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5个运营新手必备问题(关于运营的100个问题)

5个运营新手必备问题(关于运营的100个问题)换句话说,你看别人的运营方法,觉得已经是玩腻了的了,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参与过这种玩法的,远不足5%,当然,咱们不要把双11和春节发红包扯进来,这俩类型的活动玩儿过的人可能稍微要多一些。譬如说,你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是多还是少?如果看你自己身边,可能大点的公司都只认985、211了,身边的同事、好友也都是至少本科毕业,所以,可能直觉反应是,中国的大学生很多,但实际上,统计数据是大学毕业生占我国人口总量的5%。后来我想了想,这个话题其实有点意思。罗胖在2018年年末的跨年演讲里,引用了沈帅波的一句话: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5个运营新手必备问题(关于运营的100个问题)(1)

前两天有人在留言里问:

张老湿,各类运营玩法每年都会更新,但大部分运营工作者都在先驱者玩过的老套路(裂变、锦鲤),这局咋破?

我的回答也很暴力,我说:

老套路怕啥啊,你看拼多多把拼团功能做上市了呢

后来我想了想,这个话题其实有点意思。

罗胖在2018年年末的跨年演讲里,引用了沈帅波的一句话:

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譬如说,你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是多还是少?如果看你自己身边,可能大点的公司都只认985、211了,身边的同事、好友也都是至少本科毕业,所以,可能直觉反应是,中国的大学生很多,但实际上,统计数据是大学毕业生占我国人口总量的5%。

换句话说,你看别人的运营方法,觉得已经是玩腻了的了,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参与过这种玩法的,远不足5%,当然,咱们不要把双11和春节发红包扯进来,这俩类型的活动玩儿过的人可能稍微要多一些。

首先,我想说的是,运营的活动设计、方法使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是直接从0开始的完全创造,更多时候,可能是微创新,甚至就是变换了渠道与载体的再利用。

先举个例子。

收集后抽奖。

2009年春节,我在盛大积分的时候就做了这样一个活动,叫做「牛年寻牛」,规则很简单,用户登录盛大积分的页面、查看商品、兑换、参加抽奖活动,都可以收集到一些字符,把这些字符组合起来,能够组成一句吉祥话甚至一件奖品的全称,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品。

这个活动,我估计很多新入行的朋友是没有见过的,但你们见过另外一个活动。

今日头条在2018年春节,做了一个收集十二生肖开红包的活动。

5个运营新手必备问题(关于运营的100个问题)(2)

通过邀请好友一起玩、送好友卡、别人领取赠卡、邀请好友下载今日头条,都可以获得抽卡机会。至于你抽不抽得到,另说。

再说回来裂变。

我觉得做运营的同学应该有不少接触过甚至做过「裂变」活动。譬如说,生成一张带有邀请人信息的二维码海报,用户入群领取海报,然后发朋友圈,保留一定的时间后截图通过审核,换取免费的资源之类的;又譬如说,生成一张带有邀请人信息的二维码海报,邀请人成功邀请好友下载安装并登录App,两个人各获得一件奖品之类的……

之所以大家觉得裂变的玩法差不多,其实根源在于微信垄断了用户的关系链,而在微信的生态内,允许你做的动作,也就是那些,所以如果要利用用户的关系链去裂变获得更多的用户,你能做的也就和大家大同小异。

但是,你会发现,有人真的能通过裂变短期获得大量的用户,有的人可能玩裂变就根本没法裂出用户,还有的像亮哥初始去带团队做裂变,因为没有经验,会触碰到腾讯的策略,前一天裂出一堆粉丝,后一天就被清零处理。

这就是对平台规则深度的了解,以及对活动节奏把控的差异决定的。

事实上,所有的活动设计,我们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很久以前,但并不会因为这个活动设计已经历经过时间考验,所以直接上手就能够屡试不爽,并不是这样。

原因就在于,所有的细节,未经实操,未去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很难察觉到原先设计中有没有坑,影响面有多大的。

所以我才说,同样是拼团,有的公司冷启动都做不到,有的公司如拼多多就可以围绕这一个核心去做到上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针对运营的玩法,大多数时候是老套路,怎么才能把老套路玩出新花样来呢?我个人觉得有下面几种思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思路这种东西,是建立在不断实操和对运营工作不断深入的理解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也许我写出来的思路,在你看来是老生常谈甚至天方夜谭,但可能等你再多做个2、3年,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再实在不过的浅显道理。

1、把每一个运营玩法,都实操三遍,总结三遍。什么意思?你看到了裂变,你自己来做3次,每一次都记录过程和结果,每一次都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程和结果,每一次的做法差别在哪儿,如果做法没有差别,环境有没有差别,受众有没有差别,时机有没有差别?

2、把每一个运营玩法,都做交叉组合,再来实操三遍,总结三遍。什么意思呢?裂变能不能叠加锦鲤?锦鲤能不能叠加收集玩法?收集玩法能不能叠加裂变?把你知道的,做过的,见过的,都放到自己的产品和环境中,找到对应的时机,任意组合,看能不能发生新的化学变化,很多玩法其实不仅是包装,也是交叉后的迭代结果。

3、认真对待每一个玩法背后的逻辑,认真思考每一次运营动作背后的数据闭环。让你做的每一件事儿都能找到数据增长或者衰退的关联,然后再去结合产品和用户。

4、对别人玩过的,自己还没有玩过的,多做架空思考。譬如,如果我在我负责的产品里做,它大概应该遵循什么流程,有哪些节点需要关注,怎么才能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让这种玩法起效果,同时也可以去主动勾搭策划者,请教玩法当中的注意点。

最后,套路终归是套路。

所有的套路,其实都遵循一个原则:

为了什么要利用什么样的用户心理使用什么样的奖励设计让用户完成一个什么样的行为动作?

所有的套路,都离不开运营目标,所以,不懂运营才是真的运营,这是要你返璞归真,把所有的包装褪去之后,再来看你的运营行为的价值依据,就这么回事儿。

Photo by Aidan Feddersen on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使用

张记杂货铺 张亮 主理

ID:zhangleo 欢迎订阅

  •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点击「好看」。

  • 欢迎转载到朋友圈和群聊中。

  • 商业转载请联系加白名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