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国公府独女生孩子是哪一集(知否中她是国公嫡女)
知否国公府独女生孩子是哪一集(知否中她是国公嫡女)眼看着亲事就要定下来,朝中有变。四皇子谋反,杀了皇上中意的太子人选三皇子。一时间父兄们纷纷披挂上阵,四处平叛,为君分忧。很快,叛乱肃清,最后尘埃落定,远在边陲的八王子被皇帝信任传召入境,八王爷出身低微的母亲也被皇帝封为皇后,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传位给这位素来不受皇帝待见、名不见经转的冷灶王爷。皇上临死前当着满朝文武封八王为太子,又封了八王的生母和三皇子的生母贵妃为太后,嘱托太子要孝顺贵妃娘娘,就撒手人寰驾崩了!郑家对我也很满意,对媒人直言,两家真是天赐良缘,能得英国公嫡女为妇,真是家门之幸,祖宗保佑。郑大夫人我见过几次,和我一样都是直性子从不拐弯抹角,快人快语,我俩极合得来。郑大夫人代表公婆来往几次,商量细节,每次都是和蔼地握住我的手,满意的不得了。选来选去,眼看我都18了,父母兄嫂们都看上了忠敬侯郑家的嫡次子郑骁,小郑将军。郑家和我张家一样都是武将世家,父子三人都在军中效力,郑老将军在我父
我叫张桂芬,是爹娘的幼女,有我的时候我大哥都快议亲了,多少人背地里笑我娘“老蚌含珠”。我爹是英国公,是八大国公之首,深得皇帝信任,他骁勇善战,在军中一呼百应。想来我们英国公张家已经煊赫了一甲子,祖祖辈辈都对皇上忠心耿耿,上阵杀敌毫不退缩,忠烈祠里我们张家英烈最多。我上面只有几个哥哥,爹娘只有我一个女儿,爱得如珠如宝。哥哥们虽然在外面战功赫赫不苟言笑,回到家却都对我和颜悦色,有求必应!
我是将门虎女,从小就喜欢和哥哥们舞枪弄棒,研究兵法,对琴棋书画、女工女红没有一点兴趣。爹娘宠我,也不拘着我。眼看着过两年我就要及笈,母亲才开始给我请闺学老师教琴棋书画,教我管家理事。
及笈后,可以议亲了。我张家素来门风极正,女儿们幼承庭训,各个英姿飒爽光明磊落。我的几个堂姐和远房姐妹们都嫁的很好,在婆家相夫教子,素有贤名。又加上姐姐们,姑姑和姑奶奶们在娘家多多少少练些功夫,身体康健好生养,生下的子嗣也都是身体健壮,体格极好。我们张家的女儿们,嫡枝旁枝,历来是各大豪门大族争相结亲的对象。我又是英国公的嫡生独女,及笈后媒人把门槛都踏平了。
在各家公子世子中,风度翩翩的略显文弱,我几个哥哥们都看不上;骁勇善战的武将,父兄又嫌弃他们胸无点墨;世家大族有爵之家的贵公子们,母亲又觉得家里规矩多人口复杂,怕我嫁过去过的压抑;好不容易有个方面都还差不多的,又立京城太远,全家都舍不得。
选来选去,眼看我都18了,父母兄嫂们都看上了忠敬侯郑家的嫡次子郑骁,小郑将军。郑家和我张家一样都是武将世家,父子三人都在军中效力,郑老将军在我父亲麾下,郑大将军和小郑将军都在禁军中效力,扈卫京师皇城。
郑大将军的夫人薛氏世家大族出身,为人端方周正,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将郑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京中世家中有口皆碑,我母亲见过多次,对她赞不绝口,这样的人做妯娌,母亲非常满意。最重要的是,郑家的爷们们都极上进,从不留恋烟花之地,府中莺莺燕燕极少,对原配正室极敬重。
在家人的刻意安排下我屏风后见了一次郑骁。小郑将军仪表堂堂,身姿矫健,为人谦和大气,听父兄讲他有勇有谋,假以时日必须大器。这样好的家庭,这样条件的夫婿,我知道很多世家小姐们都想嫁入郑家,我自然也是极满意。
郑家对我也很满意,对媒人直言,两家真是天赐良缘,能得英国公嫡女为妇,真是家门之幸,祖宗保佑。郑大夫人我见过几次,和我一样都是直性子从不拐弯抹角,快人快语,我俩极合得来。郑大夫人代表公婆来往几次,商量细节,每次都是和蔼地握住我的手,满意的不得了。
眼看着亲事就要定下来,朝中有变。四皇子谋反,杀了皇上中意的太子人选三皇子。一时间父兄们纷纷披挂上阵,四处平叛,为君分忧。很快,叛乱肃清,最后尘埃落定,远在边陲的八王子被皇帝信任传召入境,八王爷出身低微的母亲也被皇帝封为皇后,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传位给这位素来不受皇帝待见、名不见经转的冷灶王爷。皇上临死前当着满朝文武封八王为太子,又封了八王的生母和三皇子的生母贵妃为太后,嘱托太子要孝顺贵妃娘娘,就撒手人寰驾崩了!
