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值得收藏(趣读增广贤文其五)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值得收藏(趣读增广贤文其五)做人做事在高站位的同时,更要有长期的观察,特别是一个人的品质如何,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在《赠萧瑀》诗所写“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了双眼,一个人的好坏不能通过外表和一时的行为举止就妄下判断。这就如同只有走过遥远的路,才能看出马的优劣一样,人也只有在经过各种事件的考验,才能看清对方的内在品质。虽然追求无为、恬淡的人生境界,但做人做事也要有的高的站位。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然终将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就如《庄子·秋水》中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河伯欢欣雀跃,自认为天下最美尽收眼底,而等到其到了北海,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才感叹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望洋兴叹一次也出于此。流水从高山向低处的河滩急速流动并非是水的本意,而白云从山峰间飘然而出也不是出于云的本意。当时如果不是登高眺望,又有谁会相信水
前文通过讲述人际交往、世事难料、识人之难以及仁义与钱财的取舍等,告诫涉世之初的人如何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做事要事事斟酌,但做人要率真,要追求人性真诚的光辉,追求真正的快乐。下面我们继续阅读贤文,探索做人做事,乃至做贤人、成大事的品质与规律。
原文: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译文:
流水从高山向低处的河滩急速流动并非是水的本意,而白云从山峰间飘然而出也不是出于云的本意。当时如果不是登高眺望,又有谁会相信水是一直往东流,从而汇入海洋,使得海洋变得如此的深广。只有走过遥远的路,才能了解马的耐力,而做人做事只有时间足够久,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两个人同心同德,即使一时没有本钱,也可能通过协作和努力做成一番大事,而两个人各有各的想法,就是有能力,也会因为互相掣肘而功败垂成。初次相见的时候,容易相处的很融洽,但如果是长期住在一起,则难免会造成诸多不便,而产生矛盾。马匹前行无力一般都是因为太瘦了,而人不能拥有雍容的气度风流倜傥,往往是因为囊肿羞涩。
路遥知马力 事久见人心
这一篇章内容首先讲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要顺其自然,流水下滩、白云出岫,都是自然规律造成的,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而变化,只有顺其自然,不但没有阻碍,反而成为世间难得的景致,彰显了自身的价值。人生亦当如此,凡事要顺其自然,不必强求,而幸福人生也将与你不期而遇,这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境界。
虽然追求无为、恬淡的人生境界,但做人做事也要有的高的站位。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然终将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就如《庄子·秋水》中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河伯欢欣雀跃,自认为天下最美尽收眼底,而等到其到了北海,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才感叹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望洋兴叹一次也出于此。
做人做事在高站位的同时,更要有长期的观察,特别是一个人的品质如何,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在《赠萧瑀》诗所写“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了双眼,一个人的好坏不能通过外表和一时的行为举止就妄下判断。这就如同只有走过遥远的路,才能看出马的优劣一样,人也只有在经过各种事件的考验,才能看清对方的内在品质。
而想做成事,顺应规律、站位高、能识人,只能算是拥有了天时与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人心的统一很重要,同心协力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保障,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这也暗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一朴素哲理,人心统一,才能形成合力,即使困难再大,也必定能攻克,这就是“人心齐,泰山移”。反之,如果是离心离德,就势必会功败垂成,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而如何保证人与人之间相处始终如一,这其实是很难的,朋友和亲戚初相见时常常很亲切,但如果若是朝夕相处,在热情减退之时,情感归于平淡,如果不能各自克制,势必容易发生不愉快的情况,甚至会产生怨愤之情,这里的文章虽然是在讲人与人相处,但做人做事道理想通,就是要适合而止,掌握好的这个度,这也就是尺度感,因为尺度感给人以安全和舒适。
那是不是顺应规律、站位高、能识人、有分寸就一定能做成事呢,也不尽然,做成事还需要物质条件的保障。一匹马的优劣固然与它自身的资质相关,但马能否日行千里也要看它能不能得到足够的粮草,如果瘦弱不堪,即使拥有着千里马的资质,也难以行千里。
马是如此,人亦是如此,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有才华和品质的保证,但是客观的外在条件也会对人形成禁锢,我们不能奢望一个缺一少穿的人畅谈国家兴亡,因为他最紧要的目标是吃饱饭,因此客观的经济条件对身心塑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你的眼界和生活的环境制约着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寒门难出贵子”。
想要成才除了勤奋、聪慧这些基础的品质外,更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做基础,因为我们要想成才,首先就是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而学习知识就需要书籍以及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而书籍和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你的面前,这需要等价交换,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交换的物质,如果这种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都没有的话,那“风流”将无从谈起,而成功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虽然也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警句格言,但笔者认为这是讲内在品质,内心可以坚定,但做事尚需务实,如果有机会可以得到充裕的物质保障,在不违本心的前提下,不妨大胆借力。特别是父母的帮助,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将父母的帮助拒之门外。毕竟接受父母的帮助,与坚持人格独立并不冲突。
阅读延伸
【1】白云出岫本无心:语出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语出《古尊宿语录》:“上堂,举兴化问克宾维那:‘汝不久为唱道之师?’克宾云:‘我不入这保社。’化云:‘你会了不入,不会了不入?’克宾云:‘我总不恁么。’化便打。遂罚钱五贯,设饡饭了,趁出院。后来却法嗣兴化。师云:‘还会么?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3】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语出明代南戏《杨德贤妇杀狗劝夫》第十九出:“俗谚说:‘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4】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语出《全宋诗》释道颜《颂古二十首》:“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