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杨家祠这种保存较完好的、具川东北民居特色古建筑、石木雕刻,这种在当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些礼仪、制度的民俗已是一种历史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将在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更好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1)

文化是我们国家、民族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体现,随着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杨家祠堂这种民间古建筑,民间风俗,这些石碑、石刻文字,木雕花纹等已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文化,已被市文化局搜集、拍摄、登记,日益得到国家、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保护。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2)

自古以来,杨姓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大姓,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在隋朝的三位皇帝中,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治理隋朝38年;在宋代,杨继业及其八子都是忠烈,至今流传着“赵家天子杨家将”的口碑;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杨虎城、军阀杨森;革命战争年代中杨姓男儿涌现出许多爱国将领,乃至在解放后担任国家上层干部,如杨尚昆(国家主席)、杨得志(总参谋长)、杨成武、杨白冰、杨秀峰、杨汝岱(省委书记)、杨超(省长)等。杨姓自古人才辈出,为国家、民族理立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3)

四川的杨姓来自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相传当时四川发生强烈的地震,人口几乎绝迹,朝廷便从人口密集湖南、湖北、广东移民到四川来重新发展,由于强烈的地震,吓坏了外省人,谁都不愿到四川来,于是朝廷在湖广三地分配名额强制遣送(所以现在四川人闲时习惯双手背后走路),四川、重庆大部分杨姓祖籍来自于湖北孝感地区的麻城、红安、新洲和湖南新县、商城等地,园宝岭村及周边乡镇的杨姓人家的祖籍都来自于湖北省孝感市麻城县四根松一带的杨姓,当时来了杨氏三兄弟,分别叫杨龙、杨虎、杨豹,杨龙为老大,居住现在峰占的露家湾(园宝岭村的3、4、5、6、社);杨虎为老二,居住峰占的蒋家汴(大垭口村1、2、3、4社);杨豹为老三,居住在达山包(现苍溪县河地乡五星村、中华村),后来就形成三大房份,按照祖籍四根松的派别,第一代传人派别为杨世﹟,第二代派别为杨春﹟,第三代派别为杨廷﹟,第四代派别为杨文﹟,第五代派别为杨大﹟,………,现在祠堂派别石刻碑文清楚可见(如图)。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4)

随着杨姓在四川的繁荣,人口的增多,在当时的社会杨姓人家为不受别的姓氏的欺压,也为杨姓人氏自己在四川遵章守纪,繁荣昌盛,在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杨姓人氏便在四川设立祠堂,总祠堂设在成都市郊,各县市设中祠堂,区乡设分祠堂,各地杨姓分别在本姓中选出德高望重、有威信的人担任族长,光绪年间杨森(民国军阀,民国国大代表)就担任过四川的杨氏总族长,阆苍两县杨剑如担任杨氏中族长。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5)

园宝岭村杨家祠堂在清朝同治八年随着总祠堂的建立而修建,当时由本地德高望重、威信高的杨龙的第四代传人杨文彦组织修建,因先祖杨龙为老大居住露家湾(园宝岭村),最初祠堂定位在园宝岭村,又因神奇的蒲鸽垭和风水圣地“园宝山”,经杨氏人家讨论,杨家祠堂修建在园宝山脚,坐西向东,背靠金元宝,象征杨姓人氏永远向着东方太阳,世代繁荣昌盛。

祠堂刚刚动工,组织修建者杨文彦便有事耽误,因杨文彦之妹嫁于构溪罗敷垭罗家,因家庭小事自寻短路上吊身亡,杨文彦去当人主被罗家羞辱,杨氏人家不服气,组织杨氏人家上门寻理,罗家被杨家的气势吓倒,杨文彦回来还不服气,由组织人员与罗家打官司,最后罗家因官司败输而赔礼赔钱,可这一来耽误了祠堂的修建,事后杨文彦因病不治身亡,因此祠堂就只奠基立了个空框架,后来因种种原因也就没继续修建。

三十年后,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应总族的旨意,由杨氏德高望重的第五代传人杨大印(号为杨瑜锋)组织续建。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6)

