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不好原因很多)

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不好原因很多)不安腿综合征的临牀表现,通常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且难以忍受的痛苦感觉。这种异常多累及患者的小腿深部肌肉,尤以位于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不适最为常见。一些患者在大腿甚至上肢也可出现症状,而且不适的表现多为对称性。所谓“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西医认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其具体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察其舌脉: 舌边尖红,舌体苔白粘腻;脉滑数,双关脉稍弱。分析其病史与症状表现特点,笔者感觉困扰患者导致失眠与夜晚大腿肌肉时时抽动的原因,可能与不安腿综合征以及过度的焦虑相关。什麽是不安腿综合徵?

先从一例病案説起

34岁的女患者,公司职员,2022年8月18日初诊。

主诉是夜晚大腿肌肉时时抽动,惊扰睡眠。

患者素有入睡困难,一般入眠时间都需要40分钟以上。3个月前开始,夜晚大腿肌肉时时抽动,以致反覆觉醒,多梦浅眠。白日头晕昏沉,身体疲乏,心烦急躁。今年以来工作压力很大,心身易于紧张,平时缺乏运动。在感到紧张时还常常会出现头晕、恶心、手颤,最近1周以来上诸症状都有加重。

察其舌脉: 舌边尖红,舌体苔白粘腻;脉滑数,双关脉稍弱。

分析其病史与症状表现特点,笔者感觉困扰患者导致失眠与夜晚大腿肌肉时时抽动的原因,可能与不安腿综合征以及过度的焦虑相关。

什麽是不安腿综合徵?

所谓“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西医认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其具体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不安腿综合征的临牀表现,通常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且难以忍受的痛苦感觉。这种异常多累及患者的小腿深部肌肉,尤以位于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不适最为常见。一些患者在大腿甚至上肢也可出现症状,而且不适的表现多为对称性。

患者大都会在夜晚出现下肢深部有蚁行感或虫咬感、瘙痒感或者胀痛、刺痛、烧灼感、撕裂感、蠕动感等不适,症状有时会令人难以名状。为此患者急迫地想要移动腿,并由此带来辗转反侧、坐卧不宁,甚至起床走动。因上述症状往往在卧床时加重,且于半夜达到高峰,患者不仅睡眠受扰,还要被迫活动或者按摩、拍打腿部才会感觉不适感有所减缓,自然会影响睡眠和情绪,迁延日久则导致睡眠障碍以及焦虑或者抑郁障碍。所以,不安腿综合征也被视为一种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心身疾病。

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不好原因很多)(1)

本病多发于下肢,特别是小腿部位。一些患者也可在大腿或上肢出现症状。表现为夜眠时的痛苦,导致辗转不宁。

中医如何诊疗此病?

英国医生Thomas Willis早在1672年就首次描述了不安腿综合征。国外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1~10%。中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2~5%左右,尤以中老年人多见。

在中医文献里,有关此病的记述不多。主要成书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所载之“胫酸”、“髓酸”等内容,似与本病表现相关。而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诸如“血痹”、“痉病”、“腿挛急”等相似描述。现代中医界认为,不安腿综合症大多或可归于“痹证”范畴,基本的病因病理为局部经络的气血不利、肌肉筋脉失养。至今中药治疗每每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药方,然而有效者也有不效者。

诊疗经过

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与工作和生活状态,参考季节和香港的气候特点,笔者分析并归纳出以下结论及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诊断: 1.痉证 2.不寐

中医辨证诊断: 暑湿中阻,心肝郁热,胆郁痰扰

治则: 泻肝清心,祛暑化湿,柔筋安神。

处方: 1.中药温胆汤合龙胆泻肝汤(颗粒剂),日服2次。

2.针刺神庭、百会、四神聪、神门、丰隆、阴陵泉、足三里、太冲穴。

3.向患者强调其病情可以改善,指导其放松心身。

二诊:2022年8月25日

病情: 患者陈述已经辞去感觉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大压力的工作。服用中药一周,入睡时间缩短,大腿肌肉抽动明显减少,睡眠改善。不过,白天感觉紧张时还会出现头晕和手抖。舌边尖红减轻,舌体白腻苔变薄。脉象依然滑数,双关脉稍弱。

诊疗: 诊断与处方同前,继续用中药和针灸治疗。

三诊: 2022年9月1日

病情: 感觉辞职后心身大为轻松,夜晚入睡所需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大腿抽动消失。多梦浅眠依然存在,白天偶尔手颤,但已无头晕之感。舌淡红,苔白水滑,脉沉滑。

诊疗: 辨证属于胆郁痰扰,以温胆汤合半夏白朮天麻汤继续治疗。

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不好原因很多)(2)

睡眠障碍的表现及其原因复杂多样,全球有1/4人因此苦恼。我们国人的失眠比率更高,约占人口的1/3以上。

诊疗心得

笔者联想到,患者的不安腿症状,是与中文指称的筋惕肉瞤、心惊肉跳、心惊胆战等词语描述相应的。

筋惕肉瞤乃是中医的专业名词,表示肌肉不停地跳动。在西医界,则被归于抽动障碍范畴。而心惊胆战,还可与紧张时的手臂颤抖相关。肌肉的抽动或颤抖,在中医界传统上多认为属动风现象,考虑与阴虚化风或阳亢生风、以及血虚生风或者热极生风等病因病理相关。但就本例患者而言,笔者认为无论其表现为大腿抽动的“筋惕肉瞤”、还是“心惊胆战”的手颤,都是肌肉紧张、拘缩、痉挛的表现,应属于中医学所论的“痉证”范畴。

结合患者的发病时节与舌边尖红(心肝郁热)、中心白腻苔(脾胃痰湿)以及脉象滑数(湿热或痰热),双关脉稍弱(脾胃气虚)等舌脉特点以及心身状态考虑,笔者认为外在环境的暑湿与体内的痰湿之邪,连同患者以心身紧张为本质核心的焦虑状态,才是形成病人腿部抽动不安并影响睡眠的主要机制。

中医经典古籍《内经》中有论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强调了湿热为患,可令人头脑昏沉、筋脉失常,出现或拘或痿等病变。

虽然患者初诊时已是立秋之后的8月中旬,但从包括香港在内的岭南地区今年高温持续并多雨的气候特点分析,暑湿依然弥漫,困于暑湿者也依然多见。中医认为,这暑湿属于季节性的外来湿热病邪,其与体内的痰湿相合而可困于脾胃,流于肢节,并能蒙蔽心脑等清窍,扰乱心身的种种机能,导致多彩的心身症状。

与此同时,患者的症状表现也多有与焦虑状态相关者。其今年以来工作压力大,心身易于紧张,常感心烦急躁、浅眠多梦以及紧张加剧时则见头晕、恶心、手颤等症状,就提示了过度焦虑的存在。

而夜寐时的大腿抽动,正可谓为“心惊肉跳”。与中药和针灸的治疗开始相伴,患者辞去作为主要压力源的工作后,大腿肌肉时时抽动而惊扰睡眠的症状与整体的心身状态也随即改善,亦提示精神紧张和过度焦虑在其病变中居于重要地位。

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不好原因很多)(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