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  纵观东北的整个历史进程,这片肥沃的土地在严肃中又带着一丝荒诞美学的失序。前者来源于历史,后者则来源于近些年猛然兴起的“东北式幽默”。    而这两种极端的体验,对于未曾到过这片土地的人来说,有着最致命的吸引力,使人望而生畏,却又欲罢不能。  这里始终是矛盾的、无解的、甚至是拧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永远是迷人的。  而“这里”,便是中国东北地区。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1)

  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区域。

  这片土地始终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这种颜色介于黑白之间,却又没有灰色那般混沌;卡在暖色与冷色的交界处,它既有星火燎原的热烈,亦有秋气肃杀的冷冽。

  冰与火交融,这里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原始的野性,“生猛”一词可以准确形容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可矛盾的是,“凶狠”之外,它又不断向外散发着善良的气息。

  而这两种极端的体验,对于未曾到过这片土地的人来说,有着最致命的吸引力,使人望而生畏,却又欲罢不能。

  这里始终是矛盾的、无解的、甚至是拧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永远是迷人的。

  而“这里”,便是中国东北地区。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2)


  纵观东北的整个历史进程,这片肥沃的土地在严肃中又带着一丝荒诞美学的失序。前者来源于历史,后者则来源于近些年猛然兴起的“东北式幽默”。

  从“共和国长子”,到“段子聚集地”,东北完成这一身份转变仅用了不到70年的时间,这是文化落地的奇迹,同时也是东北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

  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你对互联网的敏感度如何,你都一定或多或少地看到过与“东北人”相关的讯息。而其中,与这一群体相连的词汇,大多是一长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东北人民很幽默。这点不需要否认。

  只是他们的幽默又从何而来?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3)

 首先,讨论一下东北语言的艺术。

  在正式讨论东北方言之前,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何为“东北地区”?

  根据官方给出的解释,目前的中国东北地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目前东北地区土地面积约有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超过1.2亿。

  人多地也多,而这也决定了,东北地区的方言肯定不只有一种。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4)

  如今,语言学家习惯将东北话分为两大类:胶辽官话、东北官话。

  而在东北官话中又分有三大片,即“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与“八小片”。

  受生活环境与个人习惯的影响,各地的东北话各有不同。小到平翘舌的使用,大到表达方式的变化,东北各个城市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演绎着家乡的方言。

  只是,万变不离其宗。

  东北各城市的方言发音、表述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个特点,却是所有东北话都绕不开的,那便是“魔性”。

  作为盛开在黑土地上的一朵娇艳奇葩,东北话的传播速度,足矣比拟可传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用最短的时间,它能以一秒一个外地人的速度向外散发着自己的魅力,从而轻而易举完成“给我一个东北人,我还你一群东北人”的文化传播KPI。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5)

  而这一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北话“易学”、“易懂”的特点。

  作为漫长严冬的产物,东北人为了节省自身热量的释放,他们在沟通上会尽可能选择一种长话短说的方法。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能动手的尽量别逼逼。

  毕竟在零下20、30度的天气里,无论怎样深切且友好的会晤交谈,都不如一次拳打脚踢带来的温暖实在。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6)

  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口腔内的温度不散失,东北方言在普通话发音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发音动作放松口腔,这样一来东北话吞音、连读的特点极其明显。

  “做什么”变成“干哈呀”,“为什么”变成“为啥”,就连争吵与打架这种极考验逻辑性与战术性的连贯繁琐动作,都能被言简意赅地概括为“他扒拉我”。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7)

  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一点东北话词汇积累并想提升东北话口语等级,那么去户外光膀子练习东北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就会从内而外地体会到东北话发音的真谛。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8)

  哈尔滨冰雕

  身为目前最懒的发声方式,东北话仄起平收较少。它带有大量的儿化音,且“r”与“y”不分,“o”与“e”任意替换。

  这样的随意有点像北京话,但从音调上看,又比后者整整低上了三度;加上爆破音居多,东北话中大量穿插着以“a”为结尾的词语,如此便造成了一种低声说话有气势的感觉。

  “吃肉”变成“吃又”、“好人”变成“好银”、“怎么了”变成“咋地啦”,“莽撞”变成“虎啊”,就连一次普通地形容商品降价,都能被东北人民以“它贱啊”,说出六亲不认的气势。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9)


  在这种“能闭嘴决不张嘴、能降调决不升调、能连读决不分读”的语境中,东北便有了一套自创重音体系:

  “哎妈呀”、“必须的”、“你彪啊”……当你发现一个东北人说话,将力气全都用在第二个字儿上时,那基本可以判断此人“喝大了”。

  除此之外,受满语、俄语等汉化的影响,东北话始终带着一股子浓浓的大碴子味。

  某些地方如盘锦、锦州等地,还有尾音上扬的特点,所以当地人民的每一次张口,都仿佛在质疑全世界。

  被誉为全国最不适合谈恋爱的方言之一,东北话总是显得朴实无华。可再平凡的语言也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闪光点,而这一点在东北话上的体现,便是其惊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比起日常交流,东北人民的谈话更像是一次伟大的文学创作。

  “大鼻他祖宗——老鼻子了!”(形容数量多)

  “半夜摸黄瓜——不分老嫩。”

  “放屁掺沙子——连讽刺又打击!”

  在歇后语与俏皮话齐飞的交流中,东北人民总能发动人体一切零件,运用物体的所有特点,凭一己之力将世间万物幻化为比喻句。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10)


  巩汉林在《东北一家人》中饰演老牛家“前女婿”

  所以他们的语气总是活泼的,用词总是生动的,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做形容的欲望,如果有,那他们就自创成语!

  “半拉柯基”(形容半途而废)、“沥沥啦啦”(形容办事说话不麻利)、“舞舞扎扎”(形容某人性格不稳重)、吭哧瘪肚(形容说话不流畅)、扬了二正(形容愣头愣脑)、破马张飞(形容张牙舞爪)……

  虽然每一个词语看起来都跟它的本意没有任何关联,但放在特殊语境里,它们又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东北人民的喜怒哀乐。

  

赵本山和沈腾对话(赵本山范伟沈腾)(11)


  在东北,人们讲得内容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必须到位!而在这一点上,我们本山大叔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对白,无论面对的人物是谁,本山大叔总能以其性感又迷人的东北话,迅速与对方打成一片。

  这是语言的魅力,同时也是跨越人种的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践——甭管啥意思,整就完事儿了!!

  魔性、硬核、诙谐,近几年凭借这些特点,东北话成了互联网世界中的网红方言,而能熟练掌握这门神奇语言的东北人,也好似一夜之间长在了很多人的笑点上。

  在别人的眼中,东北人的每句话中都带着包袱,每段对话都是语言学的头脑风暴。毫无疑问,东北话是构成东北人“幽默细菌”的一部分。

  但另一方面,东北人也正以特有的方式,自己成就着自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