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的乐理知识:作曲那些事多声部写作技巧 19 和声节奏层与织体的内声部
和声的乐理知识:作曲那些事多声部写作技巧 19 和声节奏层与织体的内声部分解式和弦的极致是琶音,非常有个性的一个表现方式,对音乐形象有很大的描述作用!我补充一个表现方式:琶音和声节奏层:网上有篇钢琴老师写的关于编曲的四个层次的文章,我也是看了他的文章后似懂非懂的开始了音乐制作征程,除此之外再没有这个名词出现,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他老人家的发明,因为在作曲四大件里面(和声、复调、配器和曲式),并没有这个专有名词(甚至没有层次这个词),不过我觉得这个词很贴切,虽然有一些误导性(音乐的任何一个层次都是有它自己的节奏,虽然可能和别的层次重合,但是也有不重合的)!老师说(转载自midifan.com):
经过前两期骨架式的、简单的编曲实战体验,我们已经初步进入了音乐制作里面最辉煌、最讲究创意的殿堂,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用冷静的、客观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编曲,会发现我们的编曲还是有些单薄,起承转合还是不够圆润 ,怎么办(⊙o⊙)?
嗯ヽ(○^㉨^)ノ♪,号主一般这时候直接打游戏去了୧( ⁼̴̶̤̀ω⁼̴̶̤́ )૭!因为接下来的工作非常磨人,号主每次都是心里建设很长时间才敢开始进一步的、精细化的音乐制作≥﹏≤!
先说第一个问题--薄!
但凡在音乐制作里面你听到“薄”这个字,基本就是和声节奏层、也就是音乐织体内声部不够充实所导致的。道理谁都懂,可是解决起来那真就是高手与低手的区别了〣( ºΔº )〣!
和声节奏层:
网上有篇钢琴老师写的关于编曲的四个层次的文章,我也是看了他的文章后似懂非懂的开始了音乐制作征程,除此之外再没有这个名词出现,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他老人家的发明,因为在作曲四大件里面(和声、复调、配器和曲式),并没有这个专有名词(甚至没有层次这个词),不过我觉得这个词很贴切,虽然有一些误导性(音乐的任何一个层次都是有它自己的节奏,虽然可能和别的层次重合,但是也有不重合的)!
老师说(转载自midifan.com):
吴崧铭 · 2002-05-18 · 2 评论节奏性和声层与背景性和声层--再谈音乐配器层次问题上一文我大概的讲述了音乐配器的四个基本的层次 近来收到很多读者寄来的作品 大概的感觉是音乐的普及工作上了新的台阶了 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迷上了音乐制作 这里首先应该感谢如midifan、中音网等等同仁们默默无闻的工作,是他们用无数个不眠之夜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本职工作是钢琴教师,我代替孩子们向这些前辈说声谢谢!你们的工作是伟大的,你们把上网聊天变成了学习高雅艺术的桥梁! “废话”一大堆,让我们进入正题。在四个基本配器层次中,让音乐充满了立体感的就要算第二层也就是和声节奏层了,上文说的和声节奏层已经提到了节奏性的和声(如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等)和背景性的和声(如例8例9和例10),现在我们再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种和声的特点和配置技巧。1.节奏性的和声,这里要理解一点,所谓节奏性的和声是器乐合奏中的一个层次,并不是某种乐器或某种伴奏型。它可以有5种织体类型,这点和传统配器手法一至,主要有柱式织体、半分解织体、分解织体、综合织体以及包含了以上四种的复式织体,请大家看下列谱例 柱式织体:(点击听)半分解织体:(点击听)分解织体:(点击听)综合织体:(点击听) 复式织体指以上这些织体以及他们的变体互相杂交后生出来的混血儿,怎么交就有你发明创造了。