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认真开展双拥宣传(在红色传承中奏响新时代双拥恢宏乐章)
井冈山市认真开展双拥宣传(在红色传承中奏响新时代双拥恢宏乐章)“关爱+优惠”好事办实。常态化组织开展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和“四个一”迎接退役返乡士兵活动(一束鲜花、一个亲人拥抱、一条欢迎绶带、一份报到安置流程),助力新兵荣耀启程,做好退役士兵服务保障,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为立功受奖官兵送喜报,增强军人投身军营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拥军氛围。建成“新罗区双拥示范街区”“古田服务区军人驿站”,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餐饮娱乐、文化旅游、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的待遇优先、产品优质、价格优惠的“三优服务”。“普惠+优待”实事办好。龙岩市积极出台并落实各项拥军政策,转业军官100%安排在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符合安置条件的军士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拓宽安置渠道上,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面向退役军人开展专项招聘。为符合随调条件的随军家属提供“直通车”式安置服务,对口安置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保持公务
福建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双拥工作的光辉起点和重要实践地,所属上杭县才溪乡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拥军爱民模范乡”。龙岩市深入学习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双拥工作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有机结合,大力弘扬闽西老区双拥优良传统,全力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双拥乐章在闽西大地回响。
龙岩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作为服务支持强国兴军战略的重要内容。
双拥工作“五纳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决策机制、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考核、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范围、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评,并列入市委督查室督查事项。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双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为军民同心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双拥工作“三延伸”。一是向下延伸到全市各个基层。全市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086个,依托遍布全市的服务中心(站),打造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双拥领导架构。二是向内延伸到全市各职能部门。始终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56个成员单位均设立双拥领导机构,驻岩部队均成立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向外延伸到全市各个行业。全市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拥军优属和“我为老兵办实事”活动,全市上下形成党政军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行业单位积极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双拥工作体系。
双拥工作“双清单”。先后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双拥工作十项机制》《双拥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军地协调会议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30余项机制办法推进双拥工作落实。全面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度,推动解决驻岩部队不动产权登记、训练设施建设、军事设施保护等各类问题146个,为驻岩部队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龙岩市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应尽职责,全力以赴支持驻岩部队备战打仗。
“办实事+解难事”特事特办。坚持“部队的事特事特办”,全力解决驻岩某部源头拦石大坝维修及河道清理、接引市政供水、新建单位政治环境和文化园建设经费等问题。驻岩某部进出营区道路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出现十余处山体滑坡、路基坍塌,严重影响部队战备出动及日常生活,该市第一时间安排当地政府给予疏通修复。龙岩军分区经济适用房和集资房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办理不动产权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辟绿色通道,圆满解决了涉及官兵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
“普惠+优待”实事办好。龙岩市积极出台并落实各项拥军政策,转业军官100%安排在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符合安置条件的军士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拓宽安置渠道上,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面向退役军人开展专项招聘。为符合随调条件的随军家属提供“直通车”式安置服务,对口安置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保持公务员、事业编制身份属性不变。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军人子女可按照监护人意愿优先安排到优质学校就读。
“关爱+优惠”好事办实。常态化组织开展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和“四个一”迎接退役返乡士兵活动(一束鲜花、一个亲人拥抱、一条欢迎绶带、一份报到安置流程),助力新兵荣耀启程,做好退役士兵服务保障,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为立功受奖官兵送喜报,增强军人投身军营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拥军氛围。建成“新罗区双拥示范街区”“古田服务区军人驿站”,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餐饮娱乐、文化旅游、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的待遇优先、产品优质、价格优惠的“三优服务”。
龙岩市立足红色资源丰富的最大优势,着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打造“保护 弘扬 传承”的红色品牌。
开发与保护并举。出台《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规划》《龙岩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十年发展规划》,对全市革命旧址的保护修缮、内容展陈、周边整治、宣传利用等作出全面规划。实施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提升专项行动,市、县财政部门安排专项应急维修资金291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010.6万元,集中迁移零散烈士墓4377座,完成36处新建、改扩建集中安葬点迁移任务。检察机关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立案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8件,规划修缮方案更加完善,标志标识设置更加合理,受损遗存得到修复保护。
创作与传承并重。协助拍摄《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等影视片,推出《松毛岭之恋》《红嫲》等文艺精品。历史文献片《闽西:红色记忆》《从井冈山到闽西》在央视播出,电视剧《绝命后卫师》荣获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绝境铸剑》荣获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组织开展“古田会议精神万里行”活动,推动《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踔厉奋发。
继承与弘扬并存。构建以古田为轴心、97个红色现场教学点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走红军路、唱红歌、吃红军饭”等体验式情景教学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国防观念。今年以来,龙岩市“红旗不倒、忠诚永恒”红色故事宣讲团赴8家省直单位和市委党校开展专场宣讲,17家媒体平台刊播转载相关报道,仅新华社福建频道报道单篇点击量就达66.9万次。
驻岩部队把驻地当故乡,着眼驻地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积极参与新龙岩建设。
“助力”经济建设。驻岩部队始终把老区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倾心助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帮助协调引接200余项军民融合项目落地龙岩,带动投资近千亿元。在驻地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涉及国防军事需求上,驻岩部队全力配合,积极推进龙岩新机场、龙龙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倾心”抢险救灾。全力支持地方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在抢险救灾、重大活动巡逻执勤和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上半年,龙岩市出现持续强降雨,各县(市、区)出现灾情时,驻岩部队闻讯而动、主动出击,出动官兵和民兵1100余人次,动用指挥车、冲锋舟、无人机等装备200余件(套),开展清理塌方、抢通道路、转移群众等工作,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全力”振兴乡村。驻岩部队以服务大局全局为使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共学创新理论、共过组织生活、共解发展难题,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投入扶贫资金用于乡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农民文化广场、光伏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援建项目60余个,帮建道路200余公里,有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真情”捐资助学。驻岩部队积极开展送“国防知识”“军事知识”“革命历史”进校园活动,开设“军营开放日”,与地方共同培育青少年国防意识、爱国意识。东部战区陆军机关开展兴教助学活动,资助隔川中心小学160万元用于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32514部队与上杭庐丰畲族乡中坊小学共建25年,持续开展“一对一”爱心助学活动,事迹被《中国国防报》和《解放军画报》等多家军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作者:卢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