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为芯片为什么会断货(港媒关注华为跑了)

华为芯片为什么会断货(港媒关注华为跑了)资料图片:华为一个政府的区域治理只能靠吸引而非挽留。对此,任正非这段话说得再清楚不过:深圳市政府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政府基本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作。法治化、市场化,其实政府只要管住这两条堤坝,企业在堤坝内有序运营,就不要管。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则,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这篇文章还披露了原名“华为科技城”改名的来龙去脉。文章说,龙岗政府为解决华为周边的配套和环境筹建的“华为科技城”,没有很好地解决华为的问题,反而助涨了当地楼市,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由于该城掺杂了太多利益,使得华为不得不出面澄清与该城无关系,该城最后更名为“鹍雪岗科技城”。《香港商报》网站5月23日还报道称,深圳知名媒体人胡文22日撰文对上述文章做出批驳:胡文认为,《别让华为跑了》的论调和逻辑,与14年前那篇著名的《深圳,你被谁抛弃》如出一辙。但深圳和华为,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脱离深圳谈华为,或者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港媒称,华为总裁任正非稍早前罕见接受新华社采访称,高成本最终会摧毁深圳乃至中国的竞争力,他呼吁政府建立规则,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任总言犹在耳,22日,一篇题为《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热爆,文章指作为深圳名片的华为公司部分部门外迁东莞,利税外流,文章分析认为,深圳地价高企,企业成本上升惊人,而当局在税收等政策方面亦不如东莞,在地方政府愈演愈烈的抢商大战中,文章担心华为会整体外迁,彻底抛弃深圳。

据《香港商报》网站5月23日报道,文章披露:深圳市龙岗区早前在一份针对前两月经济分析的报告中反复提到华为。报告称,1-2月,华为产值占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以上,并且产值增速将近40%,比全区水平高出将近25个百分点,若剔除华为,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则下降14.3%。

报道称,2012年,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注册了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到2015年,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已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另外,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去年在东莞连买两块商住用地,建筑面积分别达20万平方米和11万平方米。其中一块地经历49轮竞拍拿下,也只花了7个多亿,楼面价平均2000多元。据了解,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积1900亩,而华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总面积为2460亩。二者已是旗鼓相当。

报告认为,虽然核心部门仍在龙岗,但华为部分业务存在迁走的可能。流露出了政府对华为整体外迁的担忧。

这篇文章还披露了原名“华为科技城”改名的来龙去脉。文章说,龙岗政府为解决华为周边的配套和环境筹建的“华为科技城”,没有很好地解决华为的问题,反而助涨了当地楼市,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由于该城掺杂了太多利益,使得华为不得不出面澄清与该城无关系,该城最后更名为“鹍雪岗科技城”。

《香港商报》网站5月23日还报道称,深圳知名媒体人胡文22日撰文对上述文章做出批驳:胡文认为,《别让华为跑了》的论调和逻辑,与14年前那篇著名的《深圳,你被谁抛弃》如出一辙。但深圳和华为,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脱离深圳谈华为,或者脱离华为谈深圳,都可以称之“人为制造撕裂”。华为将部分终端环节迁至东莞,既是华为辐射力的发展需要,也是深圳影响力外溢的充分体现。与此同时,中兴布局河源、比亚迪进军汕尾……凡此种种,都是深圳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必然责任。如果将之归结为一个“跑”字,那么只能说深圳这样的“跑”还不够多。

胡文认为:对于最初孕育华为的南山区而言,华为已经“跑过”一次了。从南山科技园转道龙岗鹍田,正是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圳如今面临的局面是,不仅工业缺乏发展空间,而是所有行业都缺乏——这是深圳的空间之痛。在这种总体约束之下,产业的高端化不可避免。深圳作为可以畅想的全球智能硬件中心,华为于此发挥的能量未来会大得超出一般想象。

一个政府的区域治理只能靠吸引而非挽留。对此,任正非这段话说得再清楚不过:深圳市政府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政府基本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作。法治化、市场化,其实政府只要管住这两条堤坝,企业在堤坝内有序运营,就不要管。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则,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华为芯片为什么会断货(港媒关注华为跑了)(1)

资料图片:华为

中新网巴黎4月30日电 (记者 龙剑武)继伦敦首发后,华为公司在法国巴黎继续推广其2016年旗舰产品P9手机。此次华为联手德国百年相机品牌徕卡公司,率先在手机上应用徕卡镜头和相关技术,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市场展开“双摄魅力”的新一轮攻势。

