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神祠遗迹的壁画(崛围山上多福寺)
千里神祠遗迹的壁画(崛围山上多福寺)那么为什么称红叶洞呢?相传在红叶洞前有一株高大的杏树,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吃到嘴里立即化成甜水,百姓俗称一捧水。当时洞中有一位主持人称红叶住持,红叶住持圆寂时。因怕无人知晓,就坐于莲花台上,周身散放光芒,映红了这株高大的杏树,树叶在光芒的映衬下散发出夺目的红光,人们看到红光,又发现红叶住持已圆寂,于是便将红叶住持的山洞起名为红叶洞。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依据晋阳八景崛围红叶而得名为红叶洞。二进院建有藏经楼、文殊阁等建筑。藏经楼是佛家存放经文经卷的地方。藏经楼开间五间,是一座下洞上阁式建筑。据记载,藏经楼下的砖券窑洞,是明代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读书处。藏经楼下还竖一石碑,上书“傅山读书处”,洞外壁有先生墨迹。藏经楼东侧即红叶洞,是傅山先生晚年著书、行医治病的地方。后人将他的著作汇集成册,名曰《霜红龛集》。多福寺,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幽雅娴静,古木参天,处于松柏、山峦包围之中。多福寺南北长65.63m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一——多 福 寺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多福寺,位于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庄头村,坐落在太原市区西北24公里风景如画的崛围山之巅。多福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原名“崛山围教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唐、宋两代香火很旺。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万历年间重修,是晋王宗室的重要礼佛之所。弘治年间( 1488-1505年),改名多福寺,后又多次重修。1994年修建千佛殿。2007年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太原市崛山围山保护建设和管理办法》,多福寺被划入崛山围山风景名胜区(省级)内,得到依法保护。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福寺,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幽雅娴静,古木参天,处于松柏、山峦包围之中。多福寺南北长65.63m,东西宽48.05m,占地面积3153.52平方米,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之上由南至北依次存有天王殿(兼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山门东、西侧遗有钟、鼓二楼;藏经阁西侧有黑龙殿、东侧有文殊阁(红叶洞),藏经阁与千佛殿之间,东为斋堂、西为禅房。可谓建筑布局完整,保留了明代建筑布局的真实性,是太原地区明代佛寺建筑布局的实物资料。
头道院为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多福寺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五椽,为単檐悬山式。山门前廊两隅塑有护法金刚两尊,民间俗称哼哈二将。山门内紧连天王殿,分置四大天王像。山门东西两侧是钟鼓楼。
跨过山门,便进入寺院的第一进院落,山门对面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琉璃剪边,单檐歇山顶。殿内保存了明代泥塑12尊、悬塑2尊及壁画90.93平方米,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佛像及菩萨雕塑体态丰腴,线条柔晰,造型娴雅,表情慈祥;两尊护法刚健有力,肌肉凹凸,金刚怒目,均明代彩塑之佳品,尤其是殿后悬塑观音,艺术水平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大雄宝殿的壁画绘制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为完整的“如来应化示迹图”84幅,每幅画面上隅设长方形小墨框一方,内书标题两行,演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出家、成道和涅磐的全过程。壁画各幅之间用树木、榜题、建筑、云气和色线相隔相连,不仅主体明确,区分自然,又互相呼应,浑然一体,不乏恢弘气势。画面人物、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布局得当,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画面人物随着佛传情节的变化各具神态,威武的帝王高官,端庄的帝后摩耶,娴雅的宫人侍女,威武的天王金刚,狰狞的魔王地神,在画师们纯熟的技巧和劲健的笔下得以淋漓体现,线条抑扬顿挫,设色浓丽和谐,更增添了人物的灵性和活力。在绘制的各种建筑中,有宫廷、街市、寺观、殿阁,还有树木、花卉参插其间,这些烘托佛传故事情节的环境设置,部位得当,透视准确,与人物形象连为一体,加之山水点缀,云雾缭绕,给人以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二进院建有藏经楼、文殊阁等建筑。藏经楼是佛家存放经文经卷的地方。藏经楼开间五间,是一座下洞上阁式建筑。据记载,藏经楼下的砖券窑洞,是明代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读书处。藏经楼下还竖一石碑,上书“傅山读书处”,洞外壁有先生墨迹。藏经楼东侧即红叶洞,是傅山先生晚年著书、行医治病的地方。后人将他的著作汇集成册,名曰《霜红龛集》。
那么为什么称红叶洞呢?相传在红叶洞前有一株高大的杏树,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吃到嘴里立即化成甜水,百姓俗称一捧水。当时洞中有一位主持人称红叶住持,红叶住持圆寂时。因怕无人知晓,就坐于莲花台上,周身散放光芒,映红了这株高大的杏树,树叶在光芒的映衬下散发出夺目的红光,人们看到红光,又发现红叶住持已圆寂,于是便将红叶住持的山洞起名为红叶洞。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依据晋阳八景崛围红叶而得名为红叶洞。
红叶洞上二层阁楼就是文殊阁,殿内供奉骑着朝天吼)的观音菩萨(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一说其是龙族的克星,好食龙脑,民间有流传“一犼可斗三龙二蛟”,将其立于华表之上是为了监督皇帝。还有人说其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顺石级盘旋而上即是三进院,1994年重建了千佛殿,殿内塑有三佛四菩萨,殿壁四周有千佛浮雕。还恢复了东西配殿。千佛殿西侧为黑龙殿是供奉黑龙神的殿宇,寺居山巅,原本无水,文殊菩萨恩赐黑龙神取水,故而建殿奉之。殿身三间,塑有龙王及风、雨、雷、电四神。
多福寺内还有石碑十数通。还有“龙入穴”而成的水井等,掩盖在红墙碧瓦间,宽猛相济,十分得体。 寺的东南方有山岩,岩下即“珍珠坡”,原是僧人担水和信士礼佛的岩石古道,现砌成1300 多级石磴,是游人从山下登坡游山的最佳路线。上坡攀登到山岩顶,有六角七层舍利风水宝塔,站在塔基上东望,晋阳大地尽收眼底;西眺,古松布满南北山坡,“南松北柏”是崛围奇观之一。松林中有傅山隐居的“七松庵”。
多福寺还曾是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隐居处,傅山,(1607-1684年)明末清初医家、文学家,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啬庐、石道人、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尖草坪区)人。幼习举业,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提学袁继咸,被诬下狱事伏阙讼冤,声闻天下。明亡后,居土穴中,奉母,坚不仕清。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法、绘画,兼精岐黄术,且家有禁方,求医者盈门。传世医书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是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明清之际的志士仁人。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全国也称得上声名遐迩,彪柄于后。
多福寺,坐落于海拔1400米的崛山围山之巅的小峪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崛围山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崛围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居晋阳古八景之首。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有“暮秋霜降,满山红叶尽成朱紫”之语。 喜欢登山的人们,每每登上崛山围山顶,领略极具厚重历史文物价值的多福寺,常常感叹不已。秋日的红叶映遍崛山围山时,更是吸引着众多游人流连忘返。
相关诗集
忆崛围山
石珤
崛围奇赏忆当年,十里青山半管弦。
啼鸟惯来红树里,落霞时坠酒杯前。
锦衣公子雄三尺,彩笔诗人炫百篇。
回首旧游成一梦,西风尘鬓独凄然。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右副都御使巡抚大同,文渊阁大学士
崛山围山寺门外
傅眉
颓坐不暇语,第取酒盏斟。
神气稍为接,幽悦与我寻。
侧睇寺西岩,历落红来禽。
高松蔽晴日,薄雨蒙深林。
松身时反侧,透亮见日沉。
飘渺卷紫縠,飞倾融青金。
缘雾忽然过,西南留一岑。
当其希微间,逐能和冥心。
傅眉(1628-1683年),字寿髦,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傅山之子。
游崛围寺
梁之垣
蹑轿登围山,仙凡一径分。
岩松笼晚照,院塔驻闲云。
对月禅心见,因风梵语闻。
息机何处问,无计出尘氛。
梁之垣,山东蓬莱人。
崛围山傅山读书处
徐培芝
先生老去几经年,想象高风我欲仙。
今古同心相照处,松间夜有月婵娟。
徐培芝,山西五台人,山西大学堂毕业,曾任阎锡山政府少将衔文职官员,后期长期执教。
游崛围山多福寺
王静宇
秋到崛围景色潇,满山朱紫叶妖娆。
多福壮丽花疏影,宝塔凌空松逍遥。
壁画连环瑰丽洒,傅山瀚墨气节豪。
珍珠石道攀登勇,俯瞰晋阳乐醉陶。
王静宇,1948出生,高级讲师。曾任民进太原市第五、第六届副主委;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题多福寺(新韵)
若水
春来满眼绘花图,血染秋枫岭上朱。
奋力登攀挥汗处,方知望远是多福。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等。
碧涧流泉随笔:《多福寺》和《净因寺》是2006被国务院公布的国保,我曾多次在工作中视察调研过。也曾在闲暇时徒步登上崛围山都不忘记进去看看这两处的名胜古迹。2020年9月7日,带了一个文物系统的新兵,为的是让她更多更好地了解学习热爱并学会保护我市文物古迹,也算是我的良苦用心吧。为了这次活动,我特意请了一位专职老司机准备驱车上崛围山看《多福寺》。车到山脚下时,不由的想到十年前的我,相约亲朋好友徒步上崛围山也是常事,而今的确不敢了爬上去了,心中不由得有些伤感。再往前想,记得应该是在1991年左右,《多福寺》修复了天王殿后举行剪彩活动,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老领导谷主任和陈副主任居然都是徒步登山参加活动。30岁出头的我,更是无话可说,连蹦带跳的就爬上去了,想到此,如今上1300个台阶的勇气和力量到哪里去了呢?体力差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管咋说,这次还是驱车上山完成再次编辑《多福寺》文稿的拍摄和搜集资料的任务。
原创作者/碧涧流泉
来源/太原市太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