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这些现实题材剧对生活的展示止于皮相,甚至情节失真,人物虚假,与现实生活离题甚远,成为打着现实旗号的“伪现实主义”。更重要的是,“现实题材”的回暖,却没能带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复归,反而造就了一批离地“悬浮”的剧集。根据《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近三年立项的电视剧中超过一半都是现实题材,2017年立项的现实题材剧占比甚至高达59%。而在今年第31届“飞天奖”评选中,40%的获奖作品为现实题材作品。产量层面显示出了现实题材剧的方兴未艾,媒体也给出“现实题材回归年”的称谓。然而在硬币另一面,2018开年以来的国产剧市场,却显得异常寡淡,大剧集体“哑火”,至今未产生在收视与影响力上比肩去年同期的《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力作。

看电视

现实题材的井喷,却没能带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复归,反而造就了一批离地“悬浮”的剧集。“伪现实主义”的悬浮剧为何扎堆出现?如何规避“悬浮”、纠偏现实题材创作的乱象?

文 | 叶实

现实题材的井喷,是今年以来国产电视剧类型创作最突出的特征。数据显示,Q1有超过20部现实题材剧上线播出,Q2现实题材剧继续稳步增长。

根据《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近三年立项的电视剧中超过一半都是现实题材,2017年立项的现实题材剧占比甚至高达59%。而在今年第31届“飞天奖”评选中,40%的获奖作品为现实题材作品。

产量层面显示出了现实题材剧的方兴未艾,媒体也给出“现实题材回归年”的称谓。

然而在硬币另一面,2018开年以来的国产剧市场,却显得异常寡淡,大剧集体“哑火”,至今未产生在收视与影响力上比肩去年同期的《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力作。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1)

更重要的是,“现实题材”的回暖,却没能带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复归,反而造就了一批离地“悬浮”的剧集。

这些现实题材剧对生活的展示止于皮相,甚至情节失真,人物虚假,与现实生活离题甚远,成为打着现实旗号的“伪现实主义”。

政府大力支持,资本蜂拥而上,却未能让现实题材迎来真正的繁荣,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在此背景下,反思“悬浮”剧的产生缘由,为“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找寻良方,已经不仅是政府层面的问题,更是大剧稀缺的当下行业应当直面的命题。

现实场景≠现实主义,套路化造就“悬浮剧”

“悬浮”剧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国产剧中历来有之,只是过去冠以狗血剧、雷剧之类的字眼。

从情节上看,“悬浮剧”中的事件与情感悬浮于空中,凌空蹈虚,情节不合逻辑,对现实的反映浮光掠影,这恰恰有悖于现实题材的本质精神。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烁认为,一些电视剧“误把现实生活的场景元素当作现实主义创作本质,漂在表面,深不下去,成为远离生活的‘悬浮剧’。”

此前曾有媒体统计,近十年来,国产悬浮剧多达上百部,不少卫视每年播出的集数都超过200集,从早期的《回家的诱惑》《妻子的谎言》等,再至近年的《爱的阶梯》《极光之恋》等,不一而足。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2)

“悬浮剧”的一大特点就是情节套路化,存在大量常见桥段拼凑的戏码。

近期,有媒体曾总结出了都市剧的套路列表,涵盖了“异国相遇、见面互怼、闹误会、冥冥之中有关联、出意外、失业危机、去机场追、异国再重逢或结尾发生在异国、第三者、前任”等元素。

在其列举的12部都市剧中,这些元素都会有所涉及。而去年以来热播的几部都市剧《极光之恋》《恋爱先生》《谈判官》《老男孩》,几乎全部涵盖了这些“梗”。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3)

例如,去年末被称为“史诗级玛丽苏”的《极光之恋》,无论是基本人设、情节主线,还是中间穿插的如车祸、失忆、误认小偷、家庭破产等桥段都是对经典桥段的炒冷饭,因此被观众视为“悬浮”剧的集大成者。

“都是从生意出发,不是从生活出发”