据悉,华为与徕卡通过独家协议,联合设计和开发了黑白和彩色双摄像头,图像质量及色彩由徕卡与华为共同调校,让新款的P9手机能够提供徕卡级的专业拍摄效果。这也是徕卡镜头和相关技术首次应用到手机上,开启了徕卡摄影的一个新品类。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曾断言,如今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张照片来自智能手机拍摄,拍照已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华为选择徕卡作为合作伙伴,就是为了赋予P9先进的技术标准和优质的拍照效果。

徕卡法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穆兰在巴黎P9发布会上表示,双方未来将在智能手机镜头、成像质量、用户体验上不断创新,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法国《回声报》分析称,欧洲人尚未搞清楚“华为”的正确发音,这个中国品牌就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此次华为借助徕卡的相机品牌效应,志在开创手机摄影的新局面。P9的徕卡双镜头的确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像素竞争的终结。

有评论认为,如果说华为打造高端的拍照手机是一种引导消费潮流的策略,那么选择在欧洲发布新品则是基于提升品牌形象的考虑。因为,欧洲市场一直是华为海外布局的重点。

华为西欧消费者业务总裁戢仁贵在巴黎发布会上对此毫不讳言。他说,对于任何想要建立国际知名度的高端产品而言,欧洲市场都具有无法比拟的影响力。有鉴于此,华为将欧洲视为海外市场的重中之重。

研究公司GFK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底,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0%,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位列第三。在被视为高端市场的欧洲,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华为在五大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第六名跃居第二名,位列苹果之后。另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华为手机去年在西欧的销量增长了51%,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分别占据11%和12%的市场份额。同期,三星和苹果则分别增长2%和15%。

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法国,华为仍暂时落后于三星、苹果和索尼。华为西欧地区总裁彭博介绍说,华为法国的目标是通过推出P9和P9Plus两款高端手机,在2016年内将市场份额翻倍,将其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4.9%提升至10%,在年内抢占法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三把交椅”。

法国欧洲广播一台的报道称,华为毫不掩饰其在法国的雄心壮志。为此,除了平媒和网络,华为还将首次在法国电视媒体发动宣传攻势,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当然,华为最终会靠产品说话。该公司全球员工有近一半在研发部门工作,已令其开发的智能手机产品足以与世界手机巨头相抗衡。

【延伸阅读】外媒:华为要做全球高端品牌 放言5年内超苹果三星

华为芯片为什么会断货(港媒关注华为跑了)(2)

华为P9广告(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外媒称,本月由华为投放的广告为P9的一系列推广活动拉开了帷幕。华为把自己定位为高端智能手机消费品牌进行大力宣传。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28日报道,斯嘉丽·约翰逊一脸爱慕地凝视着金属机身经过喷砂工艺处理的华为P9智能手机的双镜头。这位好莱坞明星为该产品拍了一则广告。

按智能手机销量计算,这家私人公司如今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三。华为已大胆放言,要在5年内超越苹果和三星电子,做到全球第一。

与消费设备相比,华为更为知名的是电缆、路由器和交换机。它在2003年才开始制造较为廉价的大众手机,为其电信运营商客户包括电讯盈科、沃达丰和Emobile等贴牌制造手机。

华为1987年刚成立时是一家电话交换机制造商,后来逐步发展为一家业务广泛的公司,雇佣了17万名员工,电信设备销量大约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但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首席营销官张晓云表示,华为希望不仅仅因设备本身而为人所知。华为相信,其手机的技术质量可以媲美市场领军者,但感觉缺乏品牌知名度。为此该公司斥巨资开展广告宣传活动,比如聘请约翰逊以及演员亨利·卡维尔、模特卡莉·克劳斯和足球明星莱昂内尔·梅西代言。

华为还与其他品牌合作。P9配备了高端相机公司徕卡的摄像头,华为的一款智能手表镶嵌了施华洛世奇的宝石,华为的平板设备采用了哈曼卡顿音效。

张晓云表示:“对我们来说,打造高端品牌不仅仅为了赚钱;它还与我们自己的自我形象有关,与打造华为全新的视觉表达有关。”

她说:“不同之处在于,现在我们决定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只做一些广告宣传。”

外界对华为的广告宣传活动看法不一。独立的战略顾问、苹果公司原中国及亚洲营销负责人尼克·阿诺德表示:“我不反对酌情聘请代言人,但当你有了一系列迪卡普里奥的广告的时候——我认为他们会因此知道你,但我也认为顶级消费者会想得更多。他们会想:‘如果没有报酬的话,斯嘉丽·约翰逊真的会选择华为吗?我怀疑这一点。’”

“许多公司使用名人,而不是拥有一个健全和接地气的品牌理念。”

