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元白龙湖在哪里(广元白龙湖里有一座幸福岛)

广元白龙湖在哪里(广元白龙湖里有一座幸福岛)在白龙湖库区关闸蓄水之前,幸福村还是青川出名的“鱼米之乡”,村民靠着肥田沃河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舍小家、顾大家”,1996年,库区蓄水后全村后靠搬迁到满坡石谷子的倾斜度足有30度的乌山岭,从此居住在“环水孤岛”,进出靠船、住房简陋、物资匮乏,行路难、吃粮难、就医难、上学难,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艰辛日子。“白龙湖长又长,娃儿口渴望着娘;白龙湖宽又宽,山上庄稼只望天。”这句顺口溜成为当时的写照。 幸福村是白龙湖库区后靠移民典型村,却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几次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延伸调查】 一个目的—— 让园区人民奔跑进入全面小康

名副其实幸福岛

——对青川县沙州镇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调查

广元白龙湖在哪里(广元白龙湖里有一座幸福岛)(1)

初冬时节,从广元出发,沿广甘高速到青川出口,顺着白龙湖畔蜿蜒的柏油路前行,不远处,湖水环绕的小岛上,新房林立,最高处的铁塔上“幸福岛”三个字格外醒目。幸福岛上的村民真的幸福吗?记者决定进行一次调查。

【现场】走进幸福村,一片金色的菊花便映入眼帘,游人们三五成群在花园里留下幸福倩影,整齐划一的果蔬园格外醒目,简欧风格的村庄倒映在如镜的湖面。该村支部书记沈连学说:“两年多来,随着旅游开发综合项目的深入实施,白龙湖幸福岛核心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赏花、垂钓、采摘瓜果、体验农耕生活,乡村美景和丰富的游乐项目,吸引着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延伸调查】

一个目的——

让园区人民奔跑进入全面小康

幸福村是白龙湖库区后靠移民典型村,却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几次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在白龙湖库区关闸蓄水之前,幸福村还是青川出名的“鱼米之乡”,村民靠着肥田沃河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舍小家、顾大家”,1996年,库区蓄水后全村后靠搬迁到满坡石谷子的倾斜度足有30度的乌山岭,从此居住在“环水孤岛”,进出靠船、住房简陋、物资匮乏,行路难、吃粮难、就医难、上学难,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艰辛日子。“白龙湖长又长,娃儿口渴望着娘;白龙湖宽又宽,山上庄稼只望天。”这句顺口溜成为当时的写照。

“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即使有政府支持,由于贫困面广,全村户户房屋改造也只是瓦房两、三间,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没有多大改善。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如何才能让幸福村的村民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

2014年,县委、县政府领导通过调研,决定充分利用白龙湖的水资源、生态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将以幸福村为核心的沿岸6村1社区按照“产村一体、园村相融,显山露水、透绿秀村”的基本理念,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按照依山就势、长藤结瓜、连片成带、群园发展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着力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综合配套,努力

把园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白龙湖旅游开发先行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样板区、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农村全面小康率先区。

方案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现场调研、现场指导、现场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沙州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园区建设,加大组织机构建设力度,制定了园区建设倒排工期表;抽调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常驻园区,与村“四职”成立园区建设专门工作组,吃住在园区,实行“白加黑”24小时无间断工作制,做到园区建设零阻碍、快进度、高质量,真正实现让园区人民奔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现场】竣工不久的游客接待中心旁边,村民李大爷正带着孙子在花台边有说有笑;不远处的现代农业园区里,从喷灌设施里喷出的水珠呼哧呼哧地浇灌着新栽的油橄榄;还有几个村民正在修一条沿湖骑游道。“今后游客多了,可以

多一个耍的项目。”一位村民说。

【延伸调查】

两份努力——

政府厚积薄发、老百姓自强不息

沙州镇党委书记介绍说:“在建设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中,我们遵循‘利于发展、温暖人心’的原则,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据调查,他们针对道路、节点等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推行“一事一议”的方式,针对农房和户办工程建设,在幸福岛园区建设中,专门出台了农房新改建、农房风貌建设、入户路和院坝硬化、改厨改厕改圈和化粪池建设的以奖代补专项政策,按照宣传、规划、实施、指导、验收、兑现“六到户”方式组织实施。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县上出台了专门的财政贴息政策和星级农家乐以奖代补政策,同时,把黑木耳、袋料菇种植纳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正由于此,他们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据统计,近年来,已建成园区主干道23.53公里,次干道8.96公里,生产作业道(游步道)20公里,特别是架起了通往乌山岭的大桥,让幸福村联通了外界;实施乌山岭、吴家湾630余亩高标准土地整理和园区1.6万亩油橄榄果水配套;完成乌山岭人饮工程及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木鱼场镇至乌山岭天然气主管道铺设;乌山岭游客中心码头改造及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正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他们还按照“清杂去乱建庭院、房前屋后建果园”和“多绿化、少硬化”的要求,以“一房两池三改四化”(“一房”即新建和改建住房95户;“两池”即配套沼气池、化粪池;“三改”即改厨、改厕、改圈126户;“四化”即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庭院绿化、民居风貌特色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无害化)为重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欧洲风情及文化情趣的新型村庄。

“当基础设施得到改变后,老百姓认识到园区建设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自己,所以自觉形成了‘占田占地自我调剂不要钱、群众投工投劳不说钱’的良好建设氛围。”沈连学说。如今,这里已形成了一种不等不靠的自力更生精神,村民配合园区建设,自主投入各类建设改造、发展产业的资金共计3000多万元,形成了“早投入早受益、多投入多受益”的自我发展良好局面。

