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内心特点:为什么你很难走进日本人的内心
日本人的内心特点:为什么你很难走进日本人的内心日本军人宁死不降不一定是爱国,也有可能是投降后被遣送回国后会让整个家族体系蒙羞,被踢出团体,然后处处受到排挤至死,那样的话还不如光荣战死让家人的“团体地位”提高。这和日军宁死不降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光是学校,社会更是如此,男主外,女主内。就像男人负责在公司打拼,女人负责养家,而同一公司的太太们经常会举办“太太会”,各自男人的升迁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太太会”中的地位。如果你认为你一直没有触碰到日本人的内心,很有可能你还是个“无团体人士”,说明你还没有进入容纳自身的小团体中,一旦你进入了他们的小团体,就可以做好友,可以接触内心,但如果日本人把你视为“外人”就你永远属于他们集体外面的陌生人。
你会发现日本人从小就是以小团体的形象出现在“外人”面前的,一般人数不会太多,标准配置是4-5个人,这几个人形成了固定的小团体,一旦小团体内谁受到“外人”的欺负或者攻击,一般就是两个小团体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
因为人员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连老师都无力干涉。
而在小团体内部,往往还要分出比较鲜明的上下级关系。
那些高位的学生在他们往往是这个小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无论是智商还是沟通能力等都是这个团队的最高值,相反的话,很容易落入小团体中的最低阶级,小团体靠此来维持所谓自身的“团体秩序”。
不光是学校,社会更是如此,男主外,女主内。
就像男人负责在公司打拼,女人负责养家,而同一公司的太太们经常会举办“太太会”,各自男人的升迁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太太会”中的地位。
如果你认为你一直没有触碰到日本人的内心,很有可能你还是个“无团体人士”,说明你还没有进入容纳自身的小团体中,一旦你进入了他们的小团体,就可以做好友,可以接触内心,但如果日本人把你视为“外人”就你永远属于他们集体外面的陌生人。
这和日军宁死不降也有一定的关系。
日本军人宁死不降不一定是爱国,也有可能是投降后被遣送回国后会让整个家族体系蒙羞,被踢出团体,然后处处受到排挤至死,那样的话还不如光荣战死让家人的“团体地位”提高。
而中国人这一点完全不同,没有被团体绑架,尤其是90后和00后,思维方式比较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和不信命,相信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追寻,而完全不用去依赖所谓的“小团体”来给予自己少得可怜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故意对陌生人设置语言门槛
日本人会对陌生人有种天然的距离感,哪怕双方都是日本人也不例外。
如果你是外国人的话,这种距离感会更明显,你只是察觉不到罢了。
他们心里一般会想:“反正过几年这个外国人就回国了,总之客套客套就行了”。
这种距离感并不是物理上设置障碍似的距离感,而是设置“语言障碍”,日语中被称为“敷居が高い”。
意思就是一直对你使用“过分的礼貌”,有意的用“礼貌”去和你生疏。
如果是交谈几回觉得互相不对付,没有必要深交的话,就会开始不断地使用日语敬语中“过分的礼貌”,基本上识趣的人再交谈几次后,就会慢慢的变成陌生人了。
但你说我是中国人,我可能很难体会到他们那细微的敬语该怎么办?
要我还一直追着聊天,那岂不是显得我“很不知趣”?
其实我要说,面对日本的人际关系,要守住的铁律就是“只看做,不看说”,划重点啊!
比如日本人说“下回请客吃饭”、“下回再见面”、“下回我们一起出去玩儿”等等,你千万别当真,十有八九都是客套话。
如果真的有下回,直接邀请你去聚会或者玩耍,做出了行动,这才算是你跨过了“语言门槛”被纳入了小团体之中。
如果是客套话,你在约他的时候,他会告诉你自己的行程早已经排到一年以后了。(ps:中国倒是也有,但是没日本这么严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