尽管口碑不佳,但“伪现实主义”的悬浮剧却依然在市场上扎堆出现,更多是产业逻辑共同主导的结果。

在电视剧生产周期被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主创为了追求高效,省去了了解生活原型的时间。

在浮躁风气下,很多创作者也不愿意分配更多精力在剧作的打磨上,不少编剧闭门造车,在网上查查资料就能写出一集剧本。

所谓‘伪现实主义’,就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吃透生活,没有贴近人生。现在的影视创作,很多都是从生意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这种初衷很难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编剧宋方金如此看待“悬浮”剧的产生。

在不久前的“2018中国电视剧创作高峰论坛上”,编剧高璇表示,“悬浮” 其实是一种特别省事的技巧,不用去做大量采访,不用真正地去写一个行业、一类人群,只要把掌握的技巧和戏剧套路负载在故事和人物身上。

凭借传统套路的张力,再加上大制作和演员,依然可以在市场上有很好的收视效果,“但现实主义的创作需要花很大力气,不是在家里就能写出,必须走到生活里去。”

另外,很多悬浮剧都有不错的收视表现,例如《回家的诱惑》最高收视CSM52城一度破5,这也令投资方对此类剧集趋之若鹜。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4)

悬浮剧之所以收视表现好,主要在于其极致猎奇、夸张和煽情切中了观众痛点,类似车祸、癌症、小三、豪门恩怨、婆媳矛盾等烈火烹油的桥段,都是拉动收视的“猛药”,资本逐利的逻辑下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一种观点认为,内地“悬浮剧”的兴起,也与港台创作者北上拍戏不无关系。

港台电视剧向来推崇娱乐至上的定位,“台湾八点档”即台湾晚黄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以苦情戏和肥皂剧居多,特点就是剧情离奇、套路雷同。

台湾电视剧人才北上后,拍摄制作了《回家的诱惑》《夏家三千金》《百万新娘之爱无悔》《妻子的秘密》等内地电视剧。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5)

由于两岸对电视剧功能理解的不同,催熟了内地悬浮剧。

对于这一点,台湾电视人并不讳言,担任内地《回家的诱惑》《真爱之百万新娘》《活佛济公》编剧的台湾电视人简远信曾表示,“刺激收视,有时候就是要下猛药,悬浮剧是要迎合观众,而非教化观众。”

而与其搭档的台湾导演林添一也评价到“简远信在把台湾‘八点档’的那套方式搬到大陆后,经过渲染、强化后,虽然更狗血,但却很受观众的喜欢。”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厘清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关系

伴随“现实题材”走俏而出现的“伪现实主义”乱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今年4月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强调要规避不接地气的、远离生活的“悬浮剧”,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反映生活底蕴。

因此,规避“悬浮”乱象,首先就应当是创作者回归到生活中,从“离地”改为“贴地”。

据了解,《鸡毛飞上天》剧本创作就历时六年,编剧申捷为了写出“接地气”的剧本,曾多次到义乌体验生活,跟小商贩同吃同住,一起进货,一起吆喝,参与到他们的工作生活中,以获取更真实的创作素材。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6)

编剧任宝茹认为,不管写的是警察、医生,还是留学生,编剧要写得像这个生活中的人。

“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东西就是最有普遍性的东西,这个普遍性可以通过常识架构,如果你的常识达不到,你就要努力去搜集资料和采访。采访中你会发现,现实比电视剧还精彩,只要做扎实了,就不会悬浮。

规避“悬浮”,也应厘清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关系。

导演郑晓龙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现实主义创作和现实题材不是一回事,现实主义是一个手法,是一个创作的态度。现实题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现实主义态度,拍现代剧就是现实唯物主义的态度,拍古装剧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7)

由此可见,现实题材的虚火并不会带来现实主义的回归,对于乱象的纠偏,除了动用政策杠杆去除糟粕外,也依赖于电视剧创作者正确创作观念的形成,更与行业良性创作生态的形成密不可分。

国产剧规避“悬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独家观察现实题材回归年)(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