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松林坡茶室(北碚天府茶馆西山)
北碚松林坡茶室(北碚天府茶馆西山)争论还在进行,常常争的面红耳赤,互相不服气,其实天府人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上世纪二十三年代民国时期的天府老工人,包括“新天府”成立时从河南焦作入川的技术工人;二类是1958年大炼钢铁保钢时期招收的周边区县的人;三是八十年代“农转非”后社招的矿工子弟和城镇青年。民国时期“西山”后峰地区西山坡角下的张家湾,修筑有法式洋楼别墅供天府煤矿矿长、工程师居家,碾子堡、东山坡主要供各课机关职员居住,住西山坡的多为天府的里工中的技术工人。桢家邻里也多有发电机修厂车间来自河南中福的河南技工。“在人事组织管理上。孙越琦主要采取了两步措施,“去旧”与“建新”,“去旧”即直接废除了阻碍生产的“租客制”,把所有矿井收回。“建新”,即建立新的用工制度——里工制和形成厂矿两级组织构架。对于一线的开采工人,新天府公司采取了里工制,里工制是由矿方直接雇佣具有熟练技术的专业矿工。对于工人也实行了八小时、一天分三班替换…
微信ID:北碚在线
001
夏日的西山地区,后峰湖畔黄葛树遮天蔽日、湖波碧绿、一簇簇黄色的栾树花蕊在这个季节绽放在落日的自然山水间,藏匿于青梅心事里。“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一代诗圣,早在千年前就诠译了近代心理学家和哲人才创建的心理学说,就象小资们盼望的那样“惟愿时光清浅,将你温柔以待”。文星场(民国时期又称西山地区)地势呈南北走向,一条“北川铁路”从槽谷中穿过,在当地原住民的地理概念和眼中永远只有东西方向,以“北川铁路”为界,太阳日出方向为东翼(包括江东片区),碾子堡以上山坡、名曰东山坡;太阳日落方为西翼,后峰岩原天府发电厂西翼后峰湖畔山坡,名曰西山坡。桢生之地在后峰岩日落的西山坡。房屋多筑于民国26年至民国34年,典型的川东民居建筑,多为穿斗木梁柱、照壁墙灰瓦平房,偶有杂院、桢生之地小杂院旁有数株高大的黑桃树,故杂院名曰“黑桃院”。西山民居依山而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金剑寺、斗碗寨、天福寨、兔耳寨等古山寨、佛寺多集中在西山一带,西翼山峦叠嶂间;西山多松林、山峦叠嶂与东山光秃的山脊形成鲜明对比,而富含煤层的地表则多集中在东山。华蓥山是四川盆地东沿的平行岭谷区的主体山脉,地质构造为褶皱背斜山地,作北东向展布,长约300余公里,构成与川中红色丘陵的分界线。其山体顶部为可溶性燧石灰岩出露之地,经雨水溶蚀后 在山顶脊部形成 “一山三岭二槽”的地貌形态,从溪口至观音峡狭长形槽谷最长达70公里,上有峰丛、溶洞、暗河分布;两侧为硬砂岩,形成陡峻的单面山,故除了槽谷谷底有少量田垅外,山脊多为江东薄土,只适合裁种苞谷红苕之类作物。仿佛上天怜惜山区的山民,北碚西山(刘家槽文星场)一带出现许多浅表层露头的煤炭,从明代起就有山民结伙开采,当地人称这为草皮炭,带着掏耙和篮子,边挖边装。这一片贫瘠山区的人民,靠着传统的农耕方式原始工具开采的小煤窑,养育着数不清的挣扎在贫困线下无助的悲惨家庭。而碚城出煤主产地主要集中在“文星场”一带,百姓爱把文星、后峰岩这一带都被统称之为西山。1899年4月14日,四川矿务局华益公司与英国商人摩庚在成都签订了《四川矿务华洋合办章程》专条,攫取路矿修筑权益,l905年江北与合川的绅商与英商抗衡,成立了四川第一家官督商办的煤矿——江合矿务公司。那时,老龙硐福和煤厂业已凿通大连煤层。到1925年,文星一带煤窑成群,大小煤厂有十几个,年产原煤可达数十万吨。002
