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英军的炮车拖到1600米的距离提供增援,一些勇敢的士兵跳起来发动进攻,他们攻占了一部分战壕却遭到自己炮弹的轰炸(步炮协调失误),布尔人反击又把他们打了回来,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发现旅长沃科普少将的尸体倒在距离敌人阵地大约180米的地方,第3高地步兵旅的斗志彻底瓦解了,幸存者在南非的阳光下一直趴到了当天下午,一名受伤幸存的士兵说看到敌人阵地里有一名身穿德军制服的人,这个人叼着雪茄,不慌不忙的举起步枪射击还在动弹的英军士兵。军迷模拟苏格兰步兵进攻究其原因,不少英国将领还停留在“群射”时代,单兵的枪法和作战技巧不重要,密集队形射出的火力密度才重要,这种战法在征服苏丹和印度的战争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眼中的蛮族数量众多但装备简陋,英军士兵只需要站好队开火,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侦查和隐蔽技巧,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布尔战争中英军沦落为蛮族,同他们作战的布尔士兵不仅武器先进,还经常组织射击和狩猎比赛,一个普通布

1899年布尔战争中的布尔士兵流传着一句话:“感谢上帝和毛瑟”,他们使用的毛瑟1893型步枪由德国毛瑟兄弟公司生产,采用弹夹装弹和当时最先进的无烟火药,射程和射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对应他们的敌人英国军队使用的李-梅特福德步枪(李-恩菲尔德的前身),依旧采用黑火药和一发一发的装填,布尔战争因此产生了奇怪的现象,军容威武的英国正规军扛着落后的武器,衣衫褴褛的布尔游击队却在使用先进的装备。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1)

1899年南非作战的英军

1899年12月10日,英军在基西山战斗中损失696人,布尔人只伤亡了30余人,大部分英国将领认为这次失利纯属意外,基西山战斗结束第二天,英军中将麦修恩勋爵带领14000人进攻布尔人控制的马格斯方丹山,担任主攻的是苏格兰第3高地步兵旅,旅长沃科普从一开始就反对勋爵的作战方案:部队深夜出发,黎明发起进攻,32个连排成整齐的32行,每行相距6步远,浩浩荡荡以拿破仑时代的队形向敌人阵地行进。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2)

英军主帅麦修恩

究其原因,不少英国将领还停留在“群射”时代,单兵的枪法和作战技巧不重要,密集队形射出的火力密度才重要,这种战法在征服苏丹和印度的战争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眼中的蛮族数量众多但装备简陋,英军士兵只需要站好队开火,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侦查和隐蔽技巧,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布尔战争中英军沦落为蛮族,同他们作战的布尔士兵不仅武器先进,还经常组织射击和狩猎比赛,一个普通布尔士兵可以轻松击中70米外树上的苹果,坑道和战壕作业水平更是让英国人叹为观止。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3)

一家三代布尔士兵

1899年12月11日早上4:30分,进攻开始,苏格兰第3高地步兵旅的32个连排成32行向布尔人的阵地浩浩荡荡走去,大约20分钟后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前方传来一声枪响,跟随第5排行进的旅长沃科普急忙命令队伍散开,但已经晚了,从大约350米外的战壕里同时冒出长达一公里的火光,布尔人的毛瑟步枪子弹向挤在一起的英军士兵射来,一颗子弹击中两名士兵的情况不属罕见,据一名幸存的军官回忆,5分钟内被打倒的英军士兵超过700名,一些连排级军官想按照对付祖鲁人的办法组成三排射击队形,每一次还没站好队士兵们就纷纷倒下,截止早上6点,第3步兵旅的幸存者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4)

军迷模拟苏格兰步兵进攻

英军的炮车拖到1600米的距离提供增援,一些勇敢的士兵跳起来发动进攻,他们攻占了一部分战壕却遭到自己炮弹的轰炸(步炮协调失误),布尔人反击又把他们打了回来,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发现旅长沃科普少将的尸体倒在距离敌人阵地大约180米的地方,第3高地步兵旅的斗志彻底瓦解了,幸存者在南非的阳光下一直趴到了当天下午,一名受伤幸存的士兵说看到敌人阵地里有一名身穿德军制服的人,这个人叼着雪茄,不慌不忙的举起步枪射击还在动弹的英军士兵。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5)

阵亡的旅长安德鲁.沃科普

下午4时许,在步兵炮,海军炮,马克沁重机枪,皇家近卫步兵团的共同帮助下,第3高地步兵旅总算撤了下来,英军所有参战部队都已经筋疲力尽,5:30分,布尔人的德制克虏伯大炮突然袭击了英军阵地中央的的骑兵部队,骑兵四散奔逃引发了全线的崩溃,麦修恩勋爵不得不允许部队撤退重新集结,自此英军进攻马格斯方丹山之战彻底失败,战后英军公布的伤亡数字为948人,但根据幸存者回忆远远大于这个数字,除了第3高地旅旅长沃科普少将,还有至少3名主要指挥官阵亡,布尔人公布的伤亡数字为236人。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6)

​沃科普少将的阵亡消息在苏格兰引起了轰动,他不仅是一名勇敢的军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一座教堂以他的形象制作了彩绘玻璃窗,这座教堂只有一扇这样的玻璃窗,被安装在他曾经作祷告的座位旁边,战斗总指挥麦修恩勋爵并没有遭到伦敦的追究,1902年他被布尔人俘虏,获释后麦修恩勋爵继续担任英军高级职务,有人说这来自他深厚的家族背景,一战爆发时英国政府任命他为马耳他英军总司令,远离欧洲列强战争的漩涡,或许他们认为麦修恩更适合管理殖民地,他的指挥部十一名成员里有牧师,宪兵,医生,技术,通信,真正指挥打仗的人只有两个,也没有一个情报军官,更像是一个官僚机构而不是作战机构,麦修恩勋爵最终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裙带关系,拒绝创新与进步,落后就一定会挨打,这条真理也适用于曾经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

南北战争时期燧发枪(感谢上帝和毛瑟步枪)(7)

马格斯方丹山下的战壕遗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