新帝登基,初来乍到没有一丝人脉。新帝的母后皇太后出身低微,娘家门第甚低,找不出一个可用之人。皇后娘娘出身也不高,当年八皇子为老皇帝所不喜,封地又在遥远贫瘠的边陲,虽是王爷,世家大族也不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受苦,只有没落的沈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沈皇后幼年丧父,姐弟三人受族人排挤,不得已跟随寡母回舅家生活,在舅舅的安排下嫁给八王爷为正妃。如今沈氏贵为皇后,因着往日宿怨也不愿意用沈家族人,唯有胞弟沈国舅在王府时就是新皇帝的左膀右臂,衷心耿耿。
新皇帝在朝中没有根基,急需心腹来倚重,我父亲这些老臣子对于新帝而言,没有任何功绩和交情,也急需得到皇帝的青睐和信任。两下一碰,皇帝就想到了联姻的法子。皇帝还是八王爷在潜邸时,王府上下能用的人都悄悄护卫八王爷躲避暗杀悄悄入京了。那时局势不明,王府一天有四五拨刺客,半个王府血流成河。王府明显潜入奸细,皇后和几位皇子都中毒了,沈国舅的原配邹夫人放下自己的孩子,亲自入王府照顾,衣不解带尽心尽力伺候王妃,终于熬干了自己在皇帝登基前去世了。
皇帝可以联姻的人,一个就是皇后的亲妹妹沈清萍,一个就是刚丧妻的国舅爷沈从兴。各个世家都卯足了劲,要跟沈皇后结亲家。我听到消息,只觉得可笑,这沈国舅还真是命好,升官发财死老婆的幸运事儿都让他摊上了。八王爷的岳家沈家门第很低,沈家的岳家邹家门第更是低的离谱,如今刚刚摇身一变成新贵,就摆脱了低贱的原配要迎娶才貌双全的世家嫡女了。
那天爹爹从宫中回来步伐很沉重,一言不发,看着我欲言又止。终于父母把我叫入房中,沉默许久,父亲发话了:“芬儿,今天皇上把我和忠敬侯郑老将军召入宫中,要与我俩家结亲。郑家成年未婚的男儿,只有小郑将军郑骁,陛下把皇后娘娘之妹许配给了小郑将军,不日完婚。”
我一听,心中一沉,嗯到手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姻缘飞了,皇帝的小姨子我也比不过,让了就让了吧,谁让人家沈家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呢。我平静地对爹爹说:“没事的父亲,我们与郑家本来就无媒无聘的,外人也不知晓,我和小郑将军没有缘分,父母再为我费心择选就是。”
父亲听了我的劝慰,眉头非但没有丝毫舒展,反而皱的更厉害了,思索良久父亲叹了一口气与我说:“皇上还要在我英国公府,挑一位合适的人选嫁与沈国舅。虽说你还有一位堂姐一位堂妹适龄,旁枝也有几个才貌双全对女子可以嫁道沈家去。可是为父想着:既然我是张家的族长,袭了这英国公的爵位,我不能有好事都自家占了,遇到难处就推给旁人。你是我的独生女儿,也是我英国公府最尊贵的女儿,你既然享得了这如此的富贵,就要担得起这样大的责任。”
爹爹看我不吭声,顿了顿又说:“沈国舅虽然丧妻,年纪也才三十出头,相貌堂堂,也是一员虎将,于你也算性情相投。爹爹知道委屈了你,你要体谅爹爹的难处。”说完爹爹就低下了头,半晌无语。母亲只是看着我垂泪,母亲虽然宠爱我,却从不干涉爹爹外面的事儿、与皇帝联姻这样的大事,母亲纵使千般不愿也不能多发一言。
还有我们三人都明白,与皇后娘家联姻,把旁枝侄女嫁过去怎能表现英国公对皇帝的忠心?皇上虽没有明说,大家也都明白英国公的独生嫡女才是两下结盟最合适的人选,皇上不明说就是知道自己的小舅子是鳏夫,不能勉强,要让英国公自己拿出诚意。
我平静地接受了嫁给沈国舅为继室填房的建议。我既然享得了国公府这泼天的富贵,我就要为父母尽孝,承担我张家嫡女的责任。沈国舅原配正室留下的有一子二女,长子肯定是要承袭威北侯爵位的,我以后即便生下儿子,也不过是寄人篱下,有什么前途可言?
