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比较贱的画(爱画裸女蹭吃蹭住)
画比较贱的画(爱画裸女蹭吃蹭住)顾爷 著《小顾聊印象派》然而,在商家扯着印象派的噱头赚得盆满钵满,大众赞叹于印象派画作的朦胧与唯美时,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印象派。印象派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发展流程是怎样的?印象派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至于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大众最喜欢、最熟悉的画派?而在这本《小顾聊印象派》中,中文互联网上的超级“网红”顾爷,就本着“让读者在嘻嘻哈哈的时候学到点什么,增加点瞎侃的谈资”的方针,用“专注艺术家糗事、笑果一百年”的笔法,带你轻松领略印象派大师和他们的著名作品。
大家好,我是凹叔。
6月14日至6月19日期间,由已故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创作的,一九零八年时绘制的这幅被命名为《睡莲》的作品在英国苏富比正式拍卖,估计成交价约2500万-3500万英镑(约2.5亿人民币)。
这是该画1962年最后一次展览后,近60年来的首次现身。
这两年,有关印象派的画展开一次火一次。印象派画作更是毫无曲高和寡的高冷姿态,经常出现在各种印刷品、小物件甚至服装上,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在商家扯着印象派的噱头赚得盆满钵满,大众赞叹于印象派画作的朦胧与唯美时,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印象派。
印象派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发展流程是怎样的?印象派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至于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大众最喜欢、最熟悉的画派?
而在这本《小顾聊印象派》中,中文互联网上的超级“网红”顾爷,就本着“让读者在嘻嘻哈哈的时候学到点什么,增加点瞎侃的谈资”的方针,用“专注艺术家糗事、笑果一百年”的笔法,带你轻松领略印象派大师和他们的著名作品。
《小顾聊印象派》
顾爷 著
磨铁图书出品
No.1
小顾是谁
顾爷,本名顾孟劼,平面设计师,漫画家,旅居澳大利亚,因在微博上连续发布“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而被人熟知。现任上海古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把做艺术,玩广告,搞视频和乐此不疲地折腾一切认为有趣的事当作正业。
他创作的《小顾聊绘画》系列书籍,销量超过 25万册,是目前国内最为畅销的艺术普及作家。
他是18万粉丝推崇备至的艺术长微博创作者。
他也是中国卖得最好的艺术类图书的作者。
他将曲高和寡的艺术作品用互联网语言表达出来,他把艺术家的人生和画作用充满诱惑力的旁白展现在大众面前,把高冷画作背后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解给我们听。
其实,顾爷的走红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顾爷不是艺术科班出身,对绘画的喜爱却是打小就有的。
1984年出生在上海的他,父亲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受父亲影响顾爷小时候便偶尔会去看画展。他一直很喜欢画画,从小也学素描,高中时候执迷于在本子上一幅一幅地画钢笔漫画,甚至是想要直接学艺术考美校的。然而家人没有同意,对于普通人而言,学艺术无异于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没有学成艺术的顾爷来到澳大利亚学了设计,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公司做设计师。谈起那段漂在国外做设计师的日子,顾爷说:“刚开始做就是想学一门技术,后来渐渐发现,想法比较重要,到工作了以后才发现,是老板的想法比较重要。”
做着做着,他感受到,自己更擅长也更喜欢的还是讲故事,于是把工作重心转向做文案、写东西。
2013年,在墨尔本的顾爷碰上一个莫奈的展览,小时候的绘画基础并不足以帮助他无障碍地看懂莫奈的画。
看不懂的顾爷决定回家查资料,做功课,最后又和朋友看了一次,这次,顾爷全程给朋友们进行解说,朋友们都很喜欢他的解说,于是,顾爷就把这些解说内容整理一下发在了微博上。
没想到,他的小漫画在中国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艺术热。
他从雷诺阿、莫奈写起,写到第三、四篇的时候竟吸引到张亚东、王菲、瞿颖等一批明星转发,顾爷的微博开始成倍地“涨粉”。顾爷开始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写关于西方绘画的长微博,之后,顾爷的小漫画屡屡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爆款内容。
在微博火了之后,顾爷于2014年回国做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连续出了好几本面向大众的艺术科普读物。而这些书籍,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连续出了《小顾聊绘画Ⅰ》、《小顾聊绘画Ⅱ》、《小顾聊神话》、《小顾聊绘画·文艺复兴》之后,顾爷又推出了本次的——《小顾聊印象派》。
