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当时查氏家族分为南北两支,南查是浙江海宁一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就是南查后裔,金庸先生原本叫(查良镛)。北查则是津门水西庄的查氏。而这场骇人听闻的惨剧就落在了南查查嗣庭的头上。那时雍正四年,查嗣庭以礼部侍郎身份被派去担任江西省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这次考试的题目是“维民所止”,“维民所止” 是什么意思?其实“维民所止”是出自《诗经》里“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就是国家广大的土地,都是让百姓居住的,含有爱护人民的意思。这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题目,没有想到有人向雍正告发了,说是“维止”这两个字就是“雍正”两个字去了头,出这样的题目,明摆着要砍皇帝的头,这还了得,雍正帝大为恼火。立刻传下一道旨意,斥责查嗣庭借考题来讽刺朝廷和圣上,结果南查这一支被满门抄斩,先后死掉十三口人。查嗣庭悲愤交加,在狱中自杀,死后还被戮尸示众。这要先从水西庄的主人查家和曹家的关系说起,公元1723年雍正即位,没过多久为了

推荐:《红楼梦》里脾气最好的主子是谁?

文/张丽华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1)

【作者简介】张丽华,女,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清代,已有三座著名的私家园林被誉为“大运河畔的三颗明珠”,其中的一座就是位于天津南运河畔的水西庄。水西庄,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扩建兴盛于乾隆年间。这座由盐商查日乾、查为仁父子经营的私家园林,曾经引起了乾隆皇帝四次驻跸此处。围绕着水西庄还有一桩公案,那就是水西庄被认为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为什么这样说?水西庄与《红楼梦》大观园原型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的渊源?

(运河名园水西庄)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繁盛一时水西庄,再次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大观园风景园内雕梁画栋、奇花异草,曲径通幽。不仅让刘姥姥看花了眼,任何一个普通老百姓见了这气势都瞠目结舌。而曹雪芹几乎没有经历过这富贵豪华的生活,所以曹雪芹构思大观园的时候不可能只靠凭空的想象,而是应该有一所或几所清代园林花园作为原型,在经过艺术加工而成。那么大观园与水西庄究竟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要先从水西庄的主人查家和曹家的关系说起,公元1723年雍正即位,没过多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打击前朝异己,压制汉人反满思想,雍正决定在汉族知识分子中大兴文字狱,一时间人心惶惶,曾经风光一时海宁茂门查氏家族还不知道,一个普通科举考试降给他们大难临头。

当时查氏家族分为南北两支,南查是浙江海宁一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就是南查后裔,金庸先生原本叫(查良镛)。北查则是津门水西庄的查氏。而这场骇人听闻的惨剧就落在了南查查嗣庭的头上。那时雍正四年,查嗣庭以礼部侍郎身份被派去担任江西省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这次考试的题目是“维民所止”,“维民所止” 是什么意思?其实“维民所止”是出自《诗经》里“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就是国家广大的土地,都是让百姓居住的,含有爱护人民的意思。这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题目,没有想到有人向雍正告发了,说是“维止”这两个字就是“雍正”两个字去了头,出这样的题目,明摆着要砍皇帝的头,这还了得,雍正帝大为恼火。立刻传下一道旨意,斥责查嗣庭借考题来讽刺朝廷和圣上,结果南查这一支被满门抄斩,先后死掉十三口人。查嗣庭悲愤交加,在狱中自杀,死后还被戮尸示众。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2)

这场轰动朝野的文字狱大案不仅毁了查家,就连曹雪芹一家也没有能够幸免。雍正年间曾显赫一时的曹家因盐务关系与查氏家族过从甚密,交往频繁,查嗣庭案爆发后曹家也因此受到牵连,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时担任江宁制造的曹雪芹父亲,因帐目亏空过多又转移财产而被革职。雍正五年十二月曹家被抄,转年曹家从南京迁往北京,年幼的曹雪芹开始饱尝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曹家来到北京之后,还是觉得凶多吉少,于是把年幼的曹雪芹托福给了水西庄的查家。虽说当时南方的查氏已经败落,但是北查经营着盐业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富足安定的,就这样水西庄成了曹雪芹的避难之所。长期的耳熟目染,这座私家园林中的楼台景致,豪华生活以及丰富的文物藏品都给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也因此成为了《红楼梦》的部分素材,查氏生活对创作《红楼梦》会有一定的影响。

大观园里的姑娘丫头个个都是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少爷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凑合着搞个诗社。一边赏花一边是吟诗对对子。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3)

曹雪芹受到什么启发才创作出这些情节呢?

也许是水西庄人杰地灵的缘故,加上江南的文人才子几十位都曾经客居过水西庄,所以水西庄是个文化大观园。影响了他的妻子儿女都能作诗,比如查为仁的妻子金志元是名门之后,她作的诗非常漂亮。他们几个闺女都能作诗,她们的诗风特别像《红楼梦》里头的诗风。她们的诗有的收录在《津门诗抄》中一直流传至今。

水西庄在一百五十年的兴衰中,曾经举行过一千多场诗会,这种盛况曾经记载在《天津县志》中。所以说曹雪芹至少借鉴了水西庄的人和事,因为不论是诗词唱和还是举办诗社都和水西庄的情况如出一辙。《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正副册,这数字在查家也多有记载,如查继佐家“买美环十二,查氏女乐遂为浙中名部”。

大观园中的金陵十二钗,众然超凡脱俗,冰清玉洁,但终究逃不过相同悲剧的命运。那些曾记载着她们欢乐与痛苦各色湘馆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令人扼腕叹息。这潇湘馆里住了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仅如此这十二钗都拥有一座轩馆楼阁,而这些轩馆各自都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4)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轩馆的名称竟然与水西庄中轩馆的名字有着惊人的相似。红楼梦黛玉住的那个“潇湘馆”外边还有一片竹林,在水西庄里有一个“湘中阁”,虽然名字差了一些,但是都有一片竹林。水西庄中有一著名胜景“藕香榭”,大观园中也有一处胜景“藕香榭”,水西庄那个“藕香榭”跟红楼梦那个“藕香榭”三个字完全一样。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与水西庄有许多符合及暗合的地方,说明水西庄和红楼梦大观园的有个渊源关系。

另外,《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当中的贾元春,也就是后来被选进宫的元妃娘娘。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原型,她就是随乾隆巡游水西庄的孝贤皇后。拿元妃省亲来说,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贵妃出宫,竟然用上了皇后才能享受的仪仗队。孝贤皇后虽然史料当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她很有可能随乾隆驻跸水西庄时借机看望了她在天津的弟弟。可惜的是孝贤在东巡回京的时候,竟然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大运河上,不管怎麽样,这场举国震惊的皇后暴死案不可能对曹雪芹没有触动,所以他笔下的元妃也是红颜薄命,暴病而亡。

虽然现在的水西庄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如果翻阅《红楼梦》还是能从大观园如诗如画的景致中,领略到水西庄的一代名园风采。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运河名园水西庄)(5)

《红楼梦》里林黛玉与晴雯的爱情观

李白与唐朝的酒: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三国田畴:功成身退真节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