婚期很快定下,宫中赏赐了不少财物与我,两宫皇太后也赏赐给我不少嫁妆。这一日,皇后下诏宣我与母亲进宫。我和母亲梳洗一番,奉召前去。皇后娘娘和蔼可亲,长得并不十分明艳,眉宇之间一股开朗明丽之意,未语先笑,右边脸颊一个深深的酒窝。皇后娘娘下首坐着一个红装妇人,与我年龄相仿,眉目清秀,下巴和嘴巴长得和皇后甚像,只是神情不像皇后这般淡定坦然,有些许局促和紧张,偶尔看相我的眼神又有些挑衅和骄纵还带着一丝丝不安,我立刻明白了这是皇后的亲妹,嫁给小郑将军的小沈氏。
当下立刻也明白了那一丝丝敌意来自何处。嗯,除了我没有一个当皇后的亲姐姐,周身气质仪表仪态,皇后和两宫皇太后不住赞叹,想必小沈氏也知道差距在哪里。坐下才一会儿,圣德太后已经拿眼睛剜了她好几次,她更加紧张表现的更糟糕了,看着皇后太后夸奖我,脸上忿忿不平之色更是藏也藏不住。
小沈氏旁边坐了一个绿衣女子,神态更是拘谨,头死死低着,偶尔偷看我两眼,她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略显娇柔,只是看人的眼神不甚光明磊落,我心中一阵厌恶,只是不知道她是谁。闲聊一阵,两宫皇太后累了,我们就退下啦,皇后拉住我和母亲去她宫里,小沈氏和那个绿衣女子随行。
到皇后宫里后,拉了几句家常,皇后娘娘就指着那个绿衣女子对我说:“芬儿,这位就是我先弟妹的亲妹妹小邹氏。”那绿衣女子忙起身,对我和母亲施礼,我起身侧过,也还了一礼。母亲忙褪下手中的玉镯套在小邹氏腕上当作见面礼。皇后娘娘忽然眼中含泪,呜咽地说道:“我先弟妹真是可怜人,当年若不是为了照顾我和几位皇子,也不会撇下孩子撒手人寰。如今我弟弟好福气幸得芬儿这样好的女子为妻,照顾子女,安家理事,只是可怜了邹家,失去了女儿,无依无靠。近日来,我总是心神不宁,想起我那邹家弟妹,可怜她邹家无人照料,想来想去,有一个不情之请,委屈了芬儿。国舅爷想纳小邹氏为妾,让邹家有所依靠。芬儿嫁给国舅不来就委屈了芬儿,现在我和国舅也是实在不忍心辜负了死去的邹家弟妹。还请国公夫人和芬儿多担待!”
母亲一听,虽然不甘心,但是表面上看不出丝毫不满,只是眉头微皱,看着我一言不发。我心中冷笑,欺负人还能怎么欺负尽管来吧。我不在乎小沈氏嫁小郑将军,与皇后亲妹比,我国公嫡女的身份确实不够看,小郑将军有更好的对象飞黄腾达我不耽误他。父亲把我嫁给沈国舅也是他对陛下的忠心,我是爹的女儿理应成全爹爹的忠心。
我嫁给沈家当填房,是我自己的孝心,我管他沈国舅是美是丑,有几个拖油瓶,原配别说有一个妹子,有十个妹子全给他沈从兴做妾,我也不在乎。想到这儿,我微微一笑,对皇后娘娘说:“感谢皇后娘娘的美意,芬儿正担心自己年轻,照顾不好国舅爷,有邹姐姐亲妹妹帮我分担,也是我的福分。”我也连忙也褪下自己腕上的镯子,套在小邹氏另一个手腕上。皇后娘娘含泪看着我,欣慰地点头,小沈氏在旁边一脸得意,我娘一脸心疼,我丝毫不为意。
自此以后,我沦为京城女眷的笑柄。我原本是京中贵女羡慕的对象,显赫的家世,各府赴宴都把我奉为上宾,各家女眷争相跟我做好友,小郑将军与我议亲时,她们羡慕的不得了。短短几个月,我的理想夫婿被别人抢走,我不但要嫁给一个老男人做填房做后母,还要接受原配的妹妹做贵妾。从此我闭门谢客,借口绣嫁妆躲在房中,直到出嫁。
出嫁那日,皇上皇后亲临国舅府主持婚礼。这既是国舅的脸面,也是我英国公府的体面。沈国舅待我不错,客客气气。我心里有点看不起他,既然心中放不下原配,那就不要再娶,反正也有嫡子嫡女。如果感念原配要娶原配妹妹,那就明媒正娶做正室夫人,何必纳为妾室,让邹家受委屈。你要为皇帝分忧与我张家联姻,就不要再想着邹家,左右摇摆妇人之仁算什么英雄好汉。
小邹氏,更不是什么善茬,本来就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一朝得势,嘴脸吃相不要太难看。处处争宠、处处要强,挑唆的邹姐姐留下的三个孩子们跟我做对。我懒得搭理她,她争都给她,我不稀罕,什么好男人,也值得我去操心。管家权,你要给你,我乐得逍遥。京城世家都知道国舅府妾当家,都懒得自降身份与她来往,是以来往的妇人除了小沈氏也就是皇上入京前那几个旧部的家眷。我躲在自己的小院子,除了回娘家哪儿都不去。没多久,邹姨娘怀孕了,她在我面前得意洋洋,暗讽我宠爱不如她,她不知道我根本不稀罕国舅爷来我这里。我陪嫁的樊嬷嬷看我这样消沉,无论怎么劝解我,我也不稀罕争宠。我嫁给沈从兴是为我爹尽孝,又不是看上了他沈从兴。
过了没几天听说邹姨娘为了救落水的大少爷流产了,我挺震惊的。想不到一肚子男盗女娼阴谋诡计的小邹氏也有这种魄力。邹家姐姐,见过的人没有不夸的,旁人的话我不信,顾家二郎的话我倒是深信不疑。我几个哥哥都说,顾二郎虽然年少时放浪形骸,人却不错,从不打诳语。顾二郎也说邹姐姐是心底良善之人,对待国舅爷的兄弟也是一片慈爱心肠,相夫教子任劳任怨。邹家几个舅爷,贼眉鼠目,每每上门不是打秋风就是惹是非需要国舅府给他们平事!邹家的孩子们也极其不上进,花天酒地无恶不作。
