缺水的七大城市之一。
虽然亚热带气候的雨季有较为丰沛的降水,夏秋的台风也在海面吸满水汽带过来,但深圳淡水资源仍非常匮乏。
特别是拉尼娜事件使今年西太平洋的副高总体偏强,一方面造成了河南、山西等极端暴雨天气,另一方面副高赖着不走也使得南方晴朗少雨。
而为深圳供水的“大老板”东江现在也很无奈,因为它正面临1963年以来最严重的的旱情,大概率会出现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特枯水情。
而实际上广东从去年秋季开始便持续少雨,而今年夏季降水又姗姗来迟,使得河流和水库水量水位比往年同期明显偏低,面对“水荒”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水文:咸潮也来了
珠江水系由多个入海口流向大海,水量较为分散,当河流后劲不足加上天文大潮的出现,咸潮便容易乘虚而入。
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是由天体(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咸潮多出现在河流的枯水期,当河流流量不足、水位较低,海水便会倒灌与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在咸潮的影响下,水厂为确保自来水安全达标,对河流的取水量将会锐减,也进一步增加了淡水供应压力。
4.经济发展:用水量大
作为最年轻、最具活力的一线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大量年轻人涌入这样一座“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的城市。
从用水量数据看,居民用水所占比例最大。十年间深圳常住人口从1040万增加到1750万,增加的数量接近整个瑞士的人口。可想而知,生活、生产用水供应压力也与日俱增。
02
怎么解决呢?
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城市,通常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1. “开源”方面,深圳目前正增加水库修建和跨流域调水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除了靠东江支援外,深圳还找来“西江”小兄弟帮忙。
对于本地水资源统筹安排,将涵养水源与合理开发地下水科学结合。此外,海水淡化也是深圳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可行方案,加大对海水和可再生水的利用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缺乏。
2.“节流”方面,深圳正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同时用处理过的再生水代替自来水用于城市工业、绿化清洗等市政领域。
面对“水荒”,深圳市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全市发出节水倡议书。
※ 顺便提一个小知识,洪涝台风旱灾应急事件可以分为4个等级。抗旱Ⅳ级属于一般级别,指降水和河网蓄水偏少,全省引水困难人数超过30万人或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00万—300万亩。为应对响应,政府会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和气象监测。
其实不论是否遭遇水资源危机,咱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增强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来珍惜我们宝贵的水资源。而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频发也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需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今日总结
03
别走啊,来做题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10分)【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6分)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声明:图像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仅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