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盛唐最好的楼盘(风起洛阳中原名都)
洛阳盛唐最好的楼盘(风起洛阳中原名都)提到洛阳,热播剧《风起洛阳》重现了唐朝时期神都的盛世光景,那时的洛阳被称为神都,不但是政治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会。也曾无限风光有人说,看得见的洛阳,是北方一座平和安静的城市,看不见的洛阳,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坐标。从商周到汉唐,地处伊洛盆地的洛阳始终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城市,它的衰弱始于安史之乱,在北宋定都开封之后,地位进一步下降。如今,借着政策的东风,洛阳能否再次起飞?
舞蹈《龙门金刚》。图/河南卫视官方微博
洛阳,最近比较火。
前不久,河南卫视的宝藏级神作《龙门金刚》火出圈了。鸟鸣声中,霞光照亮了古老的龙门石窟,金刚力士翩翩起舞。“镇省之宝”龙门石窟让无数观众留恋,也让洛阳跟着火了一把。
而近期《风起洛阳》的热播,又勾起了观众的“大唐梦”与“洛阳情”,更让洛阳这座城市受到网友的关注。
有人说,看得见的洛阳,是北方一座平和安静的城市,看不见的洛阳,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坐标。
从商周到汉唐,地处伊洛盆地的洛阳始终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城市,它的衰弱始于安史之乱,在北宋定都开封之后,地位进一步下降。
如今,借着政策的东风,洛阳能否再次起飞?
也曾无限风光
提到洛阳,热播剧《风起洛阳》重现了唐朝时期神都的盛世光景,那时的洛阳被称为神都,不但是政治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会。
热播剧《风起洛阳》重现了唐朝时期神都的盛世光景。图/《风起洛阳》官方微博
但现在的洛阳早已不复当年。虽然在名气上,洛阳的历史文化要比省城郑州耀眼得多,但它现在的实力却比后者差得很远。
2020年洛阳的GDP为5128.4亿元,郑州则为12003亿元。现在洛阳的经济体量与历史上的经济地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后,洛阳不是没有发展机会。
宋代以后因为地势原因,洛阳失去了河南中心城市的位置。
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洛阳则是无限风光。
在“一五”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中,河南共有10个,主要分布在洛阳、郑州、焦作、平顶山等地,形成了郑洛汴工业区。
其中洛阳更是拥有10个项目中的6个,如后来著名的洛阳拖拉机厂和洛阳热电站。
到了1956年,洛阳形成了跟沈阳铁西区齐名的涧西工业区,到了“一五”计划结束时,洛阳拥有大、中、小型工厂达26个。
可以说,这“6个工程”直接奠定了洛阳的工业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洛阳成了有名的工业城市。
这些企业现在依然是洛阳工业和制造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也是河南高端制造的基石。比如,总部位于洛阳的中国一拖是中国特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拥有“东方红”这样中国驰名的商标。2020年9月16日,入选“2020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洛阳依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截至90年代初期,洛阳的经济总量仍是全省第一。到了90年代中期,郑州超越洛阳,并且逐步拉开了距离。
不过,洛阳自身的局限也不可忽视。
与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城市一样,洛阳在很长时间里也面临过度依赖国企、轻重工业比例失衡、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难度大等结构性问题。高铁时代,在交通网中的地位也限制了其对外的辐射力。
这些都制约了洛阳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转型发展。
标兵渐远,追兵渐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洛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这是洛阳这些年来,罕见地出现在如此重量级的规划文件中。
如果同郑州比,洛阳确实有压力。
“一五”期间,河南省内城市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1954年,郑州取代开封正式成为河南的省会。
这座火车拉起来的城市除了占据平原有利地形和形成“米字形”交通优势外,更是把洛阳盆地东部原属于洛阳管辖的巩县和登封纳入版图。
与郑州的枢纽之地相比,洛阳明显受到交通的制约。
但是,郑州的飞速崛起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事情。
凭借着承接大量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郑州经济迅猛增长。
2000年郑州GDP只有738亿元,到了2020年,郑州已经达到12003亿元。
20年间,郑州的经济规模扩大了16倍。
反观洛阳,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间,洛阳的经济增速较为缓慢,与郑州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2000年,洛阳GDP为422.8亿元,经济总量约为郑州60%,占全省GDP总量接近10%。到2020年,洛阳GDP已不到郑州二分之一。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图/unsplash
除了跟郑州的差距越来越大,洛阳的压力还来自追赶者的步伐加快。
压力首先来自省内。
在河南省内,南阳正在奋力追赶洛阳。2020年,南阳GDP为3925.86亿元,排在省内第三位。虽然在GDP规模上距离洛阳还有千亿元的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南阳名义GDP增速高达11.96%,高于洛阳的10.64%。
在人口规模上,南阳跟郑州一样是河南省内仅有两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之一,比洛阳人口足足多了300多万。
此外,跟洛阳一样,南阳在今年河南省党代会上也被提升到“副中心”的位置。
在获得跟洛阳同等政策力度的支持下,南阳追赶洛阳的步伐势必会加快。
不仅省内的南阳追赶步伐加快,在中西部众多非省会城市中,GDP紧随洛阳之后的湖北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和宜昌,也在步步紧逼。
2004年,宜昌和襄阳GDP分别为540.1亿元、557.9亿元,彼时的洛阳GDP则为904.6亿元,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首位。
然而,经过16年拉锯,在2020年城市GDP排行榜上,作为湖北省内老二和老三,襄阳和宜昌2020年GDP分别提升至4601.97亿元、4261.42亿元,与洛阳5128.4亿元已是差距大幅缩小。
在此次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文件中,襄阳和洛阳是中部地区仅有被提及支持建设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能否再次起飞?
洛阳也在不断努力。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年-2020年)。自此之后,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及河南省发展格局中的“副中心城市”地位愈发稳固。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借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洛阳正走出一条上升曲线。
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洛阳GDP达到4070.1亿元,同比增长6.9%,增量391.34亿元,增量排在河南省第2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工业转型升级正不断加快。
在一度制约发展的交通方面,洛阳正从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转变。
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就提出把洛阳建设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此次国家发改委文件再次点出了洛阳的交通枢纽地位。
其实,洛阳在普铁时代就是铁路枢纽了,陇海铁路与焦柳铁路在洛阳十字交会。洛阳也是最早建设高铁的城市,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建设。
洛阳的优势还在于手握文化与旅游这张王牌。2020年洛阳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29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95.4亿元。2020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63处。其中,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27处。
洛阳“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不难发现,近些年,正是工业的健康成长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洛阳整体国民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的稳步攀升。这表明以工业和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新型服务业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
2019年河南印发《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再度明确支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支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引领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增强对陕东、晋南地区的带动力。
可见,在更高的站位上,洛阳被赋予的使命已经不仅仅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本身,还有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失落已久的洛阳,借着政策的东风这次能否如愿?
从交通改善到产业联动、经济辐射等方面看,洛阳无疑还可以走得更远。
新京智库研究员 | 查志远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