这一日,我母亲进府,跟我说邹姨娘小产有蹊跷。她已经查明,小邹氏这一胎本来就不好保不住的。她收买了大夫,又把大少爷引到池塘边设计了一场“救大少爷落水流产”的好戏。我要母亲把真相告诉国舅爷母亲不肯,说邹家多行不义必自毙,终有事情败露的那一天。邹家在外借着国舅爷的名头,欺男霸女恶贯满盈。终有国舅爷受不了的那天。
顾二郎要大婚了,娶的是一个四品官的庶女盛明兰。明兰的嫡上姐华兰是忠勤伯爵府的二夫人,我见过几次,为人和气爽朗口碑很好,也不知她这个庶出的妹妹品行如何。一个庶女,能嫁给侯爷做继室,想必很有手段。国舅爷想与我一起赴宴,我推了,懒得去。小邹氏倒是很想去,她们这些边陲来的夫人们都去,就她不能去,她很生气。人家顾二郎是娶妻,你一个妾过去喝喜酒不是给人家添堵,国舅爷再瞎也不能这个时候坑兄弟。
果然没多久,听顾太夫人那边说,这个庶女把持侯府,不敬长辈,和顾二郎把叔叔们都赶出侯府,气死了兄长,顾二郎袭了宁远侯的爵位。怪不得顾二郎和沈从兴关系好呢,她们心尖上的女人也都是一丘之貉,上不得台面。
过了没多久,宫中传来懿旨,封我为一品诰命夫人夫人。同时受封的还有顾二郎的妻子盛明兰,我的小姑子小郑将军的妻子,我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还封了小邹氏一个正五品宜人的诰命。抬举邹家到这种地步,我娘很生气,我却无所谓。
进宫谢恩时,第一次见到顾侯的夫人盛明兰,果然长得秀丽无双,风姿宜人。言谈举止大大方方,行礼谢恩仪容仪态无可挑剔。听说这个庶女是由祖母亲自教养长大。她的祖母我听母亲说过,是勇毅侯的独生女儿,当年被明安皇后召入宫中伴驾,和我母亲有过几面之缘。盛老夫人当家被明安皇后赐婚给探花郎,后来丧夫后也不肯改嫁,守着庶子将盛家撑起,如今盛大人官运亨通,盛家大儿子据说极有文采,中了进士后娶了海家的嫡女,女儿们也各个高嫁,如今盛家可谓是枝繁叶茂。京中女眷提起盛老夫人,无有不夸她品性高洁、贞烈无双。我看了眼前的盛明兰,温婉和煦,让人心生喜悦,不愧是盛老夫人教养出来的,比她的嫡长姐更光彩夺目。
谢恩完毕,盛明兰友好的眼光看着我,目光跟我打招呼。她似乎和我小姑子关系不错,我看二人频频相视一笑。皇后让明兰和小沈氏告退了,又拉着我和小邹氏拉家长说体己话。我知道她要说什么,无非是妻妾和睦,家和万事兴的话。我已经躲进了自己的小院了,还要怎么退?哪一天你们沈家给我一封和离书,扶正小邹氏算了。
后来我母亲又在赴宴的时候,见过几次顾侯夫人,回来跟我不住夸她。说她聪明、风趣、识大体、有手段,让我和她多来往。我们都不想出,怎么来往。过了一段时间,我恶心呕吐,饭也吃不下,我娘给我找了大夫一看,竟然是有喜了。他奶奶的,总共也没跟他睡几回,竟然怀孕了,这下这辈子都要搭在国舅府了。
沈从兴这王八蛋倒是高兴的不行,笑起来脸上的褶子更多了。他沈家如今家大业大他却只有一个嫡子,如何帮扶皇后。他巴不得我多给他生几个儿子,壮大皇后的母族。他想着我怀孕了,就想多陪陪我,他不知道,我看见他更恶心更吃不下去饭了。
小邹氏看我怀孕,国舅爷陪我多了,就心生嫉妒,处处给我添堵。我也不在乎,家里奴仆众多,都听她的,不过我英国公府的威名在,他们也不敢忤逆我。母亲交代我身边的嬷嬷们,仔细我的饮食,别着了小邹氏的道,让她害我。孕中多思,沈从兴又成天在我眼前晃,我更加烦闷。母亲看这也不是事儿,就央求顾侯夫人盛明兰来看我。她刚生下她家团哥儿,据说生产的时候顾府也是热闹的很,她的后婆婆又是放火又是给她添堵。想不到小秦氏太夫人这样的心狠手辣。
我跟顾侯夫人也无话可说,人家是小官家庶女,嫁入侯府飞上枝头变凤凰;我是国公府嫡女,嫁给一个死了老婆的老男人做填房,还得给人家当后妈,还得受一个小妾的气,和她比我就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更何况,谁不知道顾二郎自从娶了她母蚊子都不看一眼,浪子回头成了老婆奴,如今更是生了儿子地位更稳,和顾二郎夫妻恩爱如胶似漆相比,我看见沈从兴这个死人就一阵泛恶心。盛明兰怎么能知道我的苦闷呢。
我俩相顾无言,过了一会儿明兰才开口劝我:“张姐姐,我们女人本就不易,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我祖母常说,女人一命二运三本事,三项只要占两项就能过好这一生。张姐姐是国公嫡女这命自是一等一的好;运气差点有了眼前的困境;只要张姐姐拿出本事,这困境就迎刃而解,一定能幸福美满。”我虽然知道她说的不错,也不想听她的。她倒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这沈瞎子能跟顾侯爷比?没有小邹氏,还有他魂牵梦萦的白月光原配大邹氏,我在他心里算什么?