柱式和声主要在乐曲的配器手法必须简单的情况下使用,比如马丽安的without you一开头就是用的例1这种织体,简洁而带有淡淡的忧伤感。在乐曲的发展性段落中常用分解或综合织体,因为流动感更强,但具体怎么用还得看你的创造了,以上的例子只是抛砖引玉,毕竟音乐艺术是很抽象的。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也是很多初学者常犯的毛病,不要用很多乐器演奏同样的织体,各声部和声的丰满度要控制得当,不可堆砌,能省就省,不见得每个声部都要把和弦的所有音演奏出来,你可以在钢琴上演奏根音和五音,吉他声部出现三音,但不要都堆满。总的原则是三音、七音、九音和色彩音尽可能少出现(但不能没有),根音和五音可以多重复。而且在和声丰满度上你有可能要留些空间给背景和声。节奏性和声声部的音量视不同段落给予调整,在声部较多时让他听不太清就好。 2.背景性和声,这是一个误区,很多人喜欢在乐曲一开头弦乐和声就铺天盖地的出来,除非你要营造这样的戏剧性效果,否则到了发展段你将无计可施了。适当的使用背景和声会让音乐变得清新动人,请听这段音乐(例5)弦乐背景和声刚出来时还是单音,渐渐的随音乐的推动发展成和弦。另一个误区就是电吉他drive的效果背景,你可能在一个通道里使用drive的solo和背景和声,这样背景会随着solo变成前景,把主旋律淹没得一蹋糊涂,大可把背景和声放到另一个通道中,这样好调节它的gain或volume,而且千万不要用密集的和弦,一般drive顶多用纯五度的双音走背景,或用单音也无防。 当然和声本身的性质对音响的丰满度也有影响,不同的和弦材料,不同的音区,不同的音色都会影响你音乐的效果,所以,和声、配器、音响各方面的知识都应该丰富才能独自完成你心爱的作品 有关各方面的音乐知识我们也都还在探索,希望大家多与我们交流,以后我们将继续探讨配器中其他各个层次的运用,请大家密切关注midifan的技术文章,同时我们也在自己的网站上交流一些心得和体会,欢迎大家浏览www.chinadmz.com (本人以前取了个网名吴少东,现在改用真名:吴崧铭 QQ:6176176)email:111@chinadmz.com文章出处 MIDI爱好者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我补充一个表现方式:琶音
分解式和弦的极致是琶音,非常有个性的一个表现方式,对音乐形象有很大的描述作用!
现在看来,我把老师关于音乐编曲的四个层次和四部和声搞混了(-_-||我的作品是咋做出来的呢,(ノಥ益ಥ)不失尴尬的微笑),所以导致我总是感觉对内声部的无力、无助,每次编曲都好像撞大运,要不就是找一些复合音色来凑数,效果还不错哈(*๓´╰╯`๓)♡!
我想了一下,四部和声和音乐的四个层次应该是这样的关系:
1、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
四部和声的研究对象是管弦乐队,一般用弦乐组(中提琴和大提琴)或者铜管乐组(圆号和长号)乐器来做内声部填充(号主觉得木管组乐器太有个性不适合做填充性乐器),因为只发一个音,为了音量,都是集团作战(若干个乐手演奏同一个音)(;一_一)!
音乐的四个层次的研究对象是电声乐队,一般一个和声式乐器电子琴或者吉他、电吉他就可以填满内声部,通过音箱扩音,达到音量的最大化。
所以和声性乐器在充当内声部的时候会用很多乐器本身的技法来丰满自己,例如键盘乐器会用双手弹奏和弦加宽频率响应范围,而不是老老实实的弹奏四部和声里面的中音部和次中音部的音符。
2、两者达到的效果不同
众所周知,管弦乐队齐奏能够达到恢宏的音响效果,这是电声乐队不能够达到的。
电声乐器由于插电,音响效果可以做出现实中没有的音色,可以给人带来奇幻的音乐听觉感受。
插电,虽然电子乐的历史比电脑还早(゚Д゚)ノ(这是真的),但在作曲家的想象世界,它是没有尽头的。会发展到有那么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乐器都可以用电子合成,包括现实中的乐器(其实现在已经都可以合成了,只不过效果不是那么的真实,人的耳朵可以分辨出那些是真的乐器录制,那些是合成的假乐器)。
3、嗯ヽ(○^㉨^)ノ♪!号主顿悟了!
立地成佛了\(〇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