【现场】行进在村道的路边,一座光伏提灌站展现在眼前。管理人员介绍说:“它是我们整个园区的动力,它由160块光伏板组成提水净扬程120米,我们以光伏提灌站为支撑,将喷灌系统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保证了农业产业园的正常用水。”

【延伸调查】

三篇文章——

现代农业文章、康养旅游文章、水上娱乐文章

两年多来,沙州镇党委、政府按照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产业发展思

路,努力做好“现代农业”、“康养旅游”和“水上娱乐”这三篇文章。

湖边高山农业,做好生态文章。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县委县政府按照“同做一桌席、各炒一盘菜”的思路,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投入园区建设,同时引导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几年来,共整合投入项目资金50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资金1300万元,当地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投入3700万元。

尤其是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库区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建成塘池等小型水利工程37处;建成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实现了生态能源提水;构建库—站—塘(池)—渠(管)相结合、串联成网的取水方式,彻底解决1.66万亩耕地生产用水问题,并发展喷灌3630亩;实施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为油橄榄等种植业创造了良好的水、土生态环境。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新建油橄榄核心示范园600亩,集约化管护油橄榄1.6万亩,完成2000吨油橄榄初榨加工生产线技改;栽植果树(桃、李、梨)和间种蔬菜740亩;种植绿色山珍300亩;拆除8568口水产养殖网箱;重点打造农(渔)家乐示范户5户,带动发展农(渔)家乐41户,新组建土地合作、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各1个;完成川珍实业公司1000吨即食山珍食品加工扩建项目及规范化建设。

与此同时,注重体制创新。在园区建设中,按照“以改促建、创新驱动”的思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启动农村“七权”同确工作,目前,镇、村两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实现了联网运行,园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等的确权颁证工作已全面完成,实现流转土地3300余亩,引进民间资金2000余万元。

他们还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共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户,新培育专业大户30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1个,家庭农场2户,新组建土地合作、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各1个。

水乡渔家旅游,做大特色文章。在康养旅游方面,建成城乡服务一体化、服务内容多元化、空间布局组团化式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个,打造百福广场、钓鱼平台、临福台、祈福台、纳福台、烤鱼广场、风情一条街、望街、在水一方、游客中心等10个文化休闲观光节点,配套体育健身设施2处、旅游公厕2座;实现园区无线wifi全覆盖。同时,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产业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和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章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三委三社一中心”村(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和“1 4”村(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十二户联动机制”全面覆盖,“十大救助制度”深入人心,社会管理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幸福岛上,以公共服务中心为纽带,形成家家都是旅馆的住宿接待模式,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导产业,带动庭院经济连片发展,构建“住江边农舍小院、吃农家生态特色菜、观无限湖光山色、购山野有机农特产品”的乐旅环境。

投资1000多万元的康养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

水上娱乐,做强人气文章。现已建

有一个国际竞技级钓台,台位300个,从201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白龙湖搏鱼大赛以来,已接待垂钓爱好者10余万人次。

“幸福岛农业园区的其它水上娱乐项目,正在招商引资中,吸引了包括成都的欢乐谷等多个投资方前来实地考察和项目合作初步洽谈。”沙州镇产业办鲜鹤霖介绍道。

目前,幸福岛正在朝着辐射链带建设“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世外渔村”;“白龙湖畔、江边渔家”的幸福岛;“湿地水乡农业观光、垂钓休闲、康疗健身等为主的复合型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有序进行。

【现场】来到名叫“两棵松渔家乐”院子里,业主何万玲正在杀鱼,准备客人的午饭。“以前就靠养鱼、种地,收入低得可怜,而且还把自己累得一身都是病,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居住环境变好了,也开起了渔家乐,经济收入也很可观,现在客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农家乐每年的营业额在25万元左右,我还准备把房子扩大一点,再多挣点呢!”何万玲一脸笑容地说道。

【延伸调查】

四大欢喜——

省政府心、养游客眼、喜产业领头人、乐当地老百姓

幸福岛的人们安居乐业,不再让各级政府操心。美丽的幸福岛有了看的、有了吃的、有了玩的,留得住游客的心。

再说最大赢家,理所当然是区域内的老百姓。他们建立了农业园区“股权量化 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 租地务工”的收益分享机制,实现财政投入资金转变为群众收益股金。采取“两优一均”进行股权分配,水利设施总股本的20%作为贫困户和土地流转农户的优先股;余下的按30%股权量化给村组集体,50%股权量化给所有农户,没有产生效益前,业主每年拿出3万元作为贫困户的保底收益,实现收益后,保底资金交由村集体用于村内水利设施维护,每年提取产业收益的20%按股分红,建立了贫困户优先股退出机制,贫困户脱贫后优先股部分转入集体,作为帮扶救助资金。

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村民已形成“优

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就地就近和外出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土地租金和入股分成为主的财产性收入”、“项目奖补和财政转移为主的政策性收入”四个渠道的持续快速收入增长点,收入不仅大大增加,而且长期有保障。

以幸福村为例,全村共247户10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35人,全为库区后靠移民。近年来,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夯实了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解决全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发展了特色产业。建成了油橄榄示范片10000亩,并在林下套种马鞭草和优质药蔬基地1200亩,新建星级农家乐、渔家乐41家,年接待成都、绵阳等周边游客达30万人次,成为青川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名片。该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前的4200元到去年的8500元,今年预计可达9400元,仅今年脱贫户就高达14户。特别是发展产业的家庭,年利润达到10万元以上有好几家,已经提前跨入小康生活,正逐渐影响、带动邻里乡亲投资发展项目。幸福村实现了贫困村向富裕村、信访村向和谐村、移民村向幸福村“三个转变”。

陈旭岳宏记者徐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