正说着,小邹氏大摇大摆地进来了,我看见她就不想说话。她看我不理她,竟然拉着明兰的手,请明兰去她屋里坐坐。笑死了,她一个贱妾,竟然邀请堂堂侯夫人去她屋里坐坐,她真不明白她再尊贵也不过是一个妾吗?果然明兰拒绝了她,借口家里有事就告辞了。
后来听我身边的嬷嬷说,小邹氏送明兰出门的时候,也不知道说了什么,竟然被明兰狠狠教训了一顿,当时小邹氏脸色就变了。一连几天,小邹氏都躲在自己的院子里不出来,闷闷不乐的。看她吃瘪,我却很高兴,看沈从兴也没那么讨厌了。
明兰再来找我,我也肯掏心窝子跟她说几句体己话了。后来顾侯又跟侯爷说,他们在王府的旧部段将军重伤的时候,段夫人来国舅府求一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补药,国舅爷不在家小邹氏竟然不舍得给,三言两语就给段夫人打发走了。要不是段夫人跑到顾侯家,明兰去库房把御赐的人参鹿茸灵芝都拿出来了,段将军性命不保。这些人从潜邸追随皇上,是国舅爷过命的兄弟,小邹氏目光短浅险些陷他于不义。国舅爷大怒,虽然时过境迁,还是跑到小邹氏那里给她大骂一顿,小邹氏又是好几天没敢出门,茶饭不思。我看顾二和盛小六这两口子愈发顺眼。
我快要临盆了,小邹氏作妖的越来越厉害。每每太医上门为我诊脉都会被她拦截。她今天头疼,明天胸闷,霸占着太医半天,才能来为我诊脉。沈从兴这个眼瞎心盲的狗,竟然相信这个贱人的鬼话,不但不斥责她还去关心安慰她。我更加郁闷了,肚子越来越沉,我心情越来越不好。太医跟我母亲说,我本来体格强健,生产一定会顺顺利利的,可是我孕中多思多虑,如今恐怕不能顺利。
这一日,因再过半月就是产期,太医按约定来为我诊脉。平时太医进府被小邹氏请走,最多半个时辰就会来到我院里,这一次我都等了一个时辰了,太医还不来。我身边的奴仆已经去三催四催了还不来。欺人太甚,我亲自上门看个究竟。小邹氏和邹家几个舅爷都在,一群人胡搅蛮缠就是不肯让太医离开。争执中,有人狠狠推了我一下,我不防重重的倒地,一阵剧痛袭来,我就晕过去了。
再次醒来,我已经在产床上了,母亲一脸担忧守在床前,稳婆太医都在。我难产了!皇后又从宫里派来了几个经验丰富的接生稳婆,沈从兴鬼哭狼号在外面喊:“大娘子,你一定要挺住啊!”我被你小老婆害成这样,你还有脸在外面叫?我别过脸去,不想再听。
母亲一看,愤怒走出门去,对着沈从兴就是一阵数落。我已是越来越模糊,身体也越来越疼,浑身冷汗。迷迷糊糊中,好像明兰也过来了,帮着安慰母亲,最后父亲也从军用风尘仆仆赶回来了,在房外用嘶哑的声音冲着屋里喊:芬儿别怕,爹爹回来了,我看谁敢再欺负我女儿!”母亲和我听了俱是大哭,我用尽余力哭喊着:“爹爹,女儿尽孝了!”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剧痛袭来,我一下子又晕了过去。
醒来后,我只知道自己生了一个男孩,非常健康,喝了一晚参汤,我就又迷迷糊糊睡过去了。彻底醒来已经是两天后,好几个太医守在屋里,为我诊脉后,说已经没有大碍,仔细调养就能复原,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这两天发生了好多事,爹在我生产后,就急匆匆进宫面圣了,边关有战事,陛下正值用人之际,爹爹忙的顾不上我。皇上也知道我被小邹氏所害,愧疚地对爹爹表示歉意。爹爹却很坦然劝陛下:“国事为大,家事为轻,为了皇上和江山社稷,儿女私事都可以放下。”
一句话说得皇帝感概万千。我张家为了效忠皇帝,把掌上明珠的独生女儿嫁给皇后的鳏夫弟弟,又忍辱负重让一个妾骑在头上,眼看女儿都要被这个妾害死了,还顾全大局不发一言。反观沈家,你们看得起小邹氏是私情,娶张氏是皇上的安排,你们这样因私情而罔顾皇上的安排,和英国公一比,你们沈家的忠心呢?