北京智库互联网实验室(China Labs)创始人方兴东表示,广告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将获得关注,这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拥有一款具有竞争力的手机。”

然而,无论广告作用怎样,华为的手机卖得不错。华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与新秀小米匹敌,在全球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去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增长44%,至1.08亿部,这让华为成为首家年出货量超过1亿部的中国公司。

这种发展之快甚至让华为自己的高管都感到意外。今年早些时候,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预计华为手机销量将在两到三年里在全球排名第二、在四到五年里全球排名第一的时候,外界表示怀疑。

在最近华为年度分析师大会上被问及余承东所说的目标时,即便是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也表示:“至今为止,中国面向消费者还没有一个全球高端品牌,我们以此为目标,可能需要5-10年。我们有可能(超过三星和苹果),但我们不确定能否实现。”

自2012年美国国会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委员会指责该公司代表中国政府窃取机密以来——华为对此予以否认——华为一直被禁止在美国销售其大型电信设备。自那以来,华为基本上将重点转向欧洲和新兴市场。

分析师表示,华为寻求成为全球品牌意味着该公司有可能扩大其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除了市场领军者以外,智能手机业务的利润非常低。

野村证券的中国科技行业专家黄乐平表示,在智能手机领域,“拥有差异化产品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可以把价格定得更高,然后你可以在研发上投入更多钱,从而进一步扩大差异化”。

他说:“品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资产,迄今没有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取得成功。”

(2016-04-28 08:19:00)

【延伸阅读】华为2016全球联接指数:美国、新加坡、瑞典排名前三

中新社深圳4月11日电 (记者 刘育英)华为11日在深圳发布2016年全球联接指数(GCI),美国、新加坡、瑞典的GCI指数排名居前三位。

这是华为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指数,旨在通过经济要素和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使能技术的关联模型,持续量化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为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数字经济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本年度研究面向50个国家,涵盖全球约90%的GDP。研究从四大经济要素、五大关键使能技术,共40个指标,对每个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分析和预测。

经研究,排名前三的发达国家分别是美国、新加坡和瑞典,这三个国家在50个国家中排名也是前三位。排名前三的发展中国家分别是阿联酋、卡塔尔和中国。

中国今年的得分是44分,在50个国家中排名23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三位。35分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突破这个拐点意味着区域数字经济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2015年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完)

(2016-04-11 13:15:01)

【延伸阅读】美媒:深圳将引领中国经济 创新模式吸引年轻人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美媒称,忘了北京和上海吧,中国的经济未来正在深圳兴起。

据美联社5月19日报道,这个城市曾经由一些紧邻香港的小渔村组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由制造业推动的奇迹中心,深圳正将未来的增长押注在金融、技术和文化上。

报道称,这个大都市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外来民工,那里还驻扎着一些中国最大、最热门的公司,很多公司在中国新一波年轻企业家的带领下,期望在全球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度。

与前英国殖民地香港仅隔着一条河,深圳成为经济发展的试点,1979年邓小平把深圳定为国内首个“经济特区”。如今这个不断扩大的大城市拥有1100万人口,其财富是通过廉价服装、电子产品和为国外大品牌生产玩具的方式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像苹果公司供货商富士康之类的低成本制造商已经在向内陆地区转移,或转移到中国境外。

现在深圳关注的焦点是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本土科技。创新型新公司被深圳所吸引是因为其久负盛名的制造业供应链和交通运输枢纽,这个城市还紧邻银行业和金融业发达的香港,有更好的交通状况,气候更温暖,空气污染比北京和上海少。

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潘昊表示:“深圳正成为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因为它拥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可以让人们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产品。”

7年前,潘昊辞掉了在北京英特尔公司的工作,南下前往深圳发展,他帮助推动了深圳的“制汇节”运动。潘昊表示:“人们蜂拥来到深圳。他们很年轻,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改变了这座城市。我想这是深圳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根本区别。”

报道称,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这样的老牌科技巨头和腾讯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都把总部设在深圳。诸如全球头号民用无人机供应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冉冉升起的新星亦是如此,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和新西兰马丁飞行器公司的控股股东光启科学也把总部设在这里。

据官方媒体报道,深圳市长许勤在上个月表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能源和新材料之类的新兴工业如今占到深圳经济产出的大约40%。

安卓智能手机生产商一加科技的联合创始人、26岁的裴宇表示:“对我们来说,深圳及周边地区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你所有的供货商都在这里,所有的零部件都在这里。所以很自然的,我们也从这里开始起步。”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凭借其第一台智能手机“一加手机”意外收获了成功。