顾爷是谁?他是一个内容创作者、一个艺术爱好者、一个满嘴段子的艺术领路人。
No.2
让你大跌眼镜的艺术家们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艺术界的一切都围绕着由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设立的权威艺术机构:官方艺术沙龙。
成为官方认可画家的流程是复杂且唯一的。
这条路径就类似于今天的艺考,是当时有志于从事艺术行业的人最为推崇的正统道路。
对当时的画家来说,能够入选沙龙,就意味着你的作品得到了官方认证,是值得购买的标志。
然而,对于那些有志于创新的“叛逆青年”来说,这种筛选制度就十分烦人了。
于是,有志于“屠龙”的“问题青年”们,联起手来,和官方来了一场激烈的“one on one”。
今天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经过时间的濯洗,印象派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而印象派画家们,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印记。我们惋惜于梵高的早逝,惊叹于莫奈的《日出·印象》。
我们知道,印象派艺术家们:
神情忧郁、心思细腻、不修边幅,只需要餐风饮露便可解决生理需要,比起现实,更注重心灵。
然而……
被称为“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的毕沙罗,非常喜欢去户外画画,原因是——家里太吵。
“怪人”莫奈,是由于一个让现代人感同身受的理由才总去户外写生——穷。
如果活得够久,艺术成就绝不会低于莫奈的巴奇耶身高两米。在普法战争爆发后,他迅速参加战斗,然后迅速阵亡。
高更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并且是《月亮与六便士》主角的原型。他是几百年来,第一位离开文明社会活成原始人的画家。
马奈是出生于律政世家的“富二代”。并且还是朋友遍天下的“万人迷”。
印象派最受欢迎的大师雷诺阿,最喜欢画女子裸体。
德加喜欢雇女人到自己家,偷看她们洗澡,并且还要把他们画下来。简直让人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以画画为名看女人洗澡还是看女人洗澡时顺便画画”。而且,德加还是一个“打死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的真·印象派”。
在父亲说:“孩子,也许你并没有绘画天赋”时,塞尚反驳道:“也许是我太厉害,普通人无法理解,也许我是个天才!”
“疯子”梵高患有癫痫 躁郁症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美尼尔氏病。
由著名音乐人唐·麦克林创作的传遍世界的神曲《文森特》(Vincent),其实是他为梵高的《星月夜》而写的。
善于描绘光线下变化多端的阴影效果的卡耶博特是一个大财主……不,是超超超级大财主。
艺术家还是那些艺术家,画作还是那些画作。但这次,这些人、这些事似乎都鲜活了起来,在那个伟大的时代各自闪烁着自己的耀彩。
No.3
每幅画都唱着时代的歌
印象派画家用画布上的斑驳色块组成了一个梦幻、寂寥的世界,但那些朦胧神秘的色彩属于过去。
顾爷在《小顾聊绘画》系列书籍中,用调侃的方式解构西方绘画艺术史,既赢得了一大票拥趸,却也招来无数非议。
但顾爷说:“我只负责把人带到艺术的门口,感兴趣的人会推门而入;不感兴趣的,门口拍拍照发个朋友圈也是很好的。”
顾爷将自己定位于一个简单的引路者而不是导师,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专业和伟大,他同样不认为我们应该把艺术看作高高在上的易碎品。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写道:
“所谓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而是一些人为另外一些人而制作的东西。当一幅画挡上玻璃墙、镶入画框、挂到墙上以后,它就显遥不可及。但在当初,艺术品制作出来却是供人摩挲把玩的,他们被论价买卖,引起争论,引起烦恼。”
很多人在欣赏艺术时,会用标签和流派去定义艺术品,但这只是卖弄自己学时的陷阱。
只有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感受那些绝未过时的,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共通的美,才是培养一个人艺术素养和艺术美感的真正方法。
艺术无国界、无阶级、无限界,只需要你用足够的耐心和勇气。现在,拿起《顾爷聊印象派》,随着作者共同进行一次时光之旅。
这次,不去纠结那些评论家的术语、方法、流派,只是用直觉和美感轻轻拾起画作中的我们自己。在这场旅程中,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或许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No.4
凹叔对话顾爷
在本次再版过程中,我们十分荣幸地采访到了顾爷本人。我们邀请他做了一个访谈,谈谈他对本书的看法。
凹叔:您曾说,您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在筛选资料的时候,有时会着重挑选那些自己觉得比较有趣的说法。那么,您筛选资料时,除了有趣之外的其他原则是什么呢?这些原则之间的是否有优先级呢?