皇帝很愤怒,停了皇后娘娘的中宫笺表,说她约束娘家不力,小妾敢谋害嫡妻;达官显贵们很愤怒,战功赫赫受人敬仰的英国公独生女儿竟然被一个暴发户家欺负成这?他们旧贵族就是这样被暴发户欺负?一时间群情激愤,到两宫皇太后处告状的人络绎不绝。御史言官们很愤怒,国舅府里如此尊卑不分、嫡庶不明!邹家仗着国舅府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罪行也很快被御史查明。弹劾沈国舅的奏折雪花一样飞上皇上的文案上。两宫皇太后共发懿旨,撤销小邹氏的诰命,又派宫中的太监到国舅府掌掴小邹氏,幽禁她以示惩戒。邹家几个舅爷也被查明罪行,流放三千里。
母亲把孩子抱给我,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我说:“芬儿啊,不是娘说你,为了孩子你也得好好过!要不然,你就直接回娘家或者去庙里做姑子,你这样让爹娘怎么放心,让孩子长大以后指望谁?千万不要学永昌侯府的大夫人,当年也是嫁的不称心,成天不给夫君好脸色,让妾室钻了空子先一步生下长子,如今处处被动,几个孩子的前途堪忧。”我看了看怀里的小毛头,这样绵软弱小,需要我的呵护和指引。爹娘养育我一场,难道就是这样混日子不争气,让亲者痛仇者快吗?小邹氏以为这样就能打倒我了吗?她太小看我张大姑娘了!
我娘把小邹氏流产的原委和证人证据一一展现给那个沈瞎子,他这才知道这个贱人心有多坏,为了邀宠,竟然连大少爷都要谋害。我生产的第四天,他愧疚地出现在我屋里,看着原本健硕的我,如今气若游丝,我看着他原本神采奕奕,如今他的姐姐在宫中被惩罚,他又被御史弹劾,家里也乱成了一锅粥。我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同病相怜,忍不住抱头痛哭。我娘说的对,你不压在命运头上,命运就要压在你头上。跟自己的男人扮柔弱不丢人。
我按我娘说的,不肯答应他的提议将邹姨娘赶出府,现在赶出府他心里还是有不甘心,时间一长还更牵挂呢。我就是要把这个贱人留在府里,处处犯错,一点一点消耗他的耐心。我就是要留着邹家那几个舅爷,给他闯祸添麻烦、让他彻底醒悟。邹氏毁容了,就是一条丧家之犬,她不继续作恶,府里给她养老送终,在作恶,国舅爷自会收拾他。
后来,顾侯跟他说,邹姐姐留下的几个孩子,儿子也就罢了总归要承袭爵位,前途无忧;而几个女儿,如果知道是妾养大的,正经人家是不愿意结亲的。这个臭男人,又开始求着我来抚养两个女儿了。
宗人府因为小邹氏做的恶,扣下了他为大少爷请封世子的奏折。还是我父亲求情,宗人府才批了奏请,立大少爷为世子。皇上也原谅了皇后,皇后娘娘和两宫太后赐下许多赏赐给我和我生的大毛。皇上还下旨赐了我儿子世袭罔替的二等骠骑将军的爵位。我们沈张两家热热闹闹要为大毛办了满月宴,冰释前嫌。我也重新当家理事,张罗着满月宴的事儿,国舅爷被皇上勒令闭门思过三个月。他每天与我一起,俩人偶尔切磋下剑术,闲了他就带孩子,大毛越来越可爱,他爹也越来越喜欢他,我俩的感情也日渐亲厚。
边关有战事,皇上让他领兵出征,顾侯爷监军。临走前,他仔细叮嘱我要照顾好一家老小,多多包容大少爷,我和大少爷素来不睦,他心知肚明。他走后没多久,宫中有变,圣德皇太后不满意皇帝竟然唆使贵妃给皇上下药,打算让贵妃的儿子继位。为了防止有人不服,竟然打算把百官家眷骗入宫中要挟百官。我母亲看出不对,紧急让人捎信给我,我紧闭门虎,拒不接旨。又派心腹给明兰报信,怕她上当。
当天街上打乱,叛军强攻城门,小毛贼们趁机偷鸡摸狗,他们惧怕我娘家的威势,不敢去英国公府作乱,竟然跑到国舅府浑水摸鱼。我真是白混了这20年,张家的威名竟然震慑不住这帮毛贼,猛然间醒悟过来,这家姓沈不姓张,难怪贼人敢造词。大少爷不听劝,非要打开门户与小毛贼一站。门打开了又打不过,匆匆逃入内室,躲藏在我身后。白白把浑水摸鱼的小贼们都放进内堂,他们不知道如今威北侯国舅府是我张大姑娘在罩着嘛?我搭弓射箭,三箭下去,射死三个头目,在我的指挥下活捉剩下的贼人,谁料这帮贼人看着我们满堂妇孺竟然出言不逊,我拿起宝剑不等他反应过来,双耳已被削下喂狗。
