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便利店怎么了(山海蓝图接手全时便利店)
全时便利店怎么了(山海蓝图接手全时便利店)▲更改主体通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1日,成都全时便利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粉丝迁移至本公众号的说明》,账号名称由“成都全时便利店”变更为“成都OurHours全时便利”,账号主体由“成都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变更为“成都山海蓝图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雀巢借道银鹭的收购乌龙据悉,雀巢声明中提到的山海蓝图的实际控制人为蔡学彦,是厦门银鹭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厦门银鹭进出口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状态为“注销”)的法定代表人,而厦门银鹭进出口有限公司为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是雀巢“被成为”收购全时便利店的买家。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雀巢斥资15亿元收购了厦门银鹭集团旗下的银鹭食品公司60%股权,随后雀巢分别于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购了剩余的股份,实现了对厦门银鹭食品的百分百控股。2018年6月28日,银鹭食品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企业,董事高等职位均由雀巢高管担任。
日前,雀巢的一纸声明让全时便利店的收购方浮出水面。声明称,公司控股的是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海蓝图与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联,否认了雀巢借道旗下银鹭集团收购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天津、成都所有门店的传言。
2月19日,成都全时便利店相关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确认了全时便利店被山海蓝图整体收购的消息。目前成都全时便利店的经营一切正常,门店总数继续增加。“虽然尚未接到总部的通知,但‘百城百万’计划应该会继续下去。”
除了全时便利店,2018年下半年起,受资本加持快速扩张的邻家便利店、131便利店接连出事,给火热的便利店市场泼了一瓢冷水。业内认为,便利店终究是一门高成本、高投入,需要稳扎稳打的慢生意,仅靠资本推动是行不通的。
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零售商协会了解到,2019年成都便利店行业总体趋势向好,便民网点约9000个,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上千家,本土品牌连锁企业网点数量占比过半。传统便利店正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实现门店改造升级。按照规划,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将被叠加整合进便利店,打造社区消费新场景。
雀巢借道银鹭的收购乌龙
据悉,雀巢声明中提到的山海蓝图的实际控制人为蔡学彦,是厦门银鹭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厦门银鹭进出口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状态为“注销”)的法定代表人,而厦门银鹭进出口有限公司为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是雀巢“被成为”收购全时便利店的买家。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雀巢斥资15亿元收购了厦门银鹭集团旗下的银鹭食品公司60%股权,随后雀巢分别于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购了剩余的股份,实现了对厦门银鹭食品的百分百控股。2018年6月28日,银鹭食品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企业,董事高等职位均由雀巢高管担任。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1日,成都全时便利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粉丝迁移至本公众号的说明》,账号名称由“成都全时便利店”变更为“成都OurHours全时便利”,账号主体由“成都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变更为“成都山海蓝图超市管理有限公司”。
▲更改主体通知
北京和天津的全时便利微信公众号主体也已认证为“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天津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北京、天津和成都的山海蓝图分别成立于2018年的12月26日、12月28日、2019年1月7日,法定代表人均为蔡学彦,占股50%。
▲银鹭为外资企业,与山海蓝图无关
确定接手方,成都门店缺货现象得到改善
成都全时便利店品牌部戴女士告诉记者,全时便利店被山海蓝图整体收购已经是内部公开的消息,不过这并没有给成都门店带来太大影响。据悉,除了北京、天津、成都的门店,其他零散的门店被处理给当地的便利店企业。目前成都全时便利店的经营一切正常,品牌不变,运营人员基本是原班人马,门店数量还有所增加。截至目前,成都全时便利店门店总数130家,较去年11月增加了21家。目前成都基本以直营门店为主,加盟商占比不到10%。
▲门店盒饭品类仍有不足
▲红星路二段店盒饭生鲜仍然少货或缺货
