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象征稳定的东西(曾是稳定的象征)

象征稳定的东西(曾是稳定的象征)自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2021年4月9日去世以来,她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便开始走下坡路。一年多来,关于她身体逐渐衰弱的消息时有所闻。女王去世后,长子查尔斯即位,成为英国的新国王。英国夏时制2022年9月8日18点35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消息来得特别突然。9月6日,就在去世前两天,伊丽莎白二世还履行了英国的宪法职责:在苏格兰的巴尔勒莫尔堡分别见了前首相和新首相,先接受约翰逊辞职,后正式任命特拉斯为新首相。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特拉斯在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门前发表的悼词中,把女王称为“现代英国赖以建立的岩石”。

英国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第二个伊丽莎白时代”生活过、挣扎过、欢乐过、悲伤过,他们的人生故事,也许与女王本人无关,但肯定与这个名为“第二个伊丽莎白时代”的巨变时代有关

象征稳定的东西(曾是稳定的象征)(1)

图/法新

文 | 《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财经》记者 江玮

编辑 | 郝洲

英国夏时制2022年9月8日18点35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

“现代英国赖以建立的岩石”

消息来得特别突然。9月6日,就在去世前两天,伊丽莎白二世还履行了英国的宪法职责:在苏格兰的巴尔勒莫尔堡分别见了前首相和新首相,先接受约翰逊辞职,后正式任命特拉斯为新首相。

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特拉斯在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门前发表的悼词中,把女王称为“现代英国赖以建立的岩石”。

女王去世后,长子查尔斯即位,成为英国的新国王。

自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2021年4月9日去世以来,她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便开始走下坡路。一年多来,关于她身体逐渐衰弱的消息时有所闻。

2021年10月,她取消爱尔兰行程住院后,其健康状态明显恶化,经常因为“偶发性行动不便问题”而减少公开活动和露面次数。

2022年2月,她确诊感染新冠病毒。5月上旬,因行动不便,她缺席英国议会新一年会期的开幕仪式。6月,在庆祝女王即位70周年的白金禧年庆祝活动中,伊丽莎白二世也曾因为健康原因而放弃参与一些庆典活动。

9月6日,女王一反常态,没有按照英国的惯例在伦敦白金汉宫任命特拉斯,而选择在苏格兰的巴尔勒莫尔堡举行新首相的委任仪式。仪式结束后,因为医生建议其休息,使得原定于9月7日举行的枢密院顾问团虚拟会议不得不推迟。

这次新首相委任仪式不仅选址反常,女王与新首相见面时的官方照片也引发了人们许多联想。观察人士指出,照片中女王形象似乎异常虚弱,手背发黑,而且需要拐杖支撑。

一个时代的结束

伊丽莎白在父亲乔治六世去世后于1952年2月6日即位,后于1953年6月2日加冕,史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她是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最久的君主,大概也是当代世界上最为人所知的女性之一。当她的同龄人大多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作为英国女王的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足够长久的痕迹。

伊丽莎白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于伦敦。在她人生的前十年,没人料到有一天她会成为女王,毕竟当时英国王位的顺位继承人是她的叔叔大卫而非她的父亲阿尔伯特。六岁的时候,伊丽莎白曾告诉她的马术教练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乡村淑女,养一大群马和狗。她的生活在1936年发生转折。当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1月去世,大卫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但几个月后因执意要娶已经离过两次婚的沃利斯·辛普森而退位,伊丽莎白的父亲成为了国王乔治六世。

1947年,伊丽莎白在南非过21岁生日时通过广播发表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演讲之一。“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誓,无论此生短暂或漫长,我都将会为英联邦的全体人民、为我们同属的帝国家庭鞠躬尽瘁,奉献一生。”她在后来时常回忆起这个誓言。