顾爷:有趣还是最主要的吧,当然真实性也很重要(虽然有很多人觉得我在胡说八道)。在海量资料里(那些资料少的可怜的艺术家不算),辨别什么是有趣的,并把这些资料穿成一条线其实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这个过程特别费脑,费神,还费头发。
凹叔:印象派是如今大热的流派,但曾经,印象派其实是不受当时主流艺术界认可的流派,评论家甚至说“印象派意味着艺术家的作品逐渐开始只为少数人理解”。为什么曾经和现在会有这样的反差呢,您对这种反差是怎么看待的?
顾爷:这是《詹森艺术史》里的评价吧,因为他站在一个距离当时比较远的时间点看待那个时期的艺术,自然就比较方便看到全貌。不是有人说“喜剧就是悲剧加上时间”嘛,在我看来,任何东西只要加上时间,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变化。谁知道一千年后东北二人转会不会像今天的莎士比亚那样成为经典呢。
小顾套装
顾爷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凹叔:虽然您自谦说自己的书不算艺术科普书,但其实很多人都从您的书中学到了一些艺术常识和艺术冷知识。请问之后有没有去认真的做一套百科全书式艺术简史的计划呢?
顾爷:读者的看法往往是作者意想不到的,我的意图并不是教育人,而是给人带来欢乐。接下来做的事,也会尽量让大家开心。
凹叔:您的书中有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例如把加入官方艺术沙龙比作艺考,把印象派画展成为“民企”, 这种类比让我们很简单地想象到了当时的情况,并且有效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您是怎么想到这种表达方法的呢?在表达过程中,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趣的事情呢?
顾爷:我一直觉得,写东西就是为了让人看懂。当然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读者,接受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我的表达方式其实就是让我自己能读懂的方式罢了;但是因为习惯了网络语言的表达,经常会用到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例子,就不太适合放在书里。如果在书里看到两年前流行的一个段子,会觉得很傻。
小顾聊神话
顾爷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凹叔:您觉得印象派最打动您的点在哪里呢?
顾爷:一百多年了,还很时髦。
凹叔:如果要从所有印象派画作中选出一幅“此生必看印象派画作”,您要怎么选呢?
顾爷:《日出印象》吧,印象派的名字就是从这幅画这儿来的,但看它的话成本比较高。必须得去法国,这幅画因为被偷过一次,所以永不外借。
凹叔:有人说,现代艺术就是反艺术。您觉得艺术走到死路了吗?
顾爷:没有走到死路,只是在往反方向飞奔。
凹叔:您觉得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应该秉持怎样的的经营理念呢,您有没有什么非常喜欢的博物馆、美术馆呢?
顾爷:只要能做到“表里如一”的都挺不错的。
凹叔:如果想要自身培养艺术素养,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顾爷:多看多读自然能够提高审美,但艺术鉴赏力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听起来就是件很专业的事。
凹叔:对于所有喜爱您作品的粉丝们,您有没有什么话送给他们呢?
顾爷:你开心就好。
参考资料:
《专访顾爷 |这个“亵渎”高雅艺术的段子手,却意外成了网红》北京青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