2月18日,记者走访位于武侯区火车南站的成都全时英联国际店、位于科华北路的沸城店,以及位于锦江区的红星路二段店发现,新鲜乳品、蛋糕面包、盒饭等生鲜产品出现了一定少货、缺货现象,货架上的商品明显摆放得稀疏。英联国际店店员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到今年春节前,便利店中利润最高的日配类自营商品(盒饭、饭团等)以及香烟无法及时供应,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听说总算找到‘接盘侠’了,好像是叫山海蓝图?”而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和航空路的几家门店店员也反映,生鲜食品的供应目前还没有跟上。不过他们向记者否认了欠薪的说法。2月19日临近晚上6点半,记者注意到,正是晚餐高峰时期,红星路二段店的货架上只有两盒盒饭,而木屑蛋糕、三明治等保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倒是还有不少。
▲年后缺货少货现象得到改善
全时“卖身”始末
据了解,全时便利成立于2011年,实际控股方为北京复华控股有限公司,占股88.56%。在资本的加持下,全时便利的拓展速度可谓“疯狂”,避开了上海等便利店“红海”区域,转而选择天津、长沙等便利店竞争相对较弱,但市场需求成熟的潜力城市。根据公开资料,全时便利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门店,截至2018年7月,已经拓展至南京、天津、长沙、成都、重庆、杭州、苏州、武汉、廊坊等10个城市,门店总数近800家。
2017年,全时多次被曝在资本市场中寻求入股或收购一年多,作价十多亿,但并未成功“卖身”。分析人士认为,全时的报价与其经营状况和规模或不相符,同时资本对于接手重资产经营模式的便利店还较为谨慎。
随后全时决定加速扩张,推出“百城百万”计划,即投资百亿元,于五年内进驻100个城市,覆盖100万个终端。同时全时便利也在推动其加盟业务,加速资金回笼。业内认为,全时便利高速扩张,是希望建立规模效应,在资本市场上提升估值,从而获得新一轮融资,同时也不排除全时便利是在为“卖身”做准备。
2018年2月,全时宣布收购成都GOGO超市,接收其位于成都热点区域的13家门店,仓储(冷链)物流中心、智能中央厨房、面包糕点食品生产线和牧场。全时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时2018年将重点推进行业并购,目前已有多宗并购项目正在洽谈和推进。也就是说,此时全时的资金还是充裕的。
不过,一直顺风顺水的全时遭遇了当头一棒。2018年8月,全时背后复华P2P理财平台海象理财爆发兑付危机。海象理财共有7万多位投资者,近40亿元存量,挤兑15亿元左右。复华控股集团资金链紧绷,而日常经营资金都需要向集团申请的全时便利兄弟品牌“地球港”、“全时生活”相继关门停业。全时便利店也受到波及,曝出了欠薪、拖欠供应商账款、门店断货等消息。业内也一直传闻,全时正频繁与企业沟通接洽准备出售,或将出让部分股权给苏宁或物美。如今真正的收购方终于水落石出,也给消费者和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
9000便民网点,2018年成都便利店发展稳中向好
除了全时便利店,2018年下半年起,北京邻家便利店、131便利店均因资金周转问题“爆雷”关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显示,总体景气指数为64.12,同比下降5.13,全行业呈现降温趋势。
成都零售商协会便利店办公室张主任告诉记者,便利店解决的是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零售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便利店业态可以附加各种线上线下服务,是优质的流量入口,因此被资本广泛看好,在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推动下成为新风口。但是风投充满了不稳定性,无法保证便利店业态所需的持续性高投入。目前不少便利店缺乏盈利能力,或尚未进入盈利期,完全是靠投资来支撑,一旦遭遇风浪非常容易资金链断裂。
据成都零售商协会数据,随着成都加快城市化建设,多条地铁线路的开通与大量写字楼、新兴商务区的出现,2019年成都便利店行业总体趋势稳中向好。初步统计,便民网点约9000个,本土品牌连锁企业红旗、舞东风、WOWO、007、9010、老邻居等网点数量占比过半。截至目前,成都的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上千家,在昼夜均衡、打造消费之城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相比北上广深,成都便利店还有发展空间。”
目前,便利店已经进入店内有座位、WIFI、充电等互动的2.0时代。传统社区便利店正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实现门店改造升级,初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而天猫、京东对夫妻店的改造,虽然效果尚不明显,但在经营管理、供应链、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无人店及无人货架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临发展困境。
去年11月,成都市政府出台《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工作方案(2018—2022)》。计划到2022年,社区商业连锁店超10000家;将支持社区便利店叠加城市供水、燃气、供电、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政务和公共服务,构建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鼓励社区商业企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无现金支付、24小时无人值守等新型服务方式和新业态;鼓励零售企业打造社区大超市,采用“超市 食材餐饮 生活APP”服务模式,构建社区居民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生活方式。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余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