西山天府矿区位于北碚区、合川区、渝北区的交界处,它南起嘉陵江边白庙子,北至华蓥山宝顶以南垮岩,全长37公里,东西宽2.79公里,总面积约103.4平方公里,后峰岩则是天府煤矿的中心区,行政管理首脑机关、医院和学校,电影院、市场、家属区,天府火车站站场都集中在后峰岩。民国时期后峰岩的广场,就在原作孚楼的前面,现今的天府矿业物资供销分公司仓库区,它是当时天府矿区的社会的中心。解放后在中心广场修建了解放台。“他突然地从后房里取出一柄大刀来:就是人们在戏台上常见的那一种——这在中国是一种英雄的和骇人的武器。他提着这饰着红绸的大刀,笨重地、从容不迫地去到街尾的广场上去了,他底那个十二岁的徒弟,醉昏昏地跟着,敬畏地看着他,他脱去上衣露出美好的壮健的肌肉来,沉默地舞起了大刀。广场上立刻就围上了成百的人。在美丽的刀底闪光里,显出了他底好汉的姿影。这是一种怎样动人的生活和神奇的理想!而且,刀光里的好汉和酒徒,又是显得异常地善良可爱的。……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江海平收起徒弟来了,每星期三个晚上,教授十八般武艺,以及一切神奇的和基本必需的功夫。每月的酬劳是两千块钱。人们因此知道了,江海平是在中国底大地上流浪过的,他是有名的江湖好汉”。这是著名作家路翎在他的小说——《江湖好汉和挑水夫的决斗》描述的民国时期后峰岩那块坝儿,“操扁挂”江湖人的故事。[1]其实在“西山”当地老一辈天府人“龙门阵”里经常听到一些人文轶事,“北川铁路”的建成,新天府煤矿的成立,峡区大力推行的嘉陵江三峡实验区建设,使以往穷乡僻壤闭塞的槽谷山民大开眼界,二五八赶场天、“关饷”的日子,酒馆、茶馆、赌馆、妓馆、“打玩引”唱曲的专门来看火车的人热闹非凡。当然也包括北碚场江湖人物中的各种人物如“诸葛亮”、孙占彪等人物出现,使底层煤炭厂的人茶余饭后,多了一些话题。民国时期的西山地区土地主要集中在家族的乡绅地主手中,生活在底层的穷苦山民靠租佃田地生活。而天府煤矿矿工在新天府组建之前基本上是一个煤炭厂各窑主煤窑里的一些苦力人,许多当年天府邻近郊区的农民一头扎进西山,想靠挖煤致富,挑煤致富,结果找的钱基本都用在酒馆、烟馆里出不来。003
天府矿区真正的巨变,其实得于卢作孚1927年开始在北碚三峡实验区推行的乡村建设实验和他的现代化思想宽广的远见卓识。“卢作孚就任峡防局局长之后,由于北川铁路建设陷于停顿而感到停顿的当地士绅感到新的机遇来临了。北川铁路的倡导人唐建章等,想借助于卢作孚和峡防局的力量。将已经陷于停顿的北川铁路建设重新提上日程。他们邀请卢作孚参与北川铁路建设,而卢作孚因为自己多元化企业企业的经营计划,也对天府煤矿及北川铁路的建设很感兴趣。他开始实现自己的“航运——煤炭——铁路”三位一体经营模式。”[2]“天府煤矿公司成立之初,煤矿工人的人事管理制度并没有多大改进,仍然沿用原落后的“租客制”,即将煤窑出租给承包商,由承包商自行雇人开采,作为中间人承包商,对于煤矿和矿工两头压榨,煤矿得到的煤炭少,工人得到的工资低”。[3]“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而所得工资包工头要提40%,租客更甚,要提70%,工人所得及其微薄,每人每天不过法币2、3角钱,用工人的话来说只不过把嘴混出去了”[4]民国26年老天府煤矿卢作孚与河南焦作中福煤矿的合作,成立了新天府煤矿。