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经典偈语赏析(来自禅宗六祖慧能和尚的一首偈)
禅宗经典偈语赏析(来自禅宗六祖慧能和尚的一首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上面所引用的风幡之争,所谓仁者心动于此偈已有不同。本来无一物了,心还动个什么?所以这个心不只是心思, 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唯心更是不同的(王阳明可不是这种观念)由于修法观念等的不同,慧能南下发展称为顿宗(当然他是得了五祖衣钵的,连夜离开。)神秀一支在北方称为渐宗,(后来做了国师,也是很有成就的)一般人对此感兴趣的,看到这里也就为止了,以至于认为顿悟成佛,明心见性。毋须苦行。等等。其实哪里是这个样子,六祖何人?当初听闻金刚经就有所感,以至于出家,这是根器不同,所以他能顿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离开之后,他才真正开始了修行,一来五祖没有说此偈就到家了。二来,重要的是,悟后起修,没有实证,那个悟只是思想状态的,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四大皆空,如果有人说他很明白这话,很有感悟,那么打他甚至只是骂他看看,他一定受不了,他就空不了。这种情况就叫口头禅。所以佛法和世间法也有相同的地方,会
这首偈简单说也就是“见性证佛”四字,悟与不悟,存乎一心。
某日,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正在开讲涅盘经。忽然风吹幡动。一僧说这是风动,另一僧说这是幡动,舌绽莲花,争论不休。慧能挺身,“不是风动,亦非幡动,只是心动!”也就是说,一切外物都是心灵在世界里的投影,所谓的魔也就是来自于你心里。这与王阳明先生的我思故我在,颇有异曲同共处。当然慧能根本思想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那个心,“我”,也是虚幻的,都是用来到达彻悟的途径。强调顿悟成佛,明心见性。毋须苦行,只于瞬刻间寻那天人合一,无我无天,无花无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大家后来一看到都傻了,这个境界在语言上已经难以突破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上面所引用的风幡之争,所谓仁者心动于此偈已有不同。本来无一物了,心还动个什么?所以这个心不只是心思, 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唯心更是不同的(王阳明可不是这种观念)由于修法观念等的不同,慧能南下发展称为顿宗(当然他是得了五祖衣钵的,连夜离开。)神秀一支在北方称为渐宗,(后来做了国师,也是很有成就的)
一般人对此感兴趣的,看到这里也就为止了,以至于认为顿悟成佛,明心见性。毋须苦行。等等。其实哪里是这个样子,六祖何人?当初听闻金刚经就有所感,以至于出家,这是根器不同,所以他能顿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离开之后,他才真正开始了修行,一来五祖没有说此偈就到家了。二来,重要的是,悟后起修,没有实证,那个悟只是思想状态的,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四大皆空,如果有人说他很明白这话,很有感悟,那么打他甚至只是骂他看看,他一定受不了,他就空不了。这种情况就叫口头禅。
所以佛法和世间法也有相同的地方,会说不代表会做,要求的是理事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