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对成龙完整(与李小龙斗殴和成龙交恶)
李小龙对成龙完整(与李小龙斗殴和成龙交恶)未拍完的电影,眼看停滞一天就是钱,嘉禾只好找罗维救场。同年《唐山大兄》在泰国开拍,导演是吴家骧,可拍到一半,他跟李小龙合不来,干脆甩下剧组离开了。1971年,年轻气盛的李小龙,在美国碰壁之后,一气之下打包行李回到香港。与邵氏谈合作不成,转而他跟当时刚刚起步的嘉禾以1.5万美元片酬签下了两部电影的合约。其中一部就是令其名声大振的《唐山大兄》。
罗维,曾经炙手可热的香港大导演。
当他起高楼宴宾客时,
他不会想到曾经黄金搭档的好兄弟李小龙未来会与他势不两立,
更不会想到多年后他一手发掘的成龙,也会与他恩断义绝,连他的葬礼都没去参加。
1971年,年轻气盛的李小龙,在美国碰壁之后,一气之下打包行李回到香港。
与邵氏谈合作不成,转而他跟当时刚刚起步的嘉禾以1.5万美元片酬签下了两部电影的合约。其中一部就是令其名声大振的《唐山大兄》。
同年《唐山大兄》在泰国开拍,导演是吴家骧,可拍到一半,他跟李小龙合不来,干脆甩下剧组离开了。
未拍完的电影,眼看停滞一天就是钱,嘉禾只好找罗维救场。
后来《唐山大兄》上映拿下了320万港元,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罗维厥功至伟。
于是罗维和李小龙有了第二次合作——《精武门》,
《精武门》上映拿下443万港元票房,又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但这次没保持多久,就被李小龙自编自导的《猛龙过江》,以531万港元票房超越。
这部电影也证明了没有罗维,李小龙一样行。
李小龙之所以自导自演,没有选择与罗维合作,也是因为当时他与罗维早已因拍片积怨已久“闹翻了”。
甚至他们间还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李罗斗殴事件”,愤怒的李小龙曾提刀到罗维家楼下叫嚣要取罗维小命,吓得罗维赶紧报警。
这件事被媒体争相报道,还给李小龙起了“狂龙”的外号。
昆汀在《好莱坞往事》里塑造那样的李小龙形象,也不是没有根据。
罗维与昔日的好兄弟李小龙分道扬镳,追其两人矛盾的由来,主要在于三点。
一:创作理念不同,不用细说,你拿罗维掌舵的陈真和李小龙塑造的唐龙来对比,就能看出优劣;
二:对镜头表现手法产生的分歧,李小龙喜欢实打实的功夫,我能做到什么,就拍什么,不要替身,也不要弹簧床(那时候还没有威也),可罗维不听他的;
三:罗维想以成就了李小龙的恩师自居,李小龙最恨的就是这一点。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离世,一个功夫时代也随之而去。
可两个人类似的这种恩怨与矛盾,后来又延续到了成龙身上……
1976年,与刚起步时的艰辛不同,此时的嘉禾已羽翼丰满。
人才上许冠文、黄枫和郑昌和加盟嘉禾,昔日的嘉禾导演一哥罗维已不在一家独大。
罗维感情不顺,与老婆刘亮华离婚,刘亮华却跟邹文怀好上了,致使自尊心极强的罗维每次见到老板都感觉头顶发绿,滋味不好受。
于是他咬咬牙,干脆离开嘉禾,自立门户创立了罗维影业。
而此时的22岁的成龙还叫元龙,因出道不顺,干脆暂时放弃了演绎事业,在澳洲打工,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厨子。
他与罗维的因缘皆因陈自强的引荐。
成立完公司,自然要打开门面,为此罗维想以自己昔日的经典《精武门》为第一炮,筹拍续集《新精武门》扬起罗维影业的大旗。
他找到了昔日女主苗可秀继续出演,却在选男主角时犯了愁,陈自强便向罗维推荐了元龙。
元龙被陈自强引荐给罗维,自然大喜过望,飞回香港见到罗维就跪倒,认做了义父。
罗维看了元龙的身手,也很满意,于是给他起了一个新艺名,就叫“成龙”,意思简单直接,就是“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于是元龙就成了《新精武门》男主角。
可现实是残酷的,走李小龙的老路成龙是撑不起来的。
《新精武门》电影上映后只撑了一周便被下架了,票房也只有50万港元,连给演员们发工资都不太够。
但罗维仍然信心十足,还是让成龙主演,又拍了《少林木人巷》。
这片就是成龙电影里的一朵奇葩,怎么说呢?片中成龙干脆成了一位聋哑人士
对此,皮哥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细想起来,可能是因为编剧嫌写对白太累了吧,反正这是一部功夫片,剧本用个括弧里面写个“打”字就行……
可观众不买账,这片比《新精武门》扑得还惨,只捞了47万元港元。
痛定思痛,罗维将失败归结为剧本不行,于是接下来他一发狠,跟古龙买下三部小说的版权,开拍《风雨双流星》、《剑花烟雨江南》和《飞渡卷云山》三部电影。
