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歌曲的来历(国民歌曲两只老虎居然有如此魔幻的来历)
两只老虎歌曲的来历(国民歌曲两只老虎居然有如此魔幻的来历)1945年,长达13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陈歌辛创作了这首曲子,所以这里的恭喜,并非恭贺新春,而是恭喜每一个人都走出了劫难,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除了这首《恭喜恭喜》,陈歌辛还写过《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作品,每一首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除了《小白船》之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音乐背后,有着意想不到的创作缘由或故事。比如前几天上了热搜的《恭喜恭喜》。这首被中华儿女传唱了千百遍的贺年歌曲,几乎成为了我们过年时的必备旋律。但最初这根本不是一首贺岁歌曲,而是为了庆祝抗战胜利而创作的。作曲家是被称为“歌仙”的陈歌辛——创作出《梁祝》等经典名曲的著名作曲家陈钢的父亲。
还记得之前《隐秘的角落》热播时,突然被热议的《小白船》吗?搭配上剧情和画面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充满童年美好回忆的儿歌,瞬间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阴间音乐”。
网友们开玩笑说这部剧毁了一首儿歌。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首歌能与剧情如此契合呢?
《小白船》出自朝鲜的一名作曲家尹克荣,他之所以创作这首曲子,是因为目睹了自己姐姐在丈夫去世后的悲痛欲绝,她常常独自一人望着天空弯弯的月亮,思念着自己逝去的爱人。
所以这首曲子里有浓浓的哀思,在韩国也常常被用来当做安魂曲。上世纪五十年代传入中国后,经过重新填词,因为悠扬的旋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成为了一首广为传诵的儿歌。
除了《小白船》之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音乐背后,有着意想不到的创作缘由或故事。
比如前几天上了热搜的《恭喜恭喜》。这首被中华儿女传唱了千百遍的贺年歌曲,几乎成为了我们过年时的必备旋律。
但最初这根本不是一首贺岁歌曲,而是为了庆祝抗战胜利而创作的。作曲家是被称为“歌仙”的陈歌辛——创作出《梁祝》等经典名曲的著名作曲家陈钢的父亲。
除了这首《恭喜恭喜》,陈歌辛还写过《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作品,每一首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1945年,长达13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陈歌辛创作了这首曲子,所以这里的恭喜,并非恭贺新春,而是恭喜每一个人都走出了劫难,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经过多少困难
历经多少磨练
多少心儿盼望
盼望春的消息
这首曲子的最初版,采用了小调进行创作,奠定了悲情的基调;而姚敏、姚莉兄妹的演唱,更是道尽了人们心酸而复杂的心绪,赋予了曲子无尽的想象。
是啊,战争虽然胜利了,但那些生死离别却刻骨铭心,破碎的家庭再也无法团圆。站在这片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土地上,人们怀揣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一丝对未来的无措和迷茫。但不管怎样,还是要说一句“恭喜”。但这里的“恭喜”,不是“恭喜发财”,而是“恭喜你还活着”。
无独有偶,另一首唱响大街小巷的歌曲《新年好》,也不像如今听起来那么简单。
每年春节,大街小巷、超市电台里最常听到的,大概就是这首充满喜悦的《新年好》了。节奏欢快的三拍子响起,节日的气氛就满溢出来,但这首音乐背后的故事,并没有这么单纯而快乐。
很多人知道,这首曲子是从朝鲜传入中国的,出自朝鲜著名的歌剧作品《卖花姑娘》。
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
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
花儿虽美,花儿虽香 ,没人来卖怎么样
满满花篮,空空小囊,如何回去见爹娘
《卖花姑娘》讲述了卖花姑娘花妮和家人在地主恶霸欺压下过着悲惨的生活,最终和哥哥一起投身革命的故事。用单纯无忧的童声,讲述着悲痛的经历,在了解故事背景之后,似乎有了更大的杀伤力。
事实上,《卖花姑娘》也并非朝鲜原创,在这部歌剧之前,这段曲子已经在美国流传了一百多年。
原曲是一首叫做《Oh My Darling,Clementine》的民歌,创作于十九世纪后半叶,虽然节奏简单自由,但歌词却以当时的淘金热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矿工的女儿掉进水中不幸遇难的悲剧故事。
Oh my darling oh my darling
我亲爱的,我亲爱的
oh my darling Clementine
我亲爱的Clementine
Thou art lost and gone forever
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Dreadful sorry Clementine
我无比难过,Clementine
没有过多的悲情渲染,可歌词里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唱着“亲爱的”是多么地无望,那是一位倔强的小伙在向心爱的姑娘做永恒的告别。
除此之外,一些口口相传的儿歌背后也藏着悲伤的故事。
比如《两只老虎》这首曲子起源于十七世纪的一首法国儿歌。流传到中国后被重新填词,可这歌词没头没尾,引发过不少人的疑惑。
这首歌的作词,据说也是源自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一对兄妹不顾世俗的禁忌相恋了,遭到了全族人的反对,为了表示抗议,两人不惜自残来表明心意。
因为故事过于血腥,后人为了记录这件事,将事件嫁接到两只老虎的身上,编成了一个童话故事,于是就有了“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的两只老虎。
值得一提的是,《两只老虎》因为有着简洁明快的旋律,还曾经被改编成了《国民革命歌》,用来鼓舞士气。这大概也是这首儿歌的高光时刻了!
除了《两只老虎》,童年时还有一首非常流行的童谣,叫做《泥娃娃》。如今还被很多父母用来做孩子的哄睡曲目。
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眉毛
也有那眼睛,眼睛不会眨
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
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说话
小时候听这首歌时,就觉得很难过。
这首歌的作曲是姚敏,原唱于飞,后来被邓丽君唱红。其实,这首歌原本并不是一首儿歌,而是被收录于民歌之中。
从旋律上看,这是一首小调旋律,每一段结尾处都是二度下行音,所以,听起来有很浓厚的悲伤感。而且旋律中采用的大、小二度音程都是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并不悦耳。
21世纪后,这首歌被台湾流浪歌手巴奈翻唱,更是唱尽了歌曲中的孤独感。
而为这首歌注入更多悲情的,正是巴奈个人的人生经历。她出生于台湾的原住民部落,母亲很早就将她抛弃了,她从小唱歌给自己听,从小陪自己玩耍,陪自己长大。
因此巴奈将《泥娃娃》唱成了一首孤独者的赞歌,淡然的木吉他伴奏,用苍凉的歌声讲述出泥娃娃的故事,仿佛也在讲述自己仿徨无助的童年。童年时的巴奈,更像是那个消失的泥娃娃没有快乐无忧的面容,只有一摊悲伤的泥沙。
但就是这样一首悲凉的歌曲,却因为旋律简单、容易记忆被收录为儿歌,吓哭过很多心思敏感的小朋友…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国葬和民间都广为应用的《哀乐》,庄严肃穆且严谨,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音乐家专门为葬礼而创作的作品,但事实上,这首曲子来自陕北民间音乐。
建国前期,鲁迅艺术学院委派了一波音乐家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收集民间音乐,他们结识了著名唢呐民间艺术家常峁儿,从他这里得到了《哀乐》的雏形。
所以,《哀乐》其实最早是在民间用唢呐吹响的!不过如今,这首庄严肃穆的曲子,早已经与早前的民间唢呐调面貌迥异,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家罗浪对它再次进行了改编。
罗浪将原来的2/4节奏改为舒缓的4/4拍,由原本一段旋律变奏为三段式结构;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得曲调在原本哀恸、悲苦的情绪后又激昂而坚定。
可以说,《哀乐》是民间与业内音乐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好啦,今天的音乐冷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你还知道哪些音乐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欢迎在留言里与我们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