五年后的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和丈夫在肯尼亚访问期间,获悉父亲乔治六世去世和自己成为英国女王的消息,当时,她和丈夫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这段经历,被当地人妙称为“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在她人生的前十年,没人料到有一天她会成为女王,毕竟当时英国王位的顺位继承人是她的叔叔大卫而非她的父亲阿尔伯特。六岁的时候,伊丽莎白曾告诉她的马术教练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乡村淑女,养一大群马和狗。她的生活在1936年发生转折。当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1月去世,大卫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但几个月后因执意要娶已经离过两次婚的沃利斯·辛普森而退位,伊丽莎白的父亲成为了国王乔治六世。

202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迎来了即位70周年的白金禧纪念日,同年6月2日开始,英国为她举行了为期四天的白金禧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活动上,英国驻华大使馆特地找到当年参与女王访华行程的人员回忆当年往事。英国女王在任期间到访过世界100多个国家,她是第一个到访中国的英国君主。1986年10月,英国女王对中国展开了长达6天的国事访问,到访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和广州,参观了长城、故宫和兵马俑。

张幼云是女王访华期间的全程翻译。见到女王之前,她说自己脑子里想的都是女王陛下,很拘谨,但一旦和女王接触了以后,觉得她非常友善,和普通人一样,没有女王威严的架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张幼云说。

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女王惊叹于兵马俑场面之壮观。时任秦始皇兵马俑的馆长吴梓林回忆说:“她感到非常惊奇。中国在2000多年前有这么大面积的陶俑、陶马……她把每个人的鼻子、眼睛都要仔细看,陶马也要看。”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见证了英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巨大变化。她继位时的英国首相是温斯顿·丘吉尔,特拉斯则是她任命的第15位英国首相。

在这70年,英国经历了无数沧海桑田般的变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紧缩、重建、繁荣和衰落、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随后向英联邦的过渡、冷战的开始和结束、英国加入欧盟和退出欧盟……

英国女王去世的这一年,也不平凡,甚至可能是她在位70年中英国最为动荡的年份之一。

2022年才过了八个多月,英国就经历了罕见的生活成本危机、约翰逊“派对门”、俄乌冲突、多个行业的全国大罢工、阴云密布的经济衰退前景、首相易人等诸多政治、经济风暴。如今女王的去世,又给英国人带来了情感上的风暴。

女王的去世,对英国人情感上的打击极为沉重。就在她离开人世的当天晚上,已经有很多人感伤地把她在位的这70年称为“第二个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女王,史称伊丽莎白一世)。

应该说,英国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第二个伊丽莎白时代”生活过、挣扎过、欢乐过、悲伤过,他们的人生故事,也许与女王本人无关,但肯定与这个名为“第二个伊丽莎白时代”的巨变时代有关,他们谈论这个时代的感伤,大概就像100多年前的英国人谈论“维多利亚时代”的感伤一样。

作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只是立宪君主,而非有实权的政治领袖。尽管她的角色是象征性的,但英国女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稳定,她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也被认为提升了英国的声望。但她也面临过争议,尤其是1997年面对戴安娜王妃之死。在戴安娜发生车祸去世之后,女王被批评过于冷漠。她当时待在苏格兰的巴尔勒莫尔堡,直到五天之后才返回伦敦。最终,她打破惯例,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表达对戴安娜去世的哀悼。

英国君主制会随她而去吗?

君主立宪制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英国为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做出的一个独特的贡献。

作为英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礼仪性的国家元首,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之后的国王或女王,由于没有任期限制,又不履行实质上的管理国家的职责,这个本来备受诟病的“世袭制”和“终身制”的角色,居然让喜欢妥协传统与新潮、混血激进与保守的英国人化腐朽为神奇,“点化”为现代政治走马灯式的政党轮替、首相易人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的象征、感情的依托。

而这个礼仪性的角色,似乎天生适合女性承担。

但也不尽然。古今中外,女皇、女王人数并不少,英国历史上亦曾有过多位女王,有些女皇、女王,包括英国历史上的女王,或暴虐、或乖张、或残忍、或平淡,伊丽莎白二世却不同,她温婉勤勉,却鲜有丑闻,她不卑不亢,但无意干政,她似乎与英国现代政治制度中对立宪君主的设计和期待颇为吻合,所以,70年来,她深受英国各界的爱戴。