报道称,在一加科技,企业内部的氛围更像是在美国硅谷,员工们踩着滑板不断穿梭于办公室内。这家公司80%的销售(都在网上销售)来源于中国境外,公司正在欧洲、印度和美国扩大业务。

去年深圳经济增速达到8.9%,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减缓到25年来的最低点,经济增速为6.9%。深圳人均GDP上升到15.8万元,与葡萄牙相当。

北京大学驻深圳汇丰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托弗·鲍尔丁说,对工作努力的新来者而言,深圳的商业环境比中国其他城市更开放。在那些城市,国有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特权阶级意味着成功往往更多地依靠政府关系,而非自己的努力。

鲍尔丁说:“竞争是让深圳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的一个特点。”他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深圳的创新和竞争型经济模式,那将间接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鲍尔丁说:“10年内,深圳的科技部门将继续增长和繁荣,成为中国的硅谷。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押注。”

报道称,为了吸引和培养高级人才,深圳市政府拨款44亿元,专门用于雇用像科学家和学者之类的外国专家,以促进创新和创业。如今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个城市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理想的地方,使其能够吸引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高的白领——包括来自海外的白领来这里工作和生活。

和上海、香港之类的其他大城市一样,深圳也有许多地标性建筑,象征着这个城市日益增长的财富。深圳高达599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第四大和国内第二大高楼,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正与国有的招商局集团进行合作,其设计的博物馆将于明年开放。

不过,过去30年的高速工业化也给深圳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包括污水充斥着河流,城市边缘污秽肮脏的工厂区和极高的房价。去年深圳市发生的建筑废料废土渣倒塌事件造成了近60人死亡,暴露出在这方面缺乏监管。

然而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吓住像王建军之类的年轻企业家。6年前,王建军从西安来到深圳,创办一家机器人公司。如今他的公司——葫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红杉资本公司6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公司拥有160名员工。

谈到深圳,王建军说:“创业者在这里有更多机会。正因为如此,许多年轻人想来这里冒险。”(编译/杨雪蕾)

华为芯片为什么会断货(港媒关注华为跑了)(3)

资料图片:创新驱动未来——深圳启示录

(2016-05-22 00:11:01)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题:深圳湾里话“双创”:从“软”模式到“硬”技术

作者 夏宾

201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双创”被视为中国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手段,受到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现如今,“一岁多”的中国“双创”面临着转型升级。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确定了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其中包括清华大学等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并对此类示范基地提出了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建设重点和目标。

“这说明国家对‘双创’要开始精准滴灌了,重视创新创业中的核心技术,要把学校和研究所的硬实力用起来。”星云极客智能硬件加速器的联合创始人洪申对记者表示,政府对“硬”技术的重视,推动着中国“双创”正走向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时下中国“双创”看起来有点“软”。根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数据显示,目前青年创业人员选择的创业项目中,70%以上属于娱乐、消费领域或商业模式创新等时间短、见效快的领域,对于需要长期投入、难度较大的技术创新重视不足。

风险投资对于商业模式也偏爱有加。腾讯发布的《2015创业融资全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创业融资案例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本地服务、金融等O2O领域,占全部融资领域比例高达46.2%,若再加上文体、社交、游戏、旅游等服务业领域,比例高达84.7%,对于“硬”技术的投资则显得“相形见绌”。

“创业者和投资者都需要转型升级。”洪申表示,风投以前重点投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软件、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该投的都投过了”,而今后十年将会聚焦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变人们生活的硬件科技上面,从而支持中国创新发展。

洪申管理着的星云极客智能硬件加速器,正是致力于以其强大的硬件供应链解决能力,为在硬件科技领域打拼的创客们提供企业加速服务,而他深知硬件科技创业公司的艰难之处。

“对于任何一个能做出产品的硬件公司,都值得人尊敬。”洪申认为,相比于软件、互联网方面的创业,硬件创业的难度和风险都大得多,“投三四百万给软件团队,可以允许它犯几次错,甚至调整大方向,但硬件创业不同,开弓没有回头箭,五百万的投资基本上只有一次试错机会。”

此外,硬件创业团队70%的工作是自身内部无法完成的,需要外部资源来解决,而软件、互联网创业则有将近80%的工作可以内部解决。洪申举例:“就像你不能因为要做一个手环而去建一个工厂,你必须要找一个好的工厂来合作。”

对于未来即将“唱主角”的硬件科技创业,洪申指出,对于外部合作伙伴的选择必须谨慎,对于技术创新要有“工匠精神”,但不能过度沉湎其中,“技术第一,不代表行业第一,如何打通供应链,如何做好营销,如何拓宽渠道都是关键因素。”(完)

猜您喜欢: