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加之国外的医疗费用极高,每次胡适心脏病复发,医疗费用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为普通老人的胡适,显然在美国过得十分的艰难。而胡适的旅行则开始在暮年。1949年,耳顺之年的胡适独自离开上海,开始了漂泊的晚年生活。早年的胡适上至总统,下至贩夫走卒,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但他流亡美国之际,已不再是驻美大使和北大校长。

太宰治说:“生活安逸时会作出绝望之诗,生活窘迫时会不断写出生的喜悦。”

我常常觉得,这句话不仅仅是太宰治的一句经典名句,更多的也是在形容胡适的一生——他的一生早年风生水起,是诸多学生的偶像,晚年却凄惨无比。

这一切还要从1948年开始说起。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1)

一、人生的转折点

青年人大都幻想,“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规划,没有目的地,只需要带一个美好的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胡适的旅行则开始在暮年。

1949年,耳顺之年的胡适独自离开上海,开始了漂泊的晚年生活。

早年的胡适上至总统,下至贩夫走卒,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但他流亡美国之际,已不再是驻美大使和北大校长。

作为普通老人的胡适,显然在美国过得十分的艰难。

加之国外的医疗费用极高,每次胡适心脏病复发,医疗费用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2)

在异国他乡的胡适,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他在日记中写道:“美国资本主义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保险,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二、噩梦一般的生活

很多人都熟悉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但其中最为经典的要数小女孩与杀手的一段对话。

——“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是童年如此?”——“总是如此。”

对于胡适来说,美国的生活便总是如此艰辛。

胡适在美国,政途无法走通,就连擅长的学术也被认为是无用之物。

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对英文一窍不通,发电报、去银行乃至于付账单这一类的小事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3)

没有收入的胡适,住在狭小的公寓中,也无法请佣人,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胡适口述自传》有这样一段话很好的描写了当时胡适夫妇的生活情况。

“适之先生夫妇 年高多病 缚鸡无力 自然更是坐吃山空。他的经济情况与他的健康情况一样 显然已渐入绝境。”

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胡适只好屈就去图书馆打工。

这份工作一年能给胡适带来5200美金的收入。

尽管如此,胡适夫妇还是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4)

从胡适到美国没多久后,他的心脏病便时常“看望”他。

然而,一年之后,图书馆还是选择了辞退胡适,由年薪较低的副馆长接任。

这对胡适的生活可谓是不小的打击。

刚被解雇的那段时间,胡适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看了很多不入流的小说,还为报纸做起了批注。

之后许多年,胡适屡次三番想要找工作,但都以无果告终。

被视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胡适,坐吃山空,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5)

三、最后的自由

唐酒卿在《将进酒》中写道:“他是我临近决堤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失而复得的纵情与自由。”

胡适那份失而复得的自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终于到来。

1957年8月,蒋介石任命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次年4月,胡适同梅贻琦一同返回台湾,结束了自己九年噩梦般的美国生活。

胡适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宅子,讲起了“民主自由”。他在最后的日记中写道:

“我想做好两件事,一个是‘笔债’,第二个就是‘民主自由梦’。”

但生活显然不想让这个迟暮的老人太过平顺。

生活刚刚安稳的胡适,在得知好友被判10年徒刑后,大病不起。

胡适晚年真实生活(胡适的晚年生活)(6)

次年,胡适再度被卷进政治风波。接连的打击让胡适的心脏不堪重负,住院数月方才勉强出院。

之后的时日,胡适便接连住院,直至1962年,永远的合上双眼。

胡适的晚年穷困潦倒,死后除了藏书之外,别无他物。江冬秀每每念及此时,便不由得心疼。她曾说道:“适之帮助穷书生,开启支票来活像百万富翁,待我如穷措大。”

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钱穆晚年写《师友杂记》,在里面提到的那一段话。

“我曾听人提及,胡适晚年定居台湾,连奉命监视他言行的安全人员,都受到他的人格感动,不仅不暗中乱打小报告,反而以能追随左右为莫大荣耀。”

这大约就是胡适作为文人独有的魅力,独属于他的那份清高纯粹,就像是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