但正如古龙的眼光,身高170cm,小眼睛单眼皮,眉宇间一点剑气都没有的成龙拍不了武侠片。
《风雨双流星》里他让成龙演反派,王羽做主演,片子出来连在香港上映都没有;
《剑花烟雨江南》仅收29万;
下血本打造的3D武侠片《飞渡卷云山》,也只捞到77万港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成龙也跟公司的陈志华拍了两部电影,《蛇鹤八步》和《一招半式闯江湖》。
因为没跟着罗维,成龙也放开了,在电影中加入了一些杂耍动作,也有用到身边的道具,可以算是成龙式武打的雏形。
但《蛇鹤八步》的故事俗套,观众还是不买账;《一招半式闯江湖》罗维看了说:什么东西?给我收起来,这事也对成龙打击很大。
《飞渡卷云山》之后,罗维穷得发不出工资,自然也无戏可拍。
此时吴思远和袁和平看了成龙的几部片,觉得这小子不错,就跟罗维借。
罗维正愁给成龙发工资的事呢,当即就答应了,吴思远花了5万块钱,用成龙拍了《蛇形刁手》,电影上映后却火了,狂挣了271万票房。
这样证明成龙不是不好用,关键要看怎么用。
接着吴思远又向罗维再借一次,要拍《醉拳》,罗维这回当然不肯了。
于是吴思远找来台湾的片商林荣丰一起去与罗维谈判,承诺只要罗维肯放人,后面罗维影业的几部电影的台湾发行权他都一起买下。
碍于利益,成龙又被借出拍了《醉拳》,电影上映后鲸吞676万港元票房,超越《蛇形刁手》排到1978年年度票房榜第二,让成龙一举成名。
手中的鸟养大了,就意味着它要飞走了,罗维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面对香港各家电影公司对成龙的虎视眈眈,所做的应对措施却极其脑残。
他一方面频繁让成龙出来面对媒体,说一些向自己表忠心的话;一方面却仍对成龙抠门得要死,每部片不管挣多少钱,只给成龙几万块钱片酬,兼每月3000块钱工资。
这期间成龙跟着罗维又拍了《拳精》和《龙拳》,票房都很卖座,但成龙却没拿到多少片酬。
此时的成龙还是个老实人,面对各种诱惑,还能顶得住。
一次何冠昌一口气给他100万,并承诺只要他愿意跳槽,跟罗维签的合同,那违约金都不用担心。成龙傻傻的提着钱去给罗维看,罗维叫他还回去,他也就还了。
不过这回,成龙争取到了自己编剧和执导电影的权力,不久他就把整个剧组带到台湾,拍了《笑拳怪招》。
电影上映后,在香港狂收票房545万,是当年本土电影最高,年度票房榜上也只低于当年的米高梅爆款《铁金刚勇破太空城》(786万港元)。
成龙再次证明了自己,此时他已经羽翼丰满,是时候离开罗维了。
成龙作为罗维手中的摇钱树,罗维自然不肯轻易放手,他要逼成龙跟他签一份长约,好在公司的总经理陈自强也是成龙的经纪人,他站在成龙的立场为其说话,最后签了一张空白日期的合同。
罗维老猫烧须,原本合同上有成龙“必须为公司盈利超过10万港元方可解约”的字样,他大笔一挥在“10”后面加了两个“0”,变成“1000万”。
这事后来被陈自强发现,也让他找到了把柄,私自修改合同会令合同作废。
身处商海多年的罗维不会不懂,陈自强愿意证明合同被改动过,也有证据,与成龙打官司的话只会输。
成龙与陈自强
罗维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成龙和陈自强双双转投嘉禾。
但他这人手段恶劣,明的不行就玩阴的,甚至借助黑恶势力,要给成龙好看。
好在后来王羽从中调停,这两人的闹剧才告一段落,但从此两人交恶。
因此直到今天,成龙对罗维这个义父也很少谈起。
娱乐圈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也无非是利益关系。
在利益面前,什么提携之恩,什么再造之德,谁也说不清。
罗维人生的落幕此后成龙稳扎稳打,趁着火的趋势,平步青云,直至巨星。
而罗维,却事业一落在落,最终陪光了家底,晚年凄凉,究其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两点。
一:性格上过分自信乃至自大。
他很难包容别人的意见,也很难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情,能与好兄弟李小龙“斗殴”决裂,让义子成龙与其恩断义绝,是他不知道审时度势,太看重自己过去得功绩,而忽略了别人的成长。
二:在事业上,没有创新意识。
罗维一辈子都在跟风,他执导的电影超过50部,其中多数都是跟风作品。
《千刀万里追》不是火吗,他拍《飞渡卷云山》;
《倩女幽魂》捧红王祖贤,他就找王祖贤拍个《追日》;
《黄飞鸿》也不错,弄不到李连杰,他就找赵长军,拍个《一刀倾城》。
最疯狂的时候,《星球大战》的主题曲听着不错也拿来用,管你什么版权,用了再说!
正是成也跟风,败也跟风,到了晚年,他就是让这爱跟风的毛病害惨了,把自己最后的棺材本也赔了进去。
1996年罗维因心脏衰竭,在香港离世。
自此这位叱咤影坛的大佬的故事也正是落下帷幕。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