卢作孚提议由孙越琦担任总经理,天府煤矿重点在人事与煤矿机械化应用方面开展改革。“在人事组织管理上。孙越琦主要采取了两步措施,“去旧”与“建新”,“去旧”即直接废除了阻碍生产的“租客制”,把所有矿井收回。“建新”,即建立新的用工制度——里工制和形成厂矿两级组织构架。对于一线的开采工人,新天府公司采取了里工制,里工制是由矿方直接雇佣具有熟练技术的专业矿工。对于工人也实行了八小时、一天分三班替换……。”[5],其次煤矿的机械化改造也顺利进行,从此开始了天府煤矿公司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上世纪煤矿打破固定用工制度,就是我们1985年后在国有煤矿试行的“合同工”、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矿井也曾试行过矿长负责制、矿井实行吨煤工资,旨在打破“大锅饭”;掘进巷道和碛头也试行外包给包工头尝试。民国27年家父12-3岁为躲避拉壮丁从老家合川逃到天府,开始在矿区帮人挑水、白庙子挑下河煤,后到“北川铁路”上当上专为火车加水的里工,峰厂下井、焦厂洗煤、直到磨矿退休,在西山天府矿区工作几十年,并永远留在了西山山水间。004
“瞎子”在天府是出了名的消息灵通人士,“上知天文地理、地下事情他全知”他茶余饭后爱在后峰湖畔转悠,找到几个老天府的烟杆老头,就爱与人争论,争论来争论去,争论哪里坐家的工人才是正宗的天府人
民国时期“西山”后峰地区西山坡角下的张家湾,修筑有法式洋楼别墅供天府煤矿矿长、工程师居家,碾子堡、东山坡主要供各课机关职员居住,住西山坡的多为天府的里工中的技术工人。桢家邻里也多有发电机修厂车间来自河南中福的河南技工。
争论还在进行,常常争的面红耳赤,互相不服气,其实天府人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上世纪二十三年代民国时期的天府老工人,包括“新天府”成立时从河南焦作入川的技术工人;二类是1958年大炼钢铁保钢时期招收的周边区县的人;三是八十年代“农转非”后社招的矿工子弟和城镇青年。
由此看来,西山坡应算是“正宗的天府人了”。
关于西山矿区的故事几夜都摆不完,道不尽,于是桢把对故土的那份情,深深地埋藏进心事里,就象井下的“乌金”只有遇到燃烧的火焰才会释放出光和热。
西山这个季节你去游览她最美,栾树花蕊似金色的秋雨、随风飞舞飘然而下弄湿了记忆,丢失了诗魂,荡尽才情。
写不完故土的春华秋色,读不完的百年西山那里,更多的人文历史,没办法只好将乡情故土的深爱一起打包压缩收藏进云空间里。
眼际中只留下那“北川铁路”划过槽谷那一抹淡淡的素色,透过指尖落入茶盏,轻轻地诵读起打开的那一页书笺;《怎么做事——为社会做事》情绪在缕缕茶香中慢慢升腾浸染……下沉,仿佛依然看见坦荡的卢先生君子之风、在尘里行走
一季花语,浅浅微香,素素绽开。铭记于字里行间和心里难忘的仍是哪——西山故里。参考文献:[1]路翎《路翎小说文集》[2]国家航海(第十二辑)天府煤矿的现代企业转型初探吴晓珞{3}国家航海(第十二辑)天府煤矿的现代企业转型初探吴晓珞[4]国家航海(第十二辑)天府煤矿的现代企业转型初探吴晓珞
[5]淮煤发布《焦作中福煤矿迁川》孙越琦回忆录
出品人 | 刘懿锋
作 者 | 晓 桢
排 版 | 微 澜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微信ID:北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