然而,在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这70年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有过严重的危机,伊丽莎白二世本人鲜有丑闻,并不意味着她的家人没有丑闻。

也许,英国古代的国王、女王有着更多、更荒唐的丑闻,但那时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普通人对王宫内的宫斗和丑闻几乎一无所知,而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这70年,王室八卦居然成了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英国小报扩大发行量的“撒手锏”,甚至普通中国人也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戴安娜和查尔斯各自的婚外情史、安德鲁王子荒诞不伦的性事、哈里和梅根与亲爹后妈兄嫂的恩恩怨怨,这些丑闻不仅彻底败坏了英国王室的名声,也为英国本国主张废除君主制的团体添加了新的“弹药”。

不过,尽管数十年来英国的共和派一直积极努力说服民众,最终成为他们信徒的英国人,却一直没有超过人口的四分之一。

民意调查机构Ipsos Mori数十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主张废除君主制的英国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969年为18%,1993年为18%,2002年为19%,2011年为18%,2020年为22%,而“保皇派”一直稳定地占英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

民意测验者将这一发现描述为“可能是我们测得的最稳定的趋势”。

几百年来,英国君主制为何挺过了外部革命和内部丑闻的冲击?英国“保皇派”为何一直占据人口多数?

首先,是心理需求。

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曾任《经济学人》杂志总编辑的沃尔特·白芝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他认为,随着殖民地和帝国财富的减少,英国人越来越渴望将伟大定义为财富和领土以外的东西。他们相信自己从本质上讲是特殊的。“人们开始把尊敬投放在社会的戏剧性表演上,戏剧的高潮就是女王。”

白芝浩的解释似乎仍然适用于100多年之后的英国。

例如,威廉王子和来自平民之家的凯特王妃的那场奢华婚礼,不仅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满足了英国普通人对王子和平民联姻的浪漫想象。

其次,是宪政原因。

英国的“虚君”虽然没有任何实权,但废除它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宪政后果。

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认为,英国因为没有成文宪法,如果改为共和制,就要选出总统作为国家元首,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制定成文宪法,为选举总统的立法提供法源基础,这就涉及宪法大翻修的庞大工程,同时也威胁了英国数百年来的传统。

一个有趣的说法是,英国从未有过针对君主制的持久的革命,原因恰恰是,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国家:英国在1649年处决了查理一世国王,而当时欧陆大国几乎不知道除了君主制还有其他政治制度选项。此后,英国便获得了抵抗革命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其三,是经济考量。

许多人认为英国王室完全是靠纳税人的税款供养的。但英国王室其实是英国最大的地主,其拥有的各种财产自然也有很大的收益,远远超过政府拨给王室的税款。

此外,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王室,英国王室也成为英国吸引外国游客的最知名品牌之一。

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说,英国王室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了近18亿英镑,其中包括为英国旅游业贡献的5.5亿英镑。

相比之下,英国纳税人2019年仅仅为王室支付了8220万英镑。

“只要我们的王室成员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其成本,那么任何人都不太可能会因此而不满。”在苏格兰出版的《星期日邮报》分析了保留王室在经济上的利弊得失之后,如此总结说。

最后,是女王本人的亲和力。

前面说过,伊丽莎白二世本人温婉亲民,鲜有丑闻,深受英国人爱戴。不能不说,在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这70年里,英国君主制经历了大风大浪冲击,其他王室成员丑闻不断,如果没有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如缆绳般的维系,女王这一家人很有可能会在民意的怒海中倾覆翻船,如果没有特拉斯所说的女王如“岩石”般的承托,英国君主制也可能会在时代的惊涛中摇摇欲坠。

但更深的危机,或许恰恰隐藏在女王亲和力的背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晚年已成为“慈母”般君主的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随着从年轻时便丑闻不断的查尔斯国王即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能会经历更为严重的危机。

也许,那些看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面上而宽容王室丑闻的英国人,如今可能不会看在查尔斯国王的面上,而宽容王室进一步的丑闻?

(作者曾在英国多家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编辑。作者魏城看天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