祠堂规划为石木结构的三合院,是当时川东北最具民居特色的建筑,占地300平米,分为正殿和厢房,正殿居中,长约12米,宽6米,正殿两边各为两间厢房。整个房屋为木框架,木架横梁直径约50厘米的柏木,上面写有修建的年月和修建者;正殿外的檐下有两根半石半木的落堂柱,两根柱子下边两米多高的40厘米为园的石柱(本祠有人犯规将用绳捆住,背靠石柱受罚),柱子上半部为木柱,木柱上边有两只精美的木雕灯笼(如图);两柱之间房上有一排棈子,其中一根直径约40厘米,上面有两条栩栩如生木刻祥龙,至今清楚可见(如图),棈子正中悬挂一块长1.5米、宽1米的木匾,上面刻有“清白家风”四字(又被刨光改用教学黑板),这块刻有“清白家风”文字的木匾是光绪帝赐予的,因当年杨森做总族长时,治理有方,杨氏人家安分守己,效忠朝廷;正殿和厢房的窗户全为精美木雕窗户(正殿窗户因办学作教室改变);正殿内正中为五个石碑,正中三个是光绪三十年树碑的,上边清楚刻有“光绪三十年季冬月二十日立”(如图),三个石碑石柱上刻有三个横联、两幅对联,正中对联刻有“杨氏宗祠,寿考万年孝孙有庆,本之百世先祖是皇”,两边对联刻有“流芳百世,永垂万古,木本水源自地发,枝分派别由他生”,两边的石碑是民国年间建的,整个碑板上刻有杨氏第一代至当时的杨家人的名字(即祠谱),受“文革”时的损坏,大部分文字模糊不清;石碑的下方是一个祭祖钱罐(如图),祠堂每次会议和逢年过节杨氏人家都要在此给祖先焚烧纸钱。祠堂的房后是几十根参天古柏,杨家祠堂是附近保存最好的、唯一的民俗建筑。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7)

祠堂修建后经杨氏人家讨论,追认杨文彦为第一任族长,由杨氏第五代传人杨大印担任第二任族长,后杨大印死后由杨大林担任第三任族长,杨家庄(号名杨敬之)担任第四任族长至解放。

杨大印居住苍溪河地达山,家庭较穷,但能说会道,精通律吏,有一定文化,他召开会议讨论,根据杨氏分族的来源,根据字义和韵律,议定杨家的20代辈派为“文大家正兴,天朝应光明,万宗德泽永,国泰保安宁”,并将该辈派写入祠谱,装于小木匣,放入祠堂,以待传承,“文革”期间,该木匣遗失,同时,为了杨氏人家勤劳本分,遵章守纪,经讨论,他在本祠制定了许多封建礼仪和封建统治的规章制度,如,族内留公田;定期开族会;族内人家买卖房屋、田地要先内后外;将女赘婿、外姓如宗要族内讨论族长批准;婚丧嫁娶以礼待宾;家事不外扬;族内女人不议事;同姓不能结婚;晚辈必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不得在长辈面前辩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奸淫偷盗受罚受刑;族内族外有难必需支援;两个儿子的人户要服从参军等等。这些制度在当时的不健全的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生产,安居乐业起到积极进步的作用。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8)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自由和言行有健全的法律保障,祠堂的许多封建礼仪和制度废除,祠堂已不适用,但其中一些良好的制度在今天仍然能用,如:尊敬长辈、勤劳本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踊跃报名参军,保家卫国等。革命年代至今,这里参加红军的杨兴贵,师长,后坐浙江绍兴军分区司令员;杨林,副师长,后座四川化工厅厅长;杨正金,副团长,后专业新疆。解放后至今参军、参工、参干各条战线近千人,正是这些良好的制度使勤劳勇敢的杨家后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捍卫和平,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今天为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杨家祠这种保存较完好的、具川东北民居特色古建筑、石木雕刻,这种在当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些礼仪、制度的民俗已是一种历史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将在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更好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

阆中古城民俗表演时间表最新(春节专辑阆)(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