国舅与顾侯看明德太后上当叛乱,迅速杀一个回马枪,将她的势力全部剿灭,肃清叛乱,贵妃也被皇帝赐死,皇后娘娘的地位稳如磐石。我张大姑娘也一战成名。国舅回府后,责骂了大少爷,说他没脑子又蠢又怂。大少爷见过我的厉害 也不敢反驳。打那儿起,大少爷对我说话甚是恭敬,全府上下在我面前大气也不敢出。我出门赴宴,各府女眷也是对我小心伺候,都知道喔功夫了得。果然,能活得让人惧怕,就不要活得让人可怜。
明兰家里也不太平,暴乱那天,顾侯的三弟,勾结贼人,趁机杀入侯府,妄想趁乱杀死明兰母子,可怜明兰怀里抱着老大,肚子里还怀着老二,快要临盆了,还得指挥家丁抗击贼人。幸亏顾侯提前有布置,才能有惊无险,否极泰来。我在明兰生下老二圆哥儿时去看望她,她家奴仆也是听到了我的英勇事迹,给我奉茶时甚是恭敬,胆小的甚至战战兢兢。我被明兰这丫头取笑了好久。我俩提起我的小姑子生女儿时难产,险些丧命,好不容易生下一女,还伤了身体以后再也不好生养了。我与小姑子沈清萍一直不和,她背地里也没少说我坏话,明兰厚道从来不在中间传一句闲话,就盼着我们姑嫂夫妻和睦。我也掏心掏肺跟明兰讲:“男人们精着呢,有的是谋士们替他们出谋划策。我们女人可怜,别操他们的心,好好保重自己带好孩子。”
后来听明兰说,顾侯在她的闺蜜中,最不喜欢我上门。别的夫人,要不然跟明兰吹嘘自己妻妾和睦,顾侯家没有这种问题,顾侯很得意。要不就是根明兰倾诉妯娌矛盾,顾侯亲兄弟都死绝了;就连小沈氏上门也尽是说些家长里短。只有我,顾侯觉得我又有见识,又有经历,能深刻跟明兰阐述对婚姻和爱情的不信任,这点顾侯最忌惮,生怕我带坏了他家娘子。
明兰小时候的愿望就是有一方自己的小院子,和丈夫孩子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我从小就喜欢和哥哥们一样,骑马驰骋游遍河山。可是,后来顾侯去戍边,带着明兰四处游历,明兰活成了我希望的样子。
这些年,我像个母猪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生儿子,臭小子们一个赛一个的淘气,我天天忙的脚不沾地。既要给他们找先生学四书五经,还要去找爹爹帮忙推荐武学师傅让儿子们学习十八般武艺。再也无暇顾及儿时的梦想,被困在这方寸之间的内宅。
威北侯世子要议亲了,都知道他是由低贱的妾室抚养长大,小邹氏的恶名京城贵眷无人不知。国舅爷看上的几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过来。这些尊贵的豪门嫡女嫁过来是要服侍小邹氏这个婆婆的,他们怎么肯委屈女儿。把女儿嫁过来,娘家也跟着与一个妾来往,自降身份。国舅爷四处碰壁,想把女儿嫁到府里的,家世人品又都不行,沈从兴这个蠢货这才知道把邹氏纳进门究竟把孩子们害成啥样!小邹氏见世子议亲不顺利,竟然把邹家侄女接到家里,偷偷送去给世子作伴,罔图把生米煮成熟饭,让邹家女儿嫁过来做正室。气得国舅把世子一通责骂,又骂小邹氏猪油蒙了心,邹家一群无赖,女儿们养的差强人意,以后一个不许上门。小邹氏哭闹着说沈从兴看不起她娘家人辜负了姐姐。不料沈从兴说,这就是邹姐姐的本意。邹姐姐早就说过,娘家兄弟们太不成器,几个嫂嫂也不像会教出好孩子的样子,别的帮扶些也就罢了,儿女亲事万不可答应。
最后无奈,皇后娘娘把公主嫁了过来。金枝玉叶的公主,有爵之家的世子们最坏的选择,本朝规矩驸马不得议政,世子以后也就只能做个富贵闲人了。
邹姐姐留下的两个女儿,珍珠和玉珠。珍珠大一点,小邹氏在府中的这几年,挑唆的她处处和我作对。张口闭口都是我害死了她娘。天地良心,你娘死的时候,我在千里之外,怎么害她?就你爹这死德行,当我多稀罕嫁他!这孩子成天和我对着干,我也懒得搭理她!玉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无论小邹氏怎么撺掇她来问我和她爹要东西,她都不上当。甚至小邹氏和她姐姐撺掇她嫁给邹家表兄时她会反问姐姐:“你自己怎么不报答娘亲的养育之恩,嫁去邹家,反而要我去。慷他人之慨我也会!”
