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些年的变化对比图(3幅地图记录乌鲁木齐市40年不断成长)
乌鲁木齐这些年的变化对比图(3幅地图记录乌鲁木齐市40年不断成长)当时 河滩路还叫五七公路 如今不少地名已淡出人们视野 昆仑宾馆、八一剧场、新疆大学等城市地标依然很容易找到。 地图最北到五四路(即喀什路) 西北角有处标注着“二宫园艺场” 1986年那里建了乌鲁木齐植物园;最南到达红雁池水库 三屯碑水库也在附近 1984年到1986年 这里改建成水上乐园;最东到煤炭化工厂。西面大片区域都是空白。 1977年版 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1949年 全市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 城市建成区仅12.4平方千米。 “1977年这个版本的地图是手绘地图 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区的划分。”陈正华说 城市建成区通过色块来显示 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区以及新市区部分区域 其他大部分是空地或荒山。
城区更大了 楼房更高了 道路更宽了 商超更多了 街道更美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 乌鲁木齐的城市建设、交通网络、人居环境都经历了很大变化 全都被记录在3张地图里。
“最直观的感受 就是乌鲁木齐的城区越来越大 以前的长条形变成了现在的正方形 就好像乌鲁木齐‘长胖长高’了。”数次参与《乌鲁木齐街区图》编制的自治区第二测绘院六分院院长陈正华说。
资料显示 乌市建成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约90平方千米 扩展到现在的365.88平方千米 40余年间面积长大4倍 平均每年长大近7平方千米。
1977年版:乌鲁木齐地图手绘而成
1977年版
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1949年 全市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 城市建成区仅12.4平方千米。
“1977年这个版本的地图是手绘地图 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区的划分。”陈正华说 城市建成区通过色块来显示 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区以及新市区部分区域 其他大部分是空地或荒山。
地图最北到五四路(即喀什路) 西北角有处标注着“二宫园艺场” 1986年那里建了乌鲁木齐植物园;最南到达红雁池水库 三屯碑水库也在附近 1984年到1986年 这里改建成水上乐园;最东到煤炭化工厂。西面大片区域都是空白。
当时 河滩路还叫五七公路 如今不少地名已淡出人们视野 昆仑宾馆、八一剧场、新疆大学等城市地标依然很容易找到。
陈正华说 从当时的地图看 乌鲁木齐城区面积小 绿地面积少 地名和单位名称也少 医院、学校、宾馆、百货公司还很少 而道路路网只是初成规模。
资料表明 上世纪70代中期 乌市主要建成区约90.29平方千米。到1990年 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9.98% 平均每年增加1.80平方千米。南部沿西山公路、乌吐公路扩展 东部发展到水磨沟工业区附近 北部主要向植物园北部方向扩展。
2009年版:“变形”才放得下主要城区
2009年版
时光荏苒 翻开2009年的地图 乌鲁木齐的颜值和内涵都有了升华。
最显著的变化是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大 从前空白的区域 如今大多都被各类色块覆盖。陈正华说 这一版地图使用不用的色块来区分行政区域 以色块颜色的深浅来区别建成区范围。比如 蓝色代表天山区 较深的蓝色代表天山区建成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居住和商业用地面积的需求增大 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1年 乌鲁木齐先后将近郊的大湾乡、二工乡、七道湾乡、地窝堡乡 分别划入天山区、水磨沟区、新市区;将南山矿区和达坂城合并设立达坂城区。到2004年 乌鲁木齐建成区已扩展到205.01平方千米。2007年 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的东山区为米东区。2008年 乌鲁木齐建成区面积达302.8平方公里。
陈正华说 为了覆盖更多区域 此次制图还专门采用变形比例尺 调整了城市中心以外5个地方的比例
个地方的比例 才勉强将城市的主要城区展示出来 北至安宁渠 南至乌拉泊水库 西至头屯河区 东至水磨沟区。
乌鲁木齐的路网规模扩大了数倍 道路密如蛛网 绕城外环路和不断拓宽的主干道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2003年 公交线路有75条 到2007年就有130多条了。
在地图上还可以看到 表示公园或绿化地的绿色色块明显增多。经过多年的绿化建设 包括水磨沟公园、水上乐园、红山公园、雅山公园等绿化建设成效显著 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红光山公园等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今年78岁的黄耀光在乌鲁木齐生活60多年了 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到离家不远的红山公园散步。他回忆说:“1958年起 数万名年轻学生与解放军战士用书包、脸盆把黄土运到山上 为这座寸草不生的荒山提供了种树的条件。红山公园于1985年建成 现在一年三季都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老百姓都喜欢来休闲晨练。”
2017年版:城市实有道路达2304公里
2017年版(略图,编制中)
随着“南控北扩、西延东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乌鲁木齐拉大城市骨架 城市向北部新区拓展 向东西两翼延伸。2011年 乌鲁木齐提出集中力量建设高铁、会展片区、城北新区和甘泉堡工业区 使新区成为拉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数年后 一贯以长条形出现的乌鲁木齐变成了正方形。在2017年版的地图上 覆盖区域达到空前。“乌鲁木齐发展太快了。”陈正华说 地图上 乌鲁木齐北到青格达湖乡 东北到米东化工工业园 西到白鸟湖新区。“经开区(头屯河区)的变化尤其大 数年前这片区域还未开发。”
路网建设在这一版地图上的变化也极其显著。地图上 橘黄色的快速路网跃然纸上 修建于2012年的路网工程 实现了外环线内南北贯通、东西畅达;2015年通车的阿勒泰路高架等一批城市道路 使得城市实有道路长度达到2304公里。与黑白相间的兰新铁路线几乎平行 红白相间的高铁线出现在地图上 2014年高铁通车 乌鲁木齐到内地城市的时间大幅缩短。
陈正华说:“2017版乌市街区图是略图 是我们正在编制的16开本《乌鲁木齐城市地图集》中的一幅。这张地图是图集的开篇 主要是宏观反映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城市单元的地理空间布局 在表示内容上较为概略。对于近年来新建的BRT快速公交线路、地铁线路、展览中心、大型商超、科技产业园区等内容 因幅面限制和地图功能定位原因 未做详细表达。”
而我们已经看到 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经开区万达广场、新疆软件园、树上山水进城的建设项目、管网廊道建设、老城区改造等一批发展成果 正实实在在地惠及百姓 提升着城市生活的品位。
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 乌鲁木齐辖7区1县 总面积14216平方千米 建成区面积365.88平方千米。
文章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记者:任春香 图:自治区第二测绘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