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泸州西部生态城区(看泸州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

泸州西部生态城区(看泸州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这个春天,长江滨江公园(小关门至柏木溪段)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刷爆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张俊芳前几天也去“打了卡”。在离健身步道不远的观景台上,张俊芳跟亲家母何天喜一起在公园的皂角树下拍照。张俊芳就住在附近,是看着公园建起来的,“以前想着,要是这边江边也能建公园就好了,没想到一步步成真了”。打造公园城市 让市民乐享“绿色福利”4月9日早上9点多,长江滨江公园(小关门至柏木溪段)内,不少市民在休憩游玩,有的在观景台上拍照,有的沿着步道悠闲观景。健身步道上,杨顺琴正和两名同伴做着健身操。杨顺琴住在附近的桃源山庄小区,走到公园只需要几分钟。如今,该公园已成了她休闲健身的首选地。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清朝诗人张问陶的诗句,娓娓道出古城泸州安逸、舒适、悠闲的生活。

泸州西部生态城区(看泸州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1)

泸州西部生态城区(看泸州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2)

泸州西部生态城区(看泸州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3)

泸州正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资料配图)

今天,泸州正通过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红色物业等方式,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

切片一:

打造公园城市 让市民乐享“绿色福利”

4月9日早上9点多,长江滨江公园(小关门至柏木溪段)内,不少市民在休憩游玩,有的在观景台上拍照,有的沿着步道悠闲观景。

健身步道上,杨顺琴正和两名同伴做着健身操。杨顺琴住在附近的桃源山庄小区,走到公园只需要几分钟。如今,该公园已成了她休闲健身的首选地。

在离健身步道不远的观景台上,张俊芳跟亲家母何天喜一起在公园的皂角树下拍照。张俊芳就住在附近,是看着公园建起来的,“以前想着,要是这边江边也能建公园就好了,没想到一步步成真了”。

这个春天,长江滨江公园(小关门至柏木溪段)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刷爆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张俊芳前几天也去“打了卡”。

该公园的美景不止于黄花风铃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显山露水的设计原则,充分展示泸州山水城市起伏的自然风貌。沿途打造了小关门河滩风貌区、三道桥皂角古树广场、清泉寺文化休闲段、泸州军分区香樟林区等各具特色的公园景观。在植物选用方面,结合起伏的山水地形,形成了以红梅、玉兰等为主的春花片林,以银杏、无患子、红枫为主的秋叶观赏区。在服务群众方面,公园还设置了以全民健身为主的沿江步道,配置了多处服务性建筑。”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公园城市发展科科长许冀涛介绍,全长约6公里的长江滨江公园(小关门至柏木溪段)将成为一个以片林欣赏、观江亲水为主的生态休闲新场景。

近年来,泸州市着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休闲场所。据介绍,目前,泸州已建成城市公园40余个,城市绿地面积达2300多公顷,基本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格局,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绿色福利”。

切片二:

建设海绵城市 打造会“呼吸”的酒城

蜿蜒的龙涧溪缓缓流淌,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岸边各色草花竞相开放,阳光和煦,春风微拂……春日的龙涧溪公园,美成一幅画。

“打造得好,水是循环的、天然的,环境干净整洁。”4月5日,龙涧溪旁,市民梁世容和朋友们在盛开的花丛边拍照。对于泸州的城市建设来说,龙涧溪公园不仅仅只是一座公园。作为沱江支流之一,龙涧溪是周边片区范围内雨水排放的主通道和受纳水体。

“公园总占地面积38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7.5公顷,公园西侧和东侧地块的雨水均通过公园排入龙涧溪,整体汇流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副科长刘方华介绍,龙涧溪公园建设时采用了透水铺装以及设立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排口等措施,增加雨水滞渗能力,提高雨水净化能力,实现对周边雨水的调蓄和径流污染消减的目的,“整个公园就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体”。

在泸州,这样典型的海绵型生态公园除了龙涧溪公园,还有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

2016年,泸州被列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启动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在充分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积、提升雨水储蓄调节功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渗透、储蓄、净化和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几年间,海绵城市在泸州从无到有。截至目前,泸州市已建成海绵城市42.3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4.38%。

3月28日,财政部公布了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泸州市被评为A档(全国仅5个)。

切片三:

打造红色物业 让家门口的“小确幸”温暖居民

晾晒衣服的问题曾一度困扰着龙马潭区玉带花园小区的居民。2020年初,小区物业在小区设置了3个衣物集中晾晒区,居民们的烦心事得到了解决。如今,两年过去,晾晒区依旧“人气火爆”。“有了集中晾晒区,方便多了。”小区居民姜宇说。

住在小区里,让姜宇感到的“小确幸”还有不少,比如在小区的共享空间里借阅书籍、上微党课;在物业设置的微心愿墙上,写上自己的心愿,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小物业,大民生。近年来,泸州通过探索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让家门口的“小确幸”温暖越来越多的居民。

以玉带花园小区为例,该小区是龙马潭区农村拆迁安置限价商品房,分5个区共44栋楼、85个单元,有住户3393户。为解决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兴泸物业公司与云台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于2018年1月成立玉带花园小区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工作者担任,党支部委员分别由小区业委会筹备组组长和小区物业项目经理担任,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管公司、小区居民代表(居民议事组织)四方力量共同抓小区党建的工作格局。“我们通过实施构建微细胞、举办微课堂、实现微心愿、开展微行动的‘四微工程’,推动小区管理成效凸显。”兴泸物业玉带花园小区项目经理、玉带花园小区党支部宣传委员牟光盛介绍。

“去年泸州市成功创建了‘酒城邻里红润万家’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从治理上健全机制,一方面建立物业联席会议制,推动公安、城管、消防多部门联合执法进小区,化解小区综合执法矛盾;另一方面建立物业服务清单、志愿户党员户结对清单、居民议事清单,物业企业、社区、业主交叉担任党组织成员,实现物业企业、社区、业主三方共评,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市物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唐明月介绍,泸州市目前有16家红色物业企业,并通过建立市、区县、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小区五级党组织,形成红色联盟,积极推行小区共享空间建设,利用小区闲置架空层深化“一老一小”共享空间建设,拓展“物业 养老”“物业 生活”等多种服务,不断提升红色物业服务品质。

切片四:

老旧小区改造 添文化让居民住得更舒心

“以前,小区路面坑洼不平,路灯不亮,水沟到处渗水;现在,小区地面平整干净,楼梯灯明又亮,绿化也搞好了。”提起老旧小区改造给生活带来的“新气象”,卿巷子居民汪运全有很多话说,“短短几个月,小区就有了明显改观,大家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了。”

作为蒋兆和故居所在地,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宝莲街——蒋兆和故居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是2021年泸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重点之一,而卿巷子民俗文化街区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此次改造包括对卿巷子街区内的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区域进行维修改造,以及对小区内部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泸州市龙驰投资公司小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江雨杭介绍说,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三改三添”(改隐患、改基础、改环境,添文化、添服务、添管理),助力老旧小区提档升级。

卿巷子民俗文化街区就是添文化的典型。

从青砖、酒罐装饰的卿巷子民俗文化街主题墙进入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卿巷子,穿过一道道精心打造的文化墙,便可抵达蒋兆和故居。

巷道两旁墙壁上 一幅幅浮雕,一段段文字,将小市酒文化、商帮文化、曲苑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一一展现,将游览者带入悠远的历史中。

“通过改造,不仅提升了小区的环境,在改造过程中还注入了小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让我们乃至下一代了解传统优秀文化,在这里生活更加舒心开心。”下大街社区居民李强说。

文梦露 泸州日报记者 刘明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