公主嫁到府上,我也不托大,反正我也不是正经婆婆,免了他们两口子的请安,敬而远之躲进自己的院子。世子脑子许是进水了,竟然要求公主把小邹氏当正经婆婆对待,气得公主三天两头回宫。小邹氏又趁机把邹家小姐接进府,名义上是陪伴她,实际上是陪世子叙旧情。气的皇后娘娘从宫中派来嬷嬷痛揍了小邹氏一顿。小邹氏更加怀恨在心,挑拨的小夫妻俩成天吵架拌嘴,连带着皇上皇后太子也跟着生气。成婚几年了,连个孩子也没生下。
轮到给珍珠议亲了,吸取了世子和公主的教训,这次沈从兴非要让我参与,让我给参谋一下。皇后娘娘给打听了两家:一个是卫王世子,温雅尊贵才貌过人;一个是刚立下战功的薄小将军,英武不凡胆识过人。我觉得卫王世子,是皇室宗亲,将来袭了王位除了正妃,玉碟里有册封的侧妃就有四位,受了委屈,娘家也帮不上忙。过日子还是要身家清白,没那么多莺莺燕燕,薄小将军,家底厚门风好,和我们威北侯府又有交情,一定不敢慢怠珍珠。”
本来侯爷也支持我的想法,谁料小邹氏一口咬定我不想珍珠嫁高门,怕她过的好。珍珠也听小邹氏挑唆,非要嫁卫王世子。果然她婚后,屋子里环肥燕瘦一堆好姐妹,气得她成天回娘家哭诉,皇后也懒得理她,哪个皇子王世子不是三妻四妾,你委屈个什么劲。
而薄小将军早就被眼尖的明兰和华兰姐俩看上,把华兰的女儿庄姐儿嫁了过去,夫妻和睦,小日子幸福的很,珍珠知道后嘴都气歪了。这一日,珍珠就要随着卫王世子回藩地就藩了,世子和沈从兴在家中设宴,和玉珠一起为珍珠送行,兄妹三人从小丧母,如今又要天各一方。珍珠哭着跟哥哥说:“这些年才明白过来,姨母小邹氏她不是好人,从来就没安好心哥哥把她送走吧。好好跟公主过日子吧。”沈从兴也是大哭:“公主不是一般的媳妇,爹爹百年之后,谁能护你周全,惹怒了皇上皇后是要让全家为你陪葬吗?”连玉珠小小年纪轻轻就知道劝哥哥:“太子表哥再敬重父亲,父亲的儿子却又不是是只有你一个,继母的儿子们比你有出息多了,对太子和皇后来说都是沈家人不是非你不可。你还不生下嫡子、将来没了爵位,你只能依附公主了。”
这次世子在最亲的三个人的劝说下,终于开窍了,把邹姨娘送出了府。皇后又把公主叫进宫,百般规劝,夫妻俩红着眼睛重归于好,开始好好过日子,不久以后公主也怀孕生子了。
而玉珠,跟我一向合得来。这孩子聪明、敦厚,从小就爱跟我生的大毛在一起厮混,姐弟俩形影不离,感情甚笃。玉珠大一点,我就把她送进了郑家的闺学里读书,教她管帐理家事,教她做人的道理,教她规矩。这些年这孩子越来越稳重,对下面的弟弟妹妹都很好。
玉珠刚15,就已经亭亭玉立,文雅持重。我娘家侄子,我爹最宝贝的小孙子,刚考上武状元就来我这里提亲、希望我这个姑姑成全他。据说他小的时候在郑家遇到过玉珠,一言不合俩人打架,玉珠把他打得头破血流,这么多年他也没能忘记。沈从兴这个老匹夫高兴的眼睛都看不见了,生怕我娘家反悔,连忙答应了。只有我知道,玉珠这孩子豁达通透,能嫁到我们张家也是张家的福气,她一定能做一个好媳妇。
玉珠出嫁那天,大毛难过的仿佛死了爹一样,不停威胁表哥如果敢对姐姐不好,他一定不会放过他表哥。他大概忘了,他表哥是武状元,功夫是外祖父亲传的,他根本打不过。玉珠嫁人后,大毛三天两头往我娘家跑,没有见过那么恋姐的人,我侄子要不是怕我生气,早给他打回来了。家里的二毛、三毛、毛毛,金珠、银珠天天打闹,我没有一天安生日子。我娘我娘却很开心,他们都觉得国舅爷待我极好,我过的很幸福。
我也不知道自己过的算不算幸福,沈从兴这个老东西看着人在我这儿,这些年我给他生了五六个孩子,可是我知道,他心里有一块地方我进不去。据明兰听顾二郎说,沈从兴和邹姐姐真是一对璧人,夫妇俩一个眼神就知道地方需要什么,想说什么。两人结婚数年还恩爱异常,有说不完的话,心意相通见者无不羡慕称赞。
我知道我比不上邹姐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许他们过到现在早就同床异梦了,可是邹姐姐为了沈家死了,这个人就永远留在他心中,旁人谁也比不上!我也不难过,我嫁给他是为我爹尽孝,又不是图这个老东西疼我爱我。他不爱我,我也不爱他。什么是爱,我不知道,也许就像邹姐姐和这个老东西;也许就像盛小六和顾二郎;也许就像盛华兰和袁文绍,过了十年了突然夫妻双双坠入爱河。反正,我和沈从兴,没有爱情。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