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时任复旦大学文科主任的余楠秋与妹妹余蕙传(摘自1928年《图画时报》)余楠秋出身长沙余氏。根据周亚明先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激荡岁月》一文中考证,该族为长沙望族,近世名人辈出。余楠秋之父余肇升,为湖南著名教育家,深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东渡日本求学之后,在家乡大兴新式教育,5个子女全部送往国外求学;其叔伯余肇康,光绪进士,曾任山东、江西按察使、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其兄余籍传,曾任民国湖南省建设厅长;其妹余蕙传,留美归国后曾任南京女子中学校长。父亲的开明和家族的雄厚财力,是支撑余楠秋得以赴美留学的重要保障。抗战胜利后余楠秋的聘书存根(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新中国成立后,余楠秋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长期从事英语,西洋史等教学工作。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海归知识分子,余楠秋的成才经历颇具代表性。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1)

余楠秋,1923年春至复旦大学任教,讲授商业英文、修词学、论理学等课程,1924年起,任文科主任。1929年复旦大学系科改组,成立文学院,下设外国文学系、史学系、中国文学、社会学系、新闻学系、教育系,余楠秋为首任院长,并兼外国文学系、史学系主任,为学科的发展贡献良多。

以笔为刃,心系家国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2)

余楠秋(1897—1968),本名余箕传,号楠秋,湖南长沙人,出身湖南望族长沙余氏。其父余肇升(1864-1916),湖南著名教育家,为湖南教育和实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余楠秋是余肇升的第四个儿子,1914年由湖南雅礼中学考取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美预备班,后赴美进入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攻读历史及文学专业,1922年回国。

归国后,余楠秋来到上海以教书为业。他留美七载,英文流利,对西洋历史颇有研究,复旦、大夏、暨南、大同等大学都慕名聘请他为文学教授。后因课务繁忙,受李登辉校长力邀,辞退除复旦外其他学校职务,在复旦任教,1929年任复旦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后担任外国文学系主任(1931—1937)。任教期间,余楠秋担任商业英语与文献阅读、名学(即今逻辑学)、言艺学(即今演说学)、欧洲近世史等课程教授,并出版《英文精选》《英语演说学》《英文作文纠谬》等英文教本,翻译《欧洲近现代史》《近代欧洲史》《演说学概论》等著作,编写有《英文精选》《英语演说学》《大学英语选》等书。为复旦乃至上海英文学科教学做出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余楠秋以笔为武器,多次在报刊发表文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谋划已久的侵华行径,将人民团结、政府有力、武装军队、爱国教育作为强国的重要条件,呼吁全国人民以史为鉴,起身反抗:“我们是要做,不是说话可以了事;我们须要是行,不止是言。我们将来的希望,就是从今日起,全国一致准备起来,务必要达到做强国的几个条件。”他带领复旦学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因此成了日本特务的眼中钉,特务曾扬言要除掉他以杀一儆百。1937年夏天,余楠秋受湖南大学聘请,辞去复旦大学职务,举家返回长沙,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5年,余楠秋被选举为湖南省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前往鄂湘赣地区查处贪污腐败案件,并赴台湾考察并写作报告。抗战胜利后,余楠秋回到上海,于复旦等学校任教。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3)

抗战胜利后余楠秋的聘书存根(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余楠秋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长期从事英语,西洋史等教学工作。

出身名门,赴美留学

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海归知识分子,余楠秋的成才经历颇具代表性。

余楠秋出身长沙余氏。根据周亚明先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激荡岁月》一文中考证,该族为长沙望族,近世名人辈出。余楠秋之父余肇升,为湖南著名教育家,深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东渡日本求学之后,在家乡大兴新式教育,5个子女全部送往国外求学;其叔伯余肇康,光绪进士,曾任山东、江西按察使、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其兄余籍传,曾任民国湖南省建设厅长;其妹余蕙传,留美归国后曾任南京女子中学校长。父亲的开明和家族的雄厚财力,是支撑余楠秋得以赴美留学的重要保障。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4)

时任复旦大学文科主任的余楠秋与妹妹余蕙传(摘自1928年《图画时报》)

余楠秋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归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民国初年众多留美学生选择的成才道路。民国初年(1912年~1920年),多达1/3的留美中国学生是伊利诺伊大学培养的。早在1906年,伊利诺伊大学当时的校长艾德蒙·詹姆斯(Edmund J. James,1855—1925,1904—1920在任)曾致信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庚子赔款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个建议后来发展成为庚子赔款奖学金,诸多中国留学生因此受益。

不过,伊利诺伊大学为何获得民国初年留美学生的青睐?

第一,得益于伊利诺伊大学对中国留美教育事业的支持。

20世纪初,伊利诺伊大学在校长埃德蒙·詹姆斯领导下,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詹姆斯一方面希望提高学校在美国的影响力,成为可与哈佛大学比肩的公立大学,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教育来扩大美国在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1906年,詹姆斯就与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在华传教士和舆论领袖共同建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82—1945)退还部分美国政府依据1901年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获得的“庚子赔款”,将其用于帮助中国政府发展现代(美式)教育。

1908年,美国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退还半数,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同年,詹姆斯邀请时任清政府驻美公使的伍廷芳担任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此次访问后不久,伍廷芳致书埃德蒙·詹姆斯,打算推荐两名学生来学习法律,并详细询问了招生政策和学费情况。詹姆斯校长马上答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函,着重强调了伊利诺伊大学相对低廉的学费和生活成本。他还提到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并向伍廷芳表明自己“热切期盼通过您……来传达我对每一个希望来伊利诺伊大学求学的中国学生的诚挚欢迎”。此外,他还表示“希望您能寄一份官派留学生的名单和地址,以及他们具体的留学计划”。

至此,伊利诺伊大学以其低廉的学费和生活成本在中国逐渐打开局面。《东方杂志》作为晚清至民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上海刊物,就曾登载文章比较过美国不同大学的留学成本,狠狠打了一波“广告”。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伊利诺伊大学人数最多的留学生群体。随着中国留学生的逐渐增多,学校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生活水平和学术事业的倍加关照,也使伊利诺伊大学在中国青年中倍受青睐。詹姆斯校长于1913年建立了“外国学生办事处”(1919年升格为“外国留学生院”),开设语言扩展课程,提供一对一的语言教学服务,以及建立遍布全城的寄宿家庭制度,使该办事处成为中国留学生倍感亲切的温馨家园。

第二,留美学生团体的支持与宣传。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如今各大高校老乡会、校友会多如牛毛,也不难理解对远渡重洋、远在异乡的留美学生而言,校友会是互帮互助、联络情感的重要组织。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内一直活跃着一个名为“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会”的民间组织,并在诸多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以及重庆(抗日战争期间)等设有分部。不少校友会成员都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美关系增进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腔热血,忧国忧民

余楠秋任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为复旦文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洪深、陈望道、周谷城、陈子展、周予同等著名的教授当时均在文学院任教,可谓大师云集,阵容强大。许据1948年《复旦同学会会刊》记载,余楠秋中文著作(含翻译)十五部,英文著作七部,其中既有诸如《大学一年英文》《英语演说学》等课程教材,《暴风雨》《尼赫鲁自传》等文学译著,也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小史》等介绍国外先进知识以谋富强的时事作品。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5)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6)

余楠秋先生著作

九一八事变后,余楠秋积极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并在李登辉校长的授意下带领跟随赴京请愿的学生,要求蒋介石出兵抗日。复旦大学“三·二五”事件是中华学生救国运动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正在复旦学子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之际,上海当局竟以莫须有的罪名大肆殴打和逮捕学生。1936年3月24日夜半,上海市军警当局调动众多军警和男女便衣侦探,把复旦大学团团包围起来。3月25日,复旦校门外的军警越来越多,并冲入校内与学生发生流血冲突。复旦校长李登辉及秘书长金通尹、文学院长余楠秋、教授顾仲彝、庶务主任齐云等,不忍坐视徒手学生被大队军警重殴,奋身前来劝解,竟亦遭军警殴打,金通尹、余楠秋、顾仲彝相继被殴倒地,李校长也被击仆地。

复旦历年法学院院长(以笔为刃的复旦首位文学院院长)(7)

1936年3月25日,军警在校园里抓捕进步学生(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

余楠秋始终把青年视作民族的希望。1934年,在其母亲的支持下,余楠秋将亲朋好友为母亲准备的七十大寿寿金悉数捐出,作为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奖学金,以助贫寒力学之士,由复旦大学会计处代收后移交两校,成为社会美谈。台湾《湖南文献》社长吴伯卿,早年在复旦大学文学院求学,其间因家庭变故,失去经济来源,萌生退学念头。余楠秋得知后,鼓励他克服困难,坚持学业,在为他争取学校资助的同时,每个月从自己的薪水中拿一部分给他作生活费。后来,吴伯卿得知余楠秋去世,泣不成声,专门在台湾《传记文学》撰文《教育家余楠秋》,以作纪念。

回顾过去,作为复旦大学文学院第一位院长、第一位系主任,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余楠秋先生值得被复旦学子们铭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为渴求知识的青年们支一张书桌,点燃爱国和理想的火炬,架起复旦的风骨,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

注:作者为复旦大学校史协会成员,本文经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指导。

来源:复旦记忆

作者:彭馨玮

